【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食用菌立体栽培架
本技术属于一种可移动式食用菌立体栽培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食用菌工厂大都采用货架式的立体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利用了垂直方向的空间。但是在食用菌菌丝体萌发生长或子实体还未长大的过程中每排栽培架中间留有很大的空间,且置培养食用菌菌袋的货架板不但不利于食用菌菌丝的成长,而且单位面积上栽培的食用菌菌袋数量较少,浪费了大量的空间,且固定不能移动,使用管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移动式食用菌立体栽培架,采用网格架栽培利于多种食用菌和促其成长且整个栽培架能灵活移动,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方便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为此,本技术包括金属丝网和固定螺栓。并排呈隔距离设置的数根底部纵梁的两端和中部通过数根底部横梁焊成一体形成底梁框架。对应底梁框架并排呈隔距离设置的数根顶部纵梁的两端和中部通过数根顶部横梁焊成一体形成顶梁框架。数根同长度的立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横向分布的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螺栓孔。对应各立柱连接耳上的各螺栓孔在底、顶梁框架的两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食用菌立体栽培架, 包括金属丝网和固定螺栓,其特征在于:并排呈隔距离设置的数根底部纵梁的两端和中部通过数根底部横梁焊成一体形成底梁框架,对应底梁框架并排呈隔距离设置的数根顶部纵梁的两端和中部通过数根顶部横梁焊成一体形成顶梁框架,数根同长度的立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横向分布的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螺栓孔,对应各立柱连接耳上的各螺栓孔在底、顶梁框架的两端及中部面上分别设有栓孔,数根立柱两端通过连接耳和固定螺栓、螺母分别固定在底、顶梁框架的两端及中部的上下对应面上,同一侧面的上的底、顶部纵梁及三根立柱形成的框架面上通过金属丝网固定件及螺栓固定有金属丝网,底梁框架的两端部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食用菌立体栽培架,包括金属丝网和固定螺栓,其特征在于:并排呈隔距离设置的数根底部纵梁的两端和中部通过数根底部横梁焊成一体形成底梁框架,对应底梁框架并排呈隔距离设置的数根顶部纵梁的两端和中部通过数根顶部横梁焊成一体形成顶梁框架,数根同长度的立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横向分布的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螺栓孔,对应各立柱连接耳上的各螺栓孔在底、顶梁框架的两端及中部面上分别设有栓孔,数根立柱两端通过连接耳和固定螺栓、螺母分别固定在底、顶梁框架的两端及中部的上下对应面上,同一侧面的上的底、顶部纵梁及三根立柱形成的框架面上通过金属丝网固定件及螺栓固定有金属丝网,底梁框架的两端部及中部的下端面分别固定在两端下部带有V型滑轮的轮横梁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食用菌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顶部纵梁及各立柱面上呈间隔距离对应金属丝网固定件中部上的栓孔设有螺孔。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冉,张晓文,周增产,姚涛,杨晓霞,封喜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