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04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包括带有入料口的浅圆仓和顶部物料集中装置,增设仓中心通风装置、仓顶风机和通风管道,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和顶部物料集中装置均位于浅圆仓的内部,所述顶部物料集中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于浅圆仓的入料口和仓中心通风装置的进料口对应连接;所述浅圆仓仓顶设有预留孔,所述仓顶风机固定于浅圆仓仓顶外部;所述通风管道一端与仓顶风机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预留孔与仓中心通风装置上部相连通;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外壁设有冲孔板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浅圆仓中心通风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使中心通风的操控性更便利,选择性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
本技术属于通风仓储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粮食仓储行业的发展,浅圆仓作为主流仓型因其占地面积小、储粮多、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而越来越多受到新建储备粮库的欢迎,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粮食入仓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为仓顶入粮口直接入仓;第二种为仓内安装现有的中心装置。仓顶入粮口直接入仓方式,因入仓粮食自动分级现象,造成粮食中破碎颗粒或比重较大的杂质集中在浅圆仓中心区域而形成粉状物料柱,因物料柱内部密实度高,通风阻力大,所以在日常粮食储藏过程中浅圆仓中心区域出现局部发热,通风不透,因通风效果不佳或无效果使得粮情问题处理不及时,造成粮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出现坏粮甚至粮食“碳化”恶劣影响。现有的安装中心装置,是在浅圆仓中心位置安装管状装置,粮食入仓后在中心管道内部下落,浅圆仓中心区域杂质相对集中,但较仓顶入仓方式又有所改善,其通过风机将风压入管状装置并通过中心管道内部的分布的锥状出风口对中心区域粮食进行中心通风,因其中心通风面积受限于装置的制造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出风面积过小,出风口风速过大,使风量、风压衰减过大,仅仅有限的缓解中心通风的问题,要达到中心通风效果有时还要借助于单管风机来解决。另外中心装置进出仓几次后会出现粉状杂质在湿度过大时将通风冲孔板堵实和中心管道内粉状杂质在风管内堆积无法清理,给后期使用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便于维护的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包括带有入料口的浅圆仓和顶部物料集中装置,增设仓中心通风装置、仓顶风机和通风管道,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和顶部物料集中装置均位于浅圆仓的内部,所述顶部物料集中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于浅圆仓的入料口和仓中心通风装置的进料口对应连接;所述浅圆仓仓顶设有预留孔,所述仓顶风机固定于浅圆仓仓顶外部;所述通风管道一端与仓顶风机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预留孔与仓中心通风装置上部相连通;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外壁设有冲孔板组。进一步地,所述仓顶风机的进风口还设有进风管道,所述浅圆仓仓顶还设有通风口,所述进风管道一端与通风预留孔相连通,另一端与仓顶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进风管道的近仓顶风机处还设有自然风进口,所述自然风进口处设有可开合门。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道和进风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为手动气密阀门或带控制箱的电动气密阀门。进一步地,所述冲孔板组中每个冲孔板均固定于仓中心通风装置。进一步地,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底部还设有清灰门和检修门。本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现有通风方式在通风过程中仓中心区域因杂质相较于其他区域更集中,通风阻力更大,局部区域出现通风“死角”的现象;可使浅圆仓中心通风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使中心通风的操控性更便利,选择性更广。本技术通过在中心通风装置通风管外壁安装通风冲孔板,增大中心通风冲孔板面积,并且冲孔面积与所配仓顶风机的风量和风压相匹配,以达到实现中心通风的目的并取得良好效果。仓顶风机进出风路径的调整,实现中心通风取风和排风操作方式多样化,通风过程可以不受季节(仓外的温度)影响,春、夏季时采用仓内上层空气对仓中心粮堆进行通风;秋、冬季时采用仓外冷空气对仓中心粮堆进行通风,如此可使中心通风达到预期目的,为解决中心粮堆因出现不同粮情,提供不同的中心通风方案,从而实现最具效率性中心通风效果。仓中心通风装置根据粮食种类不同和粮食所含水份及杂质不同,在中心通风装置外侧布置不同样式(冲孔率)的冲孔板,尽量降低风量与风压在传输时损耗,风从中心杂质较为集中区域向仓壁杂质较少区域输送,更利于实现中心通风效果,克服其他通风方式实施过程中在仓中心区域形成的通风“死角”问题。清灰门和检修门的设置提高了中心通风装置日常维护的安全性,操作更方便,适合建设浅圆仓仓型的粮库中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代表仓顶风机、2代表仓中心通风装置、3代表通风管道、4代表清灰门、5代表检修门、6代表冲孔板组、7代表浅圆仓、8代表顶部物料集中装置、9代表进风管道、10代表自然风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包括带有入料口的浅圆仓7和顶部物料集中装置8,增设仓中心通风装置2、仓顶风机1和通风管道3,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2和顶部物料集中装置8均位于浅圆仓7的内部,所述顶部物料集中装置8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于浅圆仓7的入料口和仓中心通风装置2的进料口对应连接;所述浅圆仓7仓顶设有预留孔,所述仓顶风机1固定于浅圆仓7仓顶外部;所述通风管道3一端与仓顶风机1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预留孔与仓中心通风装置2上部相连通;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2外壁设有冲孔板组6。所述仓顶风机1的进风口还设有进风管道9,所述浅圆仓7仓顶还设有通风预留孔,所述进风管道9一端与通风预留孔相连通,另一端与仓顶风机1的进风口相连,所述进风管道9的近仓顶风机1处还设有自然风进口10,所述自然风进口10处设有可开合门。所述通风管道3和进风管道9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为手动气密阀门或带控制箱的电动气密阀门。所述冲孔板组6中每个冲孔板固定于仓中心通风装置2。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2底部还设有清灰门4和检修门5。具体实施时,当春、夏季时打开进风管道9的阀门、同时关闭自然风进口10,使仓顶风机1从浅圆仓7内部进风,即采用仓内上层空气对仓中心粮堆进行通风;当秋、冬季时关闭进风管道9的阀门、同时开启自然风进口10,采用仓外冷空气对仓中心粮堆进行通风,进出风路径的调整,实现中心通风取风和排风操作方式多样化,通风过程可以不受季节(仓外的温度)影响。仓中心通风装置2根据粮食种类不同和粮食所含水份及杂质不同,可设置不同样式(冲孔率)的冲孔板组6,尽量降低风量与风压在传输时损耗,风从中心杂质较为集中区域向仓壁杂质较少区域输送,更利于实现中心通风效果,克服其他通风方式实施过程中在仓中心区域形成的通风“死角”问题。清灰门1和检修门5的设置提高了中心通风装置日常维护的安全性,操作更方便,适合建设浅圆仓仓型的粮库中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包括带有入料口的浅圆仓(7)和顶部物料集中装置(8),其特征在于:增设仓中心通风装置(2)、仓顶风机(1)和通风管道(3),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2)和顶部物料集中装置(8)均位于浅圆仓(7)的内部,所述顶部物料集中装置(8)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浅圆仓(7)的入料口和仓中心通风装置(2)的进料口对应连接;所述浅圆仓(7)仓顶设有预留孔,所述仓顶风机(1)固定于浅圆仓(7)仓顶外部;所述通风管道(3)一端与仓顶风机(1)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预留孔与仓中心通风装置(2)上部相连通;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2)外壁设有冲孔板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包括带有入料口的浅圆仓(7)和顶部物料集中装置(8),其特征在于:增设仓中心通风装置(2)、仓顶风机(1)和通风管道(3),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2)和顶部物料集中装置(8)均位于浅圆仓(7)的内部,所述顶部物料集中装置(8)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浅圆仓(7)的入料口和仓中心通风装置(2)的进料口对应连接;所述浅圆仓(7)仓顶设有预留孔,所述仓顶风机(1)固定于浅圆仓(7)仓顶外部;所述通风管道(3)一端与仓顶风机(1)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预留孔与仓中心通风装置(2)上部相连通;所述仓中心通风装置(2)外壁设有冲孔板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顶风机(1)的进风口还设有进风管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传森邱辉朱伟杜浩申志成夏晓东孔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储备粮日照仓储有限公司郑州宜禾筒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