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成礼专利>正文

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03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包括撑杆、设置在撑杆上端的承接盘及钩挂装置,所述钩挂装置用于约束李子树的枝条,所述钩挂装置位于承接盘的上侧,所述钩挂装置包括两根横杆,各横杆的一端均固定于撑杆的上端,其中一根横杆位于另一根横杆的上方;两根横杆围成一个呈V形的叉口,所述叉口的大端位于横杆远离撑杆的一端;还包括固定于撑杆上的激振装置。本采收装置不仅可完成李子果实采摘,同时在采摘过程中可保护李子树树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
技术介绍
李子(PrunussalicinaLindl.),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别名嘉庆子、布霖、李子、玉皇李、山李子。其果实7~8月间成熟,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李子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因而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尤其对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者有效。新鲜李肉中的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酰胺等氨基酸,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对肝硬化有辅助治疗效果。同时,李子口味甘甜,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李子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对土壤只要土层较深,有一定的肥力,不论何种土质都可以栽种。现目前,李子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在我国多地亦具有诸多优质李子产区,如四川的泸州、汶川地区,重庆奉节等地。李子的结果特点为:李子个小果多、果实较为分散、大多数果实采摘者站地不能直接徒手采摘。为解决上树采摘带来的效率低和有一定的危险系数的问题,先目前,一般采用竹竿敲打李子的采摘方式,此种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严重影响李子产品的品质。为解决保护李子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杆状的李子果实采摘装置。对用于李子果实采摘的农具做进一步优化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出的对用于李子果实采摘的农具做进一步优化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本采收装置不仅可完成李子果实采摘,同时在采摘过程中可保护李子树树体。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包括撑杆、设置在撑杆上端的承接盘及钩挂装置,所述钩挂装置用于约束李子树的枝条,所述钩挂装置位于承接盘的上侧,所述钩挂装置包括两根横杆,各横杆的一端均固定于撑杆的上端,其中一根横杆位于另一根横杆的上方;两根横杆围成一个呈V形的叉口,所述叉口的大端位于横杆远离撑杆的一端;还包括固定于撑杆上的激振装置。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利用长杆的方式为李子施加力使得李子由枝条上脱落,而后跌落在与承接盘等同的部件上汇聚,而后再利用导管将李子输送至下部收集的技术方案。然而现有方案中,用于实现长杆与枝条相作用的部件一般为设置在长杆顶部的挂钩,这样,在晃动长杆时,非常容易因为挂钩在枝条上滑动,造成枝条表皮受损,直接表现为发展成如枝条流胶等,造成李子树体受损,影响来年产量。本方案中,以上钩挂装置设置为包括两根均为一端与撑杆相固定的横杆,且两横杆组成呈V形的叉口,且两横杆具有上、下位置关系,这样,本方案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所述叉口远离撑杆的一端向叉口内引入待摇晃的枝条,随着枝条进一步向叉口内运动,可利用叉口实现钩挂装置对枝条的夹持,而后驱动激振装置,通过振动传递至李子枝条上,使得李子获得由枝条脱落的驱动力。由于所述叉口远离撑杆的一端为叉口的大端,故本方案中,枝条嵌入钩挂装置方便;本方案在具体使用时,激振力来自激振装置即可,故使用者不需要主动晃动撑杆,同时配合以上挂钩装置的结构设计,上侧的横杆和下侧的横杆可分别约束枝条的上、下侧,这样,通过避免或减少钩挂装置在枝条上的滑动,达到保护枝条的目的。综上,本方案不仅使用方便,同时可一定程度的保护枝条,同时具有在低处采摘李子的能力。优选的,未避免承接盘影响钩挂装置与枝条的定位,设置为承接盘的底侧还设置有指示件,如采用颜色贴膜作为所述指示件,同时设置为指示件位于钩挂装置的正下方,通过所述指示件,可判断钩挂装置上叉口的开口位置,以方便操作。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为利于钩挂装置约束枝条的紧凑性,同时更进一步保护枝条,设置为:各横杆靠近撑杆的一侧上均套设有护套,所述护套为柔性材料。所述护套可采用橡胶管。作为撑杆的具体安装方式,设置为:各横杆在撑杆上的投影均为平行于撑杆轴线的直线,且两横杆对应的两投影直线共线。作为一种可实现李子在竖直方向上输送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承接盘呈开口向上且大端朝向的喇叭口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承接盘底部的出口孔,还包括与出口孔下端相接的下降管,所述下降管为柔性管道。所述出口孔即为李子由承接盘向下落出的孔道,所述下降管即为李子在竖直方向进一步运动的通道。为保护李子果实,设置为:所述承接盘的中部还设置有锥台,所述锥台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所述出口孔设置在锥台的下沿位置。本方案中,所述锥台旨在减小抖落的李子自由落体的距离,以减小对李子的碰撞伤害。在具体使用时,为方便操作,不便于将承接盘设置得过重,但考虑到承接盘的承接效果,承接盘上端开口宜设置为尽可能大,故承接盘为易损件,为方便更换承接盘,设置为:所述承接盘与锥台为一体式结构,且承接盘可拆卸连接在撑杆上。作为具体的连接形式,设置为:所述撑杆由上杆段和下杆段螺纹连接而成,所述承接盘中部夹持在上杆段与下杆段之间。本方案中,如可以采用承接盘中部设置通孔,下杆段或上杆段上螺纹杆部分穿过所述通孔,通过下杆段的下端和上杆段的上端夹持承接盘中部位置的方式实现固定。作为激振装置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激振装置为激振电机,还包括用于为激振电机提供电能的蓄电池,还包括用于承载蓄电池的行走小车。本方案中,采用软导线实现激振电机与蓄电池的连接即可,这样,可避免使用者人工搬运蓄电池造成本装置使用不便。为利于使用者使用本装置的舒适性,设置为:还包括套设在撑杆下端的橡胶套。为实现通过声音提示李子跌落,设置为:所述承接盘的材质为不锈钢。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中,以上钩挂装置设置为包括两根均为一端与撑杆相固定的横杆,且两横杆组成呈V形的叉口,且两横杆具有上、下位置关系,这样,本方案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所述叉口远离撑杆的一端向叉口内引入待摇晃的枝条,随着枝条进一步向叉口内运动,可利用叉口实现钩挂装置对枝条的夹持,而后驱动激振装置,通过振动传递至李子枝条上,使得李子获得由枝条脱落的驱动力。由于所述叉口远离撑杆的一端为叉口的大端,故本方案中,枝条嵌入钩挂装置方便;本方案在具体使用时,激振力来自激振装置即可,故使用者不需要主动晃动撑杆,同时配合以上挂钩装置的结构设计,上侧的横杆和下侧的横杆可分别约束枝条的上、下侧,这样,通过避免或减少钩挂装置在枝条上的滑动,达到保护枝条的目的。综上,本方案不仅使用方便,同时可一定程度的保护枝条,同时具有在低处采摘李子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反映撑杆与承接盘连接方式的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撑杆,11、下杆段,12、上杆段,2、橡胶套,3、激振装置,4、承接盘,41、指示件,5、横杆,51、叉口,52、护套,6、出口孔,7、下降管,8、锥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包括撑杆(1)、设置在撑杆(1)上端的承接盘(4)及钩挂装置,所述钩挂装置用于约束李子树的枝条,所述钩挂装置位于承接盘(4)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装置包括两根横杆(5),各横杆(5)的一端均固定于撑杆(1)的上端,其中一根横杆(5)位于另一根横杆(5)的上方;两根横杆(5)围成一个呈V形的叉口(51),所述叉口(51)的大端位于横杆(5)远离撑杆(1)的一端;/n还包括固定于撑杆(1)上的激振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包括撑杆(1)、设置在撑杆(1)上端的承接盘(4)及钩挂装置,所述钩挂装置用于约束李子树的枝条,所述钩挂装置位于承接盘(4)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装置包括两根横杆(5),各横杆(5)的一端均固定于撑杆(1)的上端,其中一根横杆(5)位于另一根横杆(5)的上方;两根横杆(5)围成一个呈V形的叉口(51),所述叉口(51)的大端位于横杆(5)远离撑杆(1)的一端;
还包括固定于撑杆(1)上的激振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横杆(5)靠近撑杆(1)的一侧上均套设有护套(52),所述护套(52)为柔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横杆(5)在撑杆(1)上的投影均为平行于撑杆(1)轴线的直线,且两横杆(5)对应的两投影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李子种植用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盘(4)呈开口向上且大端朝向的喇叭口状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承接盘(4)底部的出口孔(6),还包括与出口孔(6)下端相接的下降管(7),所述下降管(7)为柔性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成礼
申请(专利权)人:代成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