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建美专利>正文

一种地垄地膜开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010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垄地膜开孔装置。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同时对两排地垄上的地膜进行开孔,工作效率高,且能将开孔后出现的圆形残膜收集处理,比较省力的地垄地膜开孔装置。一种地垄地膜开孔装置,包括有: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一部之间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转轴,其两部都固定套装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两个所述机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本装置移动至两排地垄上,推动本装置沿地垄向左移动,可使得空心圆形切块不断的向下移动对地膜进行开孔,且钩杆能将开孔后出现的圆形残膜收集至空心圆形切块内,如此,同时对两排地膜进行开孔,工作效率高,且还方便人们对圆形残膜的收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垄地膜开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垄地膜开孔装置。
技术介绍
地垄:耕地时翻起的或在耕地上培起的成行土埂,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地垄上种植农作物后,为了避免种子发芽后不能钻出进行生长,都会在种子快发芽时,对地膜进行开孔,供种子的苗钻出生长。现有开孔器,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81915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地膜开孔器,它包含打孔轮;打孔轮的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打孔柱;所述的打孔柱采用中空的柱形结构;打孔柱的末端截面为前高后低的马蹄形截面;打孔柱的顶端设有左右对称的U形通槽;打孔轮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轴承;打孔轮通过轴承与连接轴转动连接;连接轴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杆;两根连接杆的末端通过把手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单人操作即可实现打孔,节能环保、打孔效率高,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同时对两排地垄上的地膜进行开孔,导致工作效率低,且开孔后出现的圆形残膜,需要人一个个的捡起,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不能同时对两排地垄上的地膜进行开孔,导致工作效率低,且开孔后出现的圆形残膜,需要人一个个的捡起,比较费力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两排地垄上的地膜进行开孔,工作效率高,且能将开孔后出现的圆形残膜收集处理,比较省力的地垄地膜开孔装置。r>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地垄地膜开孔装置,包括有: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一部之间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转轴,其两部都固定套装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两个所述机架之间;异形架,所述异形架安装于远离所述第一滚轮的所述机架外一侧,其远离所述机架的端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二滚轮;把手,所述把手安装于靠近所述异形架的所述机架外一侧;开孔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异形架和所述机架之间,用于对地膜进行开孔;拾取组件,安装于所述开孔组件上,用于将开孔后出现的圆形残膜收集。可选地,开孔组件包括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固定套装于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滚轮之间的所述第一转轴周向;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个所述机架一部之间,且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异形架一部转动式连接;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固定套装于位于两个所述机架之间的所述第二转轴一部周向;链条,所述链条绕在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缺齿齿轮,所述缺齿齿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对称式的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两部;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于靠近所述第二滚轮的所述异形架外一侧,其朝向所述缺齿齿轮的一侧与所述拾取组件固定连接;导杆,所述导杆固接于靠近所述缺齿齿轮的所述支撑架内一侧;导套,所述导套滑动式的套装于所述导杆上,其朝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内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齿条,所述齿条固接于朝向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导套一侧,其与所述缺齿齿轮对应配合;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式的安装于远离所述缺齿齿轮的所述齿条两侧;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齿条的连接处;空心圆形切块,所述空心圆形切块安装于远离所述齿条的所述第三转轴端部,用于对地膜的开孔,且所述空心圆形切块远离所述缺齿齿轮的一部与所述拾取组件连接;可选地,拾取组件包括有:L型接触板,所述L型接触板的数量至少为八块,其每四块为一组,每组所述L型接触板间隔安装于朝向所述缺齿齿轮的所述支撑架一侧,且每两块所述L型接触板位于每个所述空心圆形切块两侧;空心插杆,所述空心插杆对称式的固接于远离所述缺齿齿轮的所述空心圆形切块内一侧;钩杆,所述钩杆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空心插杆内,其一端位于所述空心插杆外;接触杆,所述接触杆滑动式的穿接于靠近所述L型接触板且远离所述缺齿齿轮的所述空心圆形切块两部,其远离所述L型接触板的端部与位于所述空心插杆内的所述钩杆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接触杆远离所述钩杆的一端与所述L型接触板接触配合;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装于所述接触杆上,其一端与靠近所述L型接触板的所述接触杆一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近所述接触杆的所述空心圆形切块外一侧固定连接。可选地,还包括有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有:推杆,所述推杆滑动式的穿接于朝向所述缺齿齿轮的所述空心圆形切块一侧中部;活塞,所述活塞滑动式的放置于所述空心圆形切块内部,其远离所述空心插杆的一侧与朝向所述接触杆的所述推杆端部固定连接;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装于所述推杆上,其一端与靠近所述推杆的所述空心圆形切块内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远离所述空心插杆的所述活塞一侧固定连接;接触块,所述接触块固定套装于靠近所述扭力弹簧的所述第三转轴一部周向;异形杆,所述异形杆安装于靠近所述导杆的所述支撑架内一侧,其位于所述导杆两侧,且所述异形杆与所述接触块配合;弧形接触板,所述弧形接触板安装于靠近所述异形杆的所述支撑架内一侧,其与所述推杆相对应,且所述弧形接触板与所述推杆配合;收集框,所述收集框安装于靠近所述缺齿齿轮的所述机架外一侧,用于对圆形残膜的收集。可选地,还包括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安装于远离所述收集框与所述齿条的所述第三转轴一部;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安装于靠近所述异形杆与所述弧形接触板的所述支撑架内一侧,其与所述限位板相对应接触配合。有益效果为:1、通过将本装置移动至两排地垄上,推动本装置沿地垄向左移动,可使得空心圆形切块不断的向下移动对地膜进行开孔,且钩杆能将开孔后出现的圆形残膜收集至空心圆形切块内,如此,同时对两排地膜进行开孔,工作效率高,且还方便人们对圆形残膜的收集处理。2、通过收集组件的作用,能将收集在空心圆形切块内的圆形残膜吹入至收集框内进行收集,无需人从空心圆形切块内取出圆形残膜,避免钩杆将手弄伤。3、通过限位板与限位杆的作用,能避免第三转轴反转的行程过大导致空心圆形切块不能很好的对地膜进行开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及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机架,2.第一转轴,3.第一滚轮,4.把手,5.第二滚轮,51.异形架,6.开孔组件,601.第二转轴,602.第一链轮,603.第二链轮,604.链条,605.支撑架,606.缺齿齿轮,607.导杆,608.导套,609.第一弹簧,610.齿条,611.第三转轴,612.扭力弹簧,613.空心圆形切块,7.拾取组件,701.L型接触板,702.空心插杆,703.钩杆,704.接触杆,705.第二弹簧,8.收集组件,801.推杆,802.活塞,803.第三弹簧,804.异形杆,805.弧形接触板,806.收集框,807.接触块,9.限位板,10.限位杆。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垄地膜开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n机架(1),两个所述机架(1)一部之间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转轴(2),其两部都固定套装有第一滚轮(3),所述第一滚轮(3)位于两个所述机架(1)之间;/n异形架(51),所述异形架(51)安装于远离所述第一滚轮(3)的所述机架(1)外一侧,其远离所述机架(1)的端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二滚轮(5);/n把手(4),所述把手(4)安装于靠近所述异形架(51)的所述机架(1)外一侧;/n开孔组件(6),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异形架(51)和所述机架(1)之间,用于对地膜进行开孔;/n拾取组件(7),安装于所述开孔组件(6)上,用于将开孔后出现的圆形残膜收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垄地膜开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机架(1),两个所述机架(1)一部之间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一转轴(2),其两部都固定套装有第一滚轮(3),所述第一滚轮(3)位于两个所述机架(1)之间;
异形架(51),所述异形架(51)安装于远离所述第一滚轮(3)的所述机架(1)外一侧,其远离所述机架(1)的端部转动式的连接有第二滚轮(5);
把手(4),所述把手(4)安装于靠近所述异形架(51)的所述机架(1)外一侧;
开孔组件(6),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异形架(51)和所述机架(1)之间,用于对地膜进行开孔;
拾取组件(7),安装于所述开孔组件(6)上,用于将开孔后出现的圆形残膜收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垄地膜开孔装置,其特征是,开孔组件(6)包括有:
第二链轮(603),所述第二链轮(603)固定套装于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滚轮(3)之间的所述第一转轴(2)周向;
第二转轴(601),所述第二转轴(601)转动式的穿接于远离所述第一转轴(2)的两个所述机架(1)一部之间,且所述第二转轴(601)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异形架(51)一部转动式连接;
第一链轮(602),所述第一链轮(602)固定套装于位于两个所述机架(1)之间的所述第二转轴(601)一部周向;
链条(604),所述链条(604)绕在所述第一链轮(602)与所述第二链轮(603)之间;
缺齿齿轮(606),所述缺齿齿轮(60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对称式的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601)两部;
支撑架(605),所述支撑架(605)安装于靠近所述第二滚轮(5)的所述异形架(51)外一侧,其朝向所述缺齿齿轮(606)的一侧与所述拾取组件(7)固定连接;
导杆(607),所述导杆(607)固接于靠近所述缺齿齿轮(606)的所述支撑架(605)内一侧;
导套(608),所述导套(608)滑动式的套装于所述导杆(607)上,其朝向所述支撑架(605)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605)内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09);
齿条(610),所述齿条(610)固接于朝向所述第一转轴(2)的所述导套(608)一侧,其与所述缺齿齿轮(606)对应配合;
第三转轴(611),所述第三转轴(611)转动式的安装于远离所述缺齿齿轮(606)的所述齿条(610)两侧;
扭力弹簧(612),所述扭力弹簧(612)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611)与所述齿条(610)的连接处;
空心圆形切块(613),所述空心圆形切块(613)安装于远离所述齿条(610)的所述第三转轴(611)端部,用于对地膜的开孔,且所述空心圆形切块(613)远离所述缺齿齿轮(606)的一部与所述拾取组件(7)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垄地膜开孔装置,其特征是,拾取组件(7)包括有:
L型接触板(701),所述L型接触板(701)的数量至少为八块,其每四块为一组,每组所述L型接触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美
申请(专利权)人:郭建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