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99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箱体由位于在机架上方的上分箱和位于在机架下方的下分箱连接构成,在上分箱内设有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联接的主动轴、主动伞齿、与主动轴垂直的水平从动轴、从动伞齿和第一介齿,在下分箱内设有与第一介齿相啮合的第二介齿,在下分箱的底部设有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及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所述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分别与第二介齿相啮合,在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之间设有分别与旋耕齿轮、碎土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介齿。该变速箱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性高,故障率低,仅用一个变速箱就可以为三个刀轴输出动力,可以满足宽耕幅旋耕机的配套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尤其是一种用于大耕幅旋耕机的具有三个动力输出轴的变速箱。
技术介绍
大耕幅旋耕机需要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使用,在旋耕作业时大马力拖拉机需要跨三垅行走,由于中央变速箱安装在旋耕机宽度方向中心位置才能接收拖拉机的动力输出,使得旋耕机的中央变速箱与三垅中间的垅台位置对应,因此,当采用中央变速箱直接将动力输出至灭茬轴、旋耕轴及碎土轴时,中央变速箱的底壳需要低于灭茬轴、旋耕轴及碎土轴才能满足传动要求,这就会导致中央变速箱底壳在工作时会与垅台发生碰撞,无法正常作业。现有技术中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种解决方式是采用在旋耕机的两侧设置可以避开垅台位置的传动边箱,中央变速箱在机架上方将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送至一侧的传动边箱,再由传动边箱从刀轴一端将动力传递给机架下方的各刀轴,采用这种通轴传动方式的旋耕机,将拖拉机输出动力传递到各刀轴时中央变速箱和边箱中至少需要13个传动齿轮配合才能完成传动,因此,此种旋耕机工作过程中传动系统故障率高,容易发生断轴事故,且动力损耗大;另一种解决方式是适当的提高刀轴至地面的距离,配合使用长刀片来弥补刀轴离地面距离大的缺陷,而长刀片在工作时抗冲击能力差,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扭曲或折断,不但影响正常作业,而且运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该变速箱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性高,故障率低,仅用一个变速箱就可以为三个刀轴输出动力,可以满足宽耕幅旋耕机的配套使用要求。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包括箱体和齿轮,所述箱体由位于在机架上方的上分箱和位于在机架下方的下分箱连接构成,在上分箱内设有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联接的主动轴,在主动轴上设有主动伞齿,在上分箱内还设有与主动轴垂直的水平从动轴,在水平从动轴上设有与主动伞齿相啮合的从动伞齿和第一介齿,在下分箱内设有与第一介齿相啮合的第二介齿,在下分箱的底部沿旋耕机行进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向下分箱两侧输出动力的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在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上分别装有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所述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分别与第二介齿相啮合,在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之间设有分别与旋耕齿轮、碎土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介齿。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第一介齿、第二介齿、灭茬齿轮、旋耕齿轮与碎土齿轮在轴向宽度上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平面至主动轴轴线的距离为250—350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平面至主动轴轴线的距离为300mm。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下分箱在从动轴轴向上的宽度为100—200mm。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下分箱在从动轴轴向上的宽度为150mm。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下分箱一侧端板与该侧上分箱端板对齐,下分箱另一侧端板向与上分箱端板对齐一侧偏移一定距离,从而使下分箱在从动轴方向偏置于上分箱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在上分箱前壁和后壁设有变速箱固定座板,在变速箱固定座板与上分箱的前壁、后壁之间设有多块加强筋板。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由于采用了所述变速箱包括箱体和齿轮,所述箱体由位于在机架上方的上分箱和位于在机架下方的下分箱连接构成,在上分箱内设有设有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联接的主动轴,在主动轴上设有主动伞齿,在上分箱内还设有与主动轴垂直的水平从动轴,在水平从动轴上设有与主动伞齿相啮合的从动伞齿和第一介齿,在下分箱内设有与第一介齿相啮合的第二介齿,在下分箱的底部沿旋耕机行进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向下分箱两侧输出动力的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在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上分别装有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所述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分别与第二介齿相啮合,在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之间设有分别与旋耕齿轮、碎土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介齿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用一个变速箱同时为三个刀轴输出动力,用最少的齿轮数完成传动,因此,本技术的三轴输出变速箱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性高,故障率低,易于维护等优点,可以满足宽耕幅旋耕机的配套使用要求。由于采用了第一介齿、第二介齿、灭茬齿轮、旋耕齿轮与碎土齿轮在轴向宽度上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合理地限定了该平面至主动轴轴线的距离,使得本技术的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中灭茬齿轮、旋耕齿轮与碎土齿轮可以避开中间的垅台,为实现用下分箱直接将动力输出至各刀轴创造了条件。由于合理地限定了下分箱在从动轴轴向上的宽度,并采用了下分箱一侧端板与该侧上分箱端板对齐,下分箱另一侧端板向与主动箱端板对齐一侧偏移一定距离,从而使下分箱在从动轴方向偏置于上分箱下方的技术特征,从而使采用本技术的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的旋耕机,在通过下分箱将动力直接输出至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的同时,完全避免了中间垅台对大功率旋耕机的干扰,较现有技术中采用传动边箱与通轴组合的方式传动效率更高,工作稳定性更好,且结构更简单,较采用长刀的旋耕机,抗冲击性能更强,运行维护成本更低。由于采用了在上分箱前壁和后壁设有变速箱固定座板,在变速箱固定座板与上分箱的前壁、后壁之间设有多块加强筋板的技术特征,使变速箱与旋耕机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变速箱的耐恶劣环境能力更强,抗冲击性更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的剖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包括箱体和齿轮,所述箱体由位于在机架上方的上分箱5和位于在机架下方的下分箱11连接构成,在上分箱前壁和后壁设有变速箱固定座板10,在变速箱固定座板与上分箱的前壁、后壁之间设有多块加强筋板9,在上分箱内设有设有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联接的主动轴1,在主动轴上设有主动伞齿18,在上分箱内还设有与主动轴垂直的水平从动轴3,在水平从动轴上设有与主动伞齿相啮合的从动伞齿19和第一介齿4,下分箱远离主动轴一侧端板20与该侧上分箱端板对齐,下分箱另一侧端板21向与上分箱端板对齐一侧偏移一定距离,从而使下分箱在从动轴方向偏置于上分箱下方,下分箱在从动轴轴向上的宽度D为100—200mm,优选地,下分箱在从动轴轴向上的宽度为150mm。在下分箱内设有与第一介齿相啮合的第二介齿6,在下分箱的底部沿旋耕机行进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向下分箱两侧输出动力的灭茬刀轴7、旋耕刀轴12和碎土刀轴16,在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上分别装有灭茬齿轮8、旋耕齿轮13和碎土齿轮17,所述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分别与第二介齿相啮合,在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之间设有分别与旋耕齿轮、碎土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介齿15。第二介齿、第三介齿分别通过对应的介齿轴(2、14)安装在下分箱内,第一介齿、第二介齿、灭茬齿轮、旋耕齿轮与碎土齿轮在轴向宽度上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平面至主动轴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包括箱体和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由位于在机架上方的上分箱和位于在机架下方的下分箱连接构成,在上分箱内设有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联接的主动轴,在主动轴上设有主动伞齿,在上分箱内还设有与主动轴垂直的水平从动轴,在水平从动轴上设有与主动伞齿相啮合的从动伞齿和第一介齿,在下分箱内设有与第一介齿相啮合的第二介齿,在下分箱的底部沿旋耕机行进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向下分箱两侧输出动力的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在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上分别装有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所述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分别与第二介齿相啮合,在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之间设有分别与旋耕齿轮、碎土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介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包括箱体和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由位于在机架上方的上分箱和位于在机架下方的下分箱连接构成,在上分箱内设有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联接的主动轴,在主动轴上设有主动伞齿,在上分箱内还设有与主动轴垂直的水平从动轴,在水平从动轴上设有与主动伞齿相啮合的从动伞齿和第一介齿,在下分箱内设有与第一介齿相啮合的第二介齿,在下分箱的底部沿旋耕机行进方向由前至后依次设有向下分箱两侧输出动力的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在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和碎土刀轴上分别装有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所述灭茬齿轮、旋耕齿轮分别与第二介齿相啮合,在旋耕齿轮和碎土齿轮之间设有分别与旋耕齿轮、碎土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介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机用三轴输出变速箱,其特征是:下分箱一侧端板与该侧上分箱端板对齐,下分箱另一侧端板向与上分箱端板对齐一侧偏移一定距离,从而使下分箱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昌图华洋农机修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