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197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区,所述控制区一侧设置有触摸屏,所述控制区另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与冷却管的一端连接,靠近所述水箱的冷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冷却管缠绕在控制区,并且延伸出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冷却管上设置有散热器,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回水箱,所述壳体下部设置有半球形底座,所述半球形底座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半球形底座内填充有重物,所述控制器上部设置有隔板。通过设置冷却管,可以将壳体内的热量带出壳体实现降温,能够在壳体上少开孔避免灰尘的进入,具有良好的散热和防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家电就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家电服务状态,能够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同时,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住宅内其它家电和家居、设施互联组成系统。但是,用于控制智能家电的控制装置,在实际的操作当中由于需要一直运行导致内部热量过大,造成内部线路或者零件损坏的问题,并且,极其容易受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控制装置在实际的操作当中由于需要一直运行导致内部热量过大的现象造成内部线路或者零件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区,所述控制区一侧设置有触摸屏,所述控制区另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与冷却管的一端连接,靠近所述水箱的冷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冷却管缠绕在控制区,并且延伸出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冷却管上设置有散热器,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回水箱,所述壳体下部设置有半球形底座,所述半球形底座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半球形底座内填充有重物,所述控制区上部设置有隔板。工作原理:首先控制区通过蓄电池正常工作,长时间工作后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水泵开始工作,将水箱中的冷却液抽入冷却管中,冷却液流不断通过冷却管和壳体内进行换热。通过设置冷却管,可以将壳体内的热量带出壳体实现降温,能够在壳体上少开孔避免灰尘的进入,具有良好的散热和防尘效果。冷却液换热后流动在壳体外部,在散热器的作用下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通过在壳体外设置散热器,可以将冷却管内的热量传递到壳体外,使冷却液能够循环使用。通过设置半球形底座,使装置的中心降低,形成不倒翁结构,在使用或意外跌落时底座能够先落地,保护控制区不受损伤,安全系数高。通过设置触摸屏,使装置使用简便,智能化程度高。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烟雾感应器一侧设置有报警灯。通过设置烟雾感应器和报警灯,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提醒周围的人,安全系数高。进一步,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除湿器,所述除湿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除湿器内设置有活性炭。活性炭通过通孔对装置进行除湿。通过设置除湿器,可以对壳体上部进行除湿,防止装置受潮,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所述半球形底座外设置有橡胶层。通过设置橡胶层,可以对底座起到缓冲作用,能够更好的对装置进行保护,且橡胶摩擦力大,不易发生滑动。进一步,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防水层。通过设置防水层,能吸收进入壳体内的水,避免水流入控制区,对控制区造成损坏。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冷却管,可以将壳体内的热量带出壳体实现降温,能够在壳体上少开孔避免灰尘的进入,具有良好的散热和防尘效果;2.通过在壳体外设置散热器,可以将冷却管内的热量传递到壳体外,使冷却液能够循环使用;3.通过设置半球形底座,使装置的中心降低,形成不倒翁结构,在使用或意外跌落时底座能够先落地,保护控制区不受损伤,安全系数高;4.通过设置触摸屏,使装置使用简便,智能化程度高;5.通过设置烟雾感应器和报警灯,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提醒周围的人,安全系数高;6.通过设置除湿器,可以对壳体上部进行除湿,防止装置受潮,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7.通过设置橡胶层,可以对底座起到缓冲作用,能够更好的对装置进行保护,且橡胶摩擦力大,不易发生滑动;8.通过设置防水层,能吸收进入壳体内的水,避免水流入控制区,对控制区造成损坏。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示意图。附图标记:1-触摸屏,2-除湿器,3-通孔,4-活性炭,5-防水层,6-隔板,7-控制区,8-壳体,9-冷却管,10-蓄电池,11-半球形底座,12-橡胶层,13-水箱,14-水泵,15-散热器,16-烟雾感应器,17-报警灯。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包括壳体8,所述壳体8内设置有控制区7,所述控制区7一侧设置有触摸屏1,所述控制区7另一侧设置有水箱13,所述水箱13与冷却管9的一端连接,靠近所述水箱13的冷却管9上设置有水泵14,所述冷却管9缠绕在控制区7,并且延伸出壳体8,位于所述壳体8外的冷却管9上设置有散热器15,所述冷却管9的另一端连接回水箱13,所述壳体8下部设置有半球形底座11,所述半球形底座11内设置有蓄电池10,所述半球形底座11内填充有重物,所述控制区7上部设置有隔板6。工作原理:首先控制区7通过蓄电池10正常工作,长时间工作后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水泵14开始工作,将水箱13中的冷却液抽入冷却管9中,冷却液流不断通过冷却管9和壳体8内进行换热。通过设置冷却管9,可以将壳体8内的热量带出壳体8实现降温,能够在壳体8上少开孔避免灰尘的进入,具有良好的散热和防尘效果。冷却液换热后流动在壳体8外部,在散热器15的作用下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通过在壳体8外设置散热器15,可以将冷却管9内的热量传递到壳体8外,使冷却液能够循环使用。通过设置半球形底座11,使装置的中心降低,形成不倒翁结构,在使用或意外跌落时底座能够先落地,保护控制区7不受损伤,安全系数高。通过设置触摸屏1,使装置使用简便,智能化程度高。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壳体8上设置有烟雾感应器16,所述烟雾感应器16一侧设置有报警灯17。通过设置烟雾感应器16和报警灯17,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提醒周围的人,安全系数高。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除湿器2,所述除湿器2上设置有通孔3,所述除湿器2内设置有活性炭4。活性炭4通过通孔3对装置进行除湿。通过设置除湿器2,可以对壳体8上部进行除湿,防止装置受潮,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半球形底座11外设置有橡胶层12。通过设置橡胶层12,可以对底座起到缓冲作用,能够更好的对装置进行保护,且橡胶摩擦力大,不易发生滑动。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防水层5。通过设置防水层5,能吸收进入壳体8内的水,避免水流入控制区7,对控制区7造成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包括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内设置有控制区(7),所述控制区(7)一侧设置有触摸屏(1),所述控制区(7)另一侧设置有水箱(13),所述水箱(13)与冷却管(9)的一端连接,靠近所述水箱(13)的冷却管(9)上设置有水泵(14),所述冷却管(9)缠绕在控制区(7),并且延伸出壳体(8),位于所述壳体(8)外的冷却管(9)上设置有散热器(15),所述冷却管(9)的另一端连接回水箱(13),所述壳体(8)下部设置有半球形底座(11),所述半球形底座(11)内设置有蓄电池(10),所述半球形底座(11)内填充有重物,所述控制区(7)上部设置有隔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包括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内设置有控制区(7),所述控制区(7)一侧设置有触摸屏(1),所述控制区(7)另一侧设置有水箱(13),所述水箱(13)与冷却管(9)的一端连接,靠近所述水箱(13)的冷却管(9)上设置有水泵(14),所述冷却管(9)缠绕在控制区(7),并且延伸出壳体(8),位于所述壳体(8)外的冷却管(9)上设置有散热器(15),所述冷却管(9)的另一端连接回水箱(13),所述壳体(8)下部设置有半球形底座(11),所述半球形底座(11)内设置有蓄电池(10),所述半球形底座(11)内填充有重物,所述控制区(7)上部设置有隔板(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凯刘西鹤陈刚陈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实拓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