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948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PWM控制器、调光控制电路、变压器、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与PWM控制器的乘法器输入引脚连接,正极依次通过第一电容、第一MOS管与PWM控制器的驱动控制信号引脚连接,正极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初级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二MOS管与PWM控制器的MOS管源极信号引脚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次级线圈上耦合有辅助绕组,辅助绕组与PWM控制器的供电引脚连接以向PWM控制器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PWM控制器可对灯光的亮度和色温进行调节,以改善灯光使之符合场景照明的要求,具有更舒适、便宜、安全、节能、健康及适宜的光环境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可控硅调光电源
本技术涉及LED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可控硅调光电源。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球LED商业照明市场的兴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LED制造厂商纷纷将LED商业照明产品放在了市场开发的重要位置上。由于近期,欧美等主要市场对LED照明产品提出了高效率、长寿命、高功率因数、灵活扩展、可调光等方面的要求,使得LED驱动IC及电源行业面临着一次新的变革。因此在未来两年,可控硅调光电源的智能调光尤其是在商业照明中的应用比重将有望得到快速提高。可控硅调光电路具有所用器件最少、成本低、功率密度大、提供耐压保护等优点,适合20W以下小功率筒灯,球泡灯等电源装置,而LED照明一般是采用小功率的电源装置。本设计采用了MPS4056品牌,控制器可实现单级主动功率因数校正(PFC)作为控制芯片主电路。控制简单,外围电路也比较成熟。降低导通损耗(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EMI特征。EMI特征降低后,使用较小的输入EMI滤波器即可满足EMI标准。外置的高压功率MOSFET开关频率抖动功能还可进一步降低滤波要求。输入EMI滤波器尺寸减小意味着驱动电路的电阻性阻抗随之减小,其重要好处就是能大幅降低输入电流振荡,可进一步增强稳定性。对于可调光应用,增加主动衰减电路和泄放电路可确保LED灯在极宽的调光范围内稳定工作,且无任何闪烁。传统的照明方式对比,LED照明除了提高灯光高品质,改善光源效能和延长灯具寿命外,可控硅调光的功能可以对灯具进行亮度和色温调节,营造灯光环境和节能应用,使LED照明成为21世纪主流技术,大量LED照明灯具标准和规范的陆续出台。目前市场对调光电源产品需求较大,智能LED灯泡今年有可能会出现大规模商用。而这其中绝大部分调光电源产品都是配合可控硅调光器使用的。因此针对可控硅调光的LED照明产品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可控硅调光电源,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PWM控制器、调光控制电路、变压器、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与所述PWM控制器的乘法器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正极依次通过第一电容、第一MOS管与所述PWM控制器的驱动控制信号引脚连接,所述正极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二MOS管与所述PWM控制器的MOS管源极信号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线圈上耦合有辅助绕组,所述辅助绕组与所述PWM控制器的供电引脚连接以向所述PWM控制器供电。优选地,所述正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PWM控制器的驱动控制信号引脚连接。优选地,所述正极通过电阻与所述PWM控制器的乘法器输入引脚连接。优选地,所述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PWM控制器的MOS管源极信号引脚连接,所述正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优选地,所述辅助绕组的第一端经过整流滤波后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PWM控制器的供电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稳压管接地。优选地,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一端通过所述二极管与LED正极驱动端子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二端与LED负极驱动端子连接,所述LED正极驱动端子与所述LED负极驱动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一电解电容,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依次通过第二电容、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优选地,所述PWM控制器的型号为MP405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利用PWM控制器可对灯光的亮度和色温进行调节,以改善灯光使之符合场景照明的要求,具有更舒适、便宜、安全、节能、健康及适宜的光环境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PWM控制器U1、调光控制电路、变压器T1、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与所述PWM控制器U1的乘法器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正极依次通过第一电容CBB2、第一MOS管Q1与所述PWM控制器的驱动控制信号引脚连接,所述正极与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二MOS管Q2与所述PWM控制器的MOS管源极信号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线圈上耦合有辅助绕组T1_VCC,所述辅助绕组T1_VCC与所述PWM控制器U1的供电引脚连接以向所述PWM控制器U1供电。优选地,所述PWM控制器U1的型号为MP4056,第1引脚是乘法器输入端,第2引是零电流检测,第3引脚是芯片VCC供电脚,第4引脚是驱动控制信号脚,第5引脚是MOS管源极信号脚,第6引脚是电流控制脚,第7引脚是回路补偿脚,第8引脚是芯片接地脚。请参考图1,180-240V的交流电输入进入输入整流滤波电路中,经过EMC滤波进入整流桥变成直流电EMC滤波,然后再进入调光控制电路、变压器的初级,调光控制电路同时产生一个信号提供给PWM控制器U1的乘法器信号输入引脚(即第1引脚),由PWM控制器U1的第5引脚(MOS管源极信号引脚)产生用于控制第二MOS管Q2通断控制的控制信号,由于初级线圈与第二MOS管Q2连接,因此可以控制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输出。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输出经过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处理后,提供给LED光源。其中,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工作时,交流电从L,N经过色环电感L1、L2,电容CX1后通过整流桥BD1整流后,由工字电感L3、贴片电感L4进行EMC抑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利用PWM控制器U1可对灯光的亮度和色温进行调节,以改善灯光使之符合场景照明的要求,具有更舒适、便宜、安全、节能、健康及适宜的光环境的特点。更优选地,在调光控制电路中,所述正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BB2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所述PWM控制器的第4引脚(驱动控制信号引脚)连接。优选地,所述正极通过电阻R20、R21与所述PWM控制器U1的第1引脚(乘法器输入引脚)连接。工作时,交流电经输入整流滤波电路整流后,通过电阻R20、R21提供给PWM控制器U1的第1引脚(乘法器输入引脚),为PWM控制器U1内部的电流比较器与电感电流提供参考,内部电感电流形成与输入线路电压相同相位的正弦波。PWM控制器U1可实现单级主动功率因数校正(PFC),乘法器对电流比较器的最大输出电压为2.3V,以限制逐周电流。乘法器的最小输出电压为0.03V,以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PWM控制器(U1)、调光控制电路、变压器(T1)、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与所述PWM控制器(U1)的乘法器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正极依次通过第一电容(CBB2)、第一MOS管(Q1)与所述PWM控制器的驱动控制信号引脚连接,所述正极与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二MOS管(Q2)与所述PWM控制器的MOS管源极信号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线圈上耦合有辅助绕组(T1_VCC),所述辅助绕组(T1_VCC)与所述PWM控制器(U1)的供电引脚连接以向所述PWM控制器(U1)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PWM控制器(U1)、调光控制电路、变压器(T1)、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与所述PWM控制器(U1)的乘法器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正极依次通过第一电容(CBB2)、第一MOS管(Q1)与所述PWM控制器的驱动控制信号引脚连接,所述正极与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二MOS管(Q2)与所述PWM控制器的MOS管源极信号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次级线圈上耦合有辅助绕组(T1_VCC),所述辅助绕组(T1_VCC)与所述PWM控制器(U1)的供电引脚连接以向所述PWM控制器(U1)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BB2)与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所述PWM控制器的驱动控制信号引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可控硅调光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通过电阻与所述PWM控制器(U1)的乘法器输入引脚连接。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其伟刘进良王先富张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