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91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其包括有底壳,所述底壳的两侧分别穿设有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所述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呈“V”形设置,所述底壳的下端穿设有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且所述第一侧向支臂、第二侧向支臂、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均能够相对所述底壳滑动,所述底壳内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向支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一纵向支臂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向支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的上端铰链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夹持多种宽度智能终端,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
本技术涉及智能终端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
技术介绍
智能终端支架是用于夹持和支撑手机等智能终端的设备,可应用于汽车中控台、桌面等多种场合,现有的智能终端支架,请参见公开号为CN20654713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文献,此类支架是依赖重力作用驱使两个支臂将智能终端夹紧,但是,为了保证纵向支臂与横向支臂较好地联动配合,支臂和连杆都应设置在合适的角度,且两个支臂之间的夹持区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微调,导致宽度较大的智能终端无法夹持于两个支臂之间,由此可见,此类智能终端支架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夹持较宽智能终端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夹持多种宽度智能终端的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其包括有底壳,所述底壳的两侧分别穿设有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所述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呈“V”形设置,所述底壳的下端穿设有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且所述第一侧向支臂、第二侧向支臂、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均能够相对所述底壳滑动,所述底壳内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向支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一纵向支臂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向支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的上端铰链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之间设有间隙。优选地,所述底壳内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两个呈“V”形设置的斜向槽,所述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分别设于两个斜向槽内,且所述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分别与两个斜向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壳内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向上滑动的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是两个,两个复位弹簧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壳,两个复位弹簧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向支臂的上端、所述第二侧向支臂的上端、所述第一纵向支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的下端分别设有夹爪。优选地,所述夹爪呈圆柱形,且所述夹爪的侧部开设有凹槽。优选地,所述底壳上罩设有顶壳且二者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壳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顶壳上开设有凹口,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凹口对齐,所述顶壳上固定有可供电磁波穿过的装饰片,所述装饰片覆盖于所述凹口。本技术公开的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中,当智能终端放置于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上时,在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分别向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施加拉力,进而驱使所述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相互靠近并将智能终端夹紧,实现了重力夹持功能,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无需调整所述第一纵向支臂、第二纵向支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安装角度,只需在设计过程中,在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之间设置适当大小的间隙,基于上述结构,本技术在不影响联动关系的情况下,既可以夹持宽度较小的智能终端,也可以夹持宽大较大的智能终端,使得本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终端支架夹持智能终端后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终端支架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智能终端支架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智能终端支架的内部结构图一;图5为本技术智能终端支架的内部结构图二;图6为本技术一种替换方式下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应用方式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结合图1至图5所示,其包括有底壳1,所述底壳1的两侧分别穿设有第一侧向支臂2和第二侧向支臂3,所述第一侧向支臂2和第二侧向支臂3呈“V”形设置,所述底壳1的下端穿设有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且所述第一侧向支臂2、第二侧向支臂3、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均能够相对所述底壳1滑动,所述底壳1内设有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所述第一连杆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向支臂2的下端和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向支臂3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5的上端铰链连接。上述智能终端支架中,当智能终端100放置于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上时,在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分别向所述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施加拉力,进而驱使所述第一侧向支臂2和第二侧向支臂3相互靠近并将智能终端100夹紧,实现了重力夹持功能,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无需调整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第二纵向支臂5、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的安装角度,只需在设计过程中,在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之间设置适当大小的间隙,基于上述结构,本技术在不影响联动关系的情况下,既可以夹持宽度较小的智能终端,也可以夹持宽大较大的智能终端,使得本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之间设有间隙。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之间可以设置较大间隙,也可以涉及较小间隙,甚至将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紧密地并排设置,都可以实现依靠重力夹持智能终端的功能。此外,上述间隙还起到避空作用,便于将充电线缆插接于智能终端。为使得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能够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内固定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上开设有两个呈“V”形设置的斜向槽80,所述第一侧向支臂2和第二侧向支臂3分别设于两个斜向槽80内,且所述第一侧向支臂2和第二侧向支臂3分别与两个斜向槽80滑动连接。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设置弹簧,当用户需要取下智能终端100时,只需向上抬起智能终端100或者纵向支臂,即可驱使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第二纵向支臂5张开,但是,为了实现自动复位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内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5向上滑动的复位弹簧9。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9的数量是两个,两个复位弹簧9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壳1,两个复位弹簧9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5。上述两个复位弹簧9可实现所述第一侧向支臂2和第二侧向支臂3自动张开复位,从而方便了用户使用该智能终端支架。为了对智能终端100起到抓取、限位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向支臂2的上端、所述第二侧向支臂3的上端、所述第一纵向支臂4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5的下端分别设有夹爪10。进一步地,所述夹爪10呈圆柱形,且所述夹爪10的侧部开设有凹槽11。此外,四个夹爪10也可以为L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壳,所述底壳的两侧分别穿设有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所述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呈“V”形设置,所述底壳的下端穿设有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且所述第一侧向支臂、第二侧向支臂、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均能够相对所述底壳滑动,所述底壳内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向支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一纵向支臂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向支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的上端铰链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壳,所述底壳的两侧分别穿设有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所述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呈“V”形设置,所述底壳的下端穿设有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且所述第一侧向支臂、第二侧向支臂、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均能够相对所述底壳滑动,所述底壳内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向支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一纵向支臂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向支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的上端铰链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之间设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夹持型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两个呈“V”形设置的斜向槽,所述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分别设于两个斜向槽内,且所述第一侧向支臂和第二侧向支臂分别与两个斜向槽滑动连接。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嘉数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