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线的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811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线的插座,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插座本体,和通过电源线与插座本体电连接的插头,且所述插座本体上设置有用以收纳电源线的收线槽;遮线盖,与插座本体滑配连接,且在遮线盖的其中一侧设置有一个解锁按键;旋转杠杆,安装于遮线盖上,并与遮线盖转动连接;座子压板,与插座本体相连,其中,通过按压解锁按键,带动旋转杠杆在水平面内转动,解除座子压板与旋转杠杆之间的卡接,使得遮线盖与插座本体相反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线的插座,将解锁按键设置于遮线盖的侧壁上,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收线的插座
本技术属于电器
,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是一种可收线的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插线板,包括插线板本体,插线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可供电气插头插接的插孔,插线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带有插头的电源线,其与墙壁上的电源插头连接,由于实际需要,电源线的设置超出了实际使用长度,电源线过长,显示很凌乱,不方便整理和携带,还可能将人绊倒,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中国专利(CN206558818U)公开了一种可绕线的插座,包括插座本体以及通过电源线与插座本体连接的插头,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供电源线盘绕的绕线槽,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可遮蔽或露出绕线槽的壳盖,所述壳盖上设有供电源线伸出的出线孔。但是,上述所述的插座中,其解锁按键(拨片)设置于壳盖的底部,解锁时需要双手操作,较为麻烦,且用户体验较差。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插座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方便方便解锁,并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方便方便解锁,并提高用户体验度的插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收线的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和通过电源线与插座本体电连接的插头,且所述插座本体上设置有用以收纳电源线的收线槽;遮线盖,与插座本体滑配连接,且在遮线盖的其中一侧设置有一个解锁按键;旋转杠杆,安装于遮线盖上,并与遮线盖转动连接;座子压板,与插座本体相连,其中,通过按压解锁按键,带动旋转杠杆在水平面内转动,解除座子压板与旋转杠杆之间的卡接,使得遮线盖与插座本体相反移动,裸露缠绕于收线槽上的电源线。在上述的可收线的插座中,旋转杠杆的中部与遮线盖的底部之间为凹凸嵌套连接,并在该连接处嵌套有一个扭簧。在上述的可收线的插座中,旋转杠杆的两端分别与座子压板的两端楔形卡接。在上述的可收线的插座中,在遮线盖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块,其中,每一个限位块与旋转杠杆的一端卡接配合。在上述的可收线的插座中,沿旋转杠杆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一个限位片,且该限位片与解锁按键的一端按压配合。在上述的可收线的插座中,在解锁按键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防脱卡钩。在上述的可收线的插座中,在座子压板与遮线盖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部,且该弹性部包括两个位于旋转杠杆两端的弹性件,其中,每一个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座子压板和遮线盖相连。在上述的可收线的插座中,在座子压板与遮线盖之间设置有一个导向部,其中,该导向部包括安装于座子压板上的导向块,和安装于遮线盖上,并与导向块滑配连接的导向槽;或者该导向部包括安装于座子压板上的导向槽,和安装于遮线盖上,并与导向槽滑配连接的导向块。在上述的可收线的插座中,在导向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一个凸包。在上述的可收线的插座中,在遮线盖的两端各至少设置有一个出线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线的插座,将解锁按键设置于遮线盖的侧壁上,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收线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收线的插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A-A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可收线的插座的局部示意图一。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可收线的插座的局部示意图二。图8是图7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9是是本技术可收线的插座的局部示意图三。图10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座子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D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00、插座本体;110、收线槽;120、束线弹片;200、电源线;300、遮线盖;310、限位块;320、安装腔;321、缺口;330、凸条;340、第一限位柱;350、导向槽;351、凸包;360、出线槽;400、解锁按键;410、防脱卡钩;500、旋转杠杆;510、丁字挂件;511、第一斜面;520、限位片;600、座子压板;610、锁孔;620、凸台;621、第二斜面;630、限位板;640、第二限位柱;650、导向块;700、扭簧;800、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1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线的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00,和通过电源线200与插座本体100电连接的插头,且所述插座本体100上设置有用以收纳电源线200的收线槽110;遮线盖300,与插座本体100滑配连接,且在遮线盖300的其中一侧设置有一个解锁按键400;旋转杠杆500,安装于遮线盖300上,并与遮线盖300转动连接;座子压板600,与插座本体100相连,其中,通过按压解锁按键400,带动旋转杠杆500在水平面内转动,解除座子压板600与旋转杠杆500之间的卡接,使得遮线盖300与插座本体100相反移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线的插座,将解锁按键400设置于遮线盖300的侧壁上,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度。优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旋转杠杆500与遮线盖300之间通过凹凸嵌套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旋转杠杆500的中部与遮线盖300的底部之间通过凹凸嵌套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在旋转杠杆500的中部与遮线盖300的底部的嵌套处设置有一个扭簧700。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按下解锁按键400,推动旋转杠杆500在水平面内旋转,使得扭簧700受力,从而解除旋转杠杆500与座子压板600之间的卡接;当用户放开解锁按键400后,旋转杠杆500在扭簧700的作用下复位,提高用户使用的体验度。优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旋转杠杆500的两端分别与座子压板600的两端楔形卡接。在本实施例中,将旋转杠杆500与座子压板600之间设置成楔形配合,是为了便于两者之间顺利卡接。进一步优选地,在旋转杠杆500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丁字挂件510,且在每一个丁字挂件510上设置有第一斜面511,在座子压板600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锁孔610,并沿锁孔610孔壁水平延伸形成凸台620,其中,凸台6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621。当需要解锁时,按压解锁按键400,推动旋转杠杆500在平面内转动,使得凸台620与丁字挂件510相互错位,即解除旋转杠杆500与座子压板600之间的卡接,此时放开解锁按键400,凸台620上的第二斜面621与丁字挂件510上的第一斜面511相互错位平移,实现遮线盖300的解锁。当需要锁定时,推动遮线盖300,由于旋转杠杆500安装于遮线盖300上,此时,旋转杠杆500与遮线盖300同步移动,当丁字挂件510的第一斜面511与凸台620上的第二斜面621相接触,进而错位平移,直至丁字挂件510滑上凸台620,完成旋转杠杆500与座子压板600的卡接,实现遮线盖300的锁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收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插座本体(100),和通过电源线(200)与插座本体(100)电连接的插头,且所述插座本体(100)上设置有用以收纳电源线(200)的收线槽(110);/n遮线盖(300),与插座本体(100)滑配连接,且在遮线盖(300)的其中一侧设置有一个解锁按键(400);/n旋转杠杆(500),安装于遮线盖(300)上,并与遮线盖(300)转动连接;/n座子压板(600),与插座本体(100)相连,其中,通过按压解锁按键(400),带动旋转杠杆(500)在水平面内转动,解除座子压板(600)与旋转杠杆(500)之间的卡接,使得遮线盖(300)与插座本体(100)相反移动,裸露缠绕于收线槽(110)上的电源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本体(100),和通过电源线(200)与插座本体(100)电连接的插头,且所述插座本体(100)上设置有用以收纳电源线(200)的收线槽(110);
遮线盖(300),与插座本体(100)滑配连接,且在遮线盖(300)的其中一侧设置有一个解锁按键(400);
旋转杠杆(500),安装于遮线盖(300)上,并与遮线盖(300)转动连接;
座子压板(600),与插座本体(100)相连,其中,通过按压解锁按键(400),带动旋转杠杆(500)在水平面内转动,解除座子压板(600)与旋转杠杆(500)之间的卡接,使得遮线盖(300)与插座本体(100)相反移动,裸露缠绕于收线槽(110)上的电源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旋转杠杆(500)的中部与遮线盖(300)的底部之间为凹凸嵌套连接,并在该连接处嵌套有一个扭簧(7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旋转杠杆(500)的两端分别与座子压板(600)的两端楔形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在遮线盖(300)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块(310),其中,每一个限位块(310)与旋转杠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路沈一盛郭远平
申请(专利权)人: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