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62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包括镜架、镜片和鼻托,镜片包括上光区和下光区,上光区为近视镜片,下光区为基底向内附加两棱透镜片,鼻托与镜架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圆顶护眼控度镜,解决现有技术中近视眼镜适应性低,不能同时很好的满足近看和远看要求自动适应眼镜看近时付出的调节力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
本技术属于近视眼镜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
技术介绍
近视眼镜是一种为了矫正视力,让人们可以清晰看到远距离的物体的眼镜,目的是为了使眼球的睫状肌保持一定的调节能力。近视眼镜对于高度近视引起的合并症,如视网膜脱落、玻璃体混浊、白内障、青光眼、眼球震颤等,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直立的虚像,凹透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眼。眼镜度数:眼镜片的屈光强度一般以度数来表示。一个屈光度,相等于一般人或眼镜店所讲的100度,也就是在非中文国家的D1.00。视力问题越严重,所需要的镜片度数也越深,镜片厚度也会较高。现有技术中,一片近视眼镜片上直接一种度数,但是,由于每个人看近时眼睛均要付出调节力,阅读距离越近,付出的调节力就越大。正常视力者(正视眼)看50cm距离的东西时付出2D的调节力,看近至10cm距离时,调节力会增至10D。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需要看近的眼镜佩戴人群,如学生、办公室工作人员等等,现有技术中的单一度数眼镜已经不能适应其需求了,急需一种能够自带多种度数的眼镜,以事情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解决现有技术中近视眼镜适应性低,不能同时很好的满足近看和远看要求自动适应眼镜看近时付出的调节力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包括镜架、镜片和鼻托,所述镜片包括上光区和下光区,所述上光区为近视镜片,所述下光区为基底向内附加两棱透镜片,所述鼻托与镜架卡接。优选地,所述上光区呈圆形,所述下光区为防蓝光镜片,且上光区和下光区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上光区中心位置与瞳孔中心位置重合。优选地,所述上光区和下光区的分界线位于佩戴时佩戴者眼睑下1mm位置。优选地,所述镜架上设置有鼻托支架,所述鼻托支架靠近鼻托端部设置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鼻托与安装孔卡接。优选地,所述鼻托包括由橡胶制成的鼻托本体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与鼻托本体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自由端设置有限位接头,所述限位接头穿过安装孔。优选地,所述限位接头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锥体,其中一锥体与连接柱连接。优选地,所述鼻托本体靠近连接柱侧设置有弹性支撑块。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有益效果是:1、在一块镜片上设置两种度数,使得一副眼镜既能够满足看近又能够满足看远的要求,提高眼镜的适应性,特别对于需要长时间看近的佩戴者,长期佩戴本技术的眼镜,能够起到护目控度效率。2、鼻托采用卡接的方式,并采用橡胶制成的连接头,避免了螺钉等安装部件的使用,一方面使得鼻托安装和更换方便,另一方面有效的避免了连接部位出现锈蚀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结构示意图,图2为鼻托局部放大图,图3为鼻托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包括镜架1、镜片2和鼻托3,镜片2包括上光区5和下光区4,上光区5为近视镜片,下光区4为基底向内附加两棱透镜片。在一块镜片上设置两种度数的镜片,提高眼镜的适应性,使得佩戴者长期佩戴一副眼镜也能够同时满足看近和看远的不同需求,且长期佩戴本技术方案的控度镜,能够有效的控制度数的增长。每个人看近时眼睛均要付出调节力,阅读距离越近,付出的调节力就越大。调节力计算公式是:调节力F=1/眼注视点至眼球的距离D(即D=1/F),距离以米为单位。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不同佩戴者的用眼距离所要付出的调节力是多少。正常视力者(即正视眼)看50cm距离的东西时付出2D的调节力,看近至10cm距离时,调节力会增至10D。看近度数减去看远度数即为ADD值,即看近度数-看远度数=ADD。根据上述看近度数-看远度数=ADD公式计算ADD值,如上光区度数为-300,下光区度数为-100,则ADD值为-100-(-300)=200,ADD值为+200。又如:上光区度数为-150,下光区度数为+125,则ADD值为+125-(-150)=275,即ADD值为+275。标准型专用控镜以防控为主,ADD值通常情况为+200至+300,以避免佩戴者因下光区模糊而不愿意使用最终导致的防控失败。如图1所示,上光区5呈圆形,下光区4为防蓝光镜片,且上光区5和下光区4一体成型。上光区5中心位置与佩戴者佩戴后抬眼看远时瞳孔中心位置重合。上光区5和下光区4的分界线位于佩戴时佩戴者眼睑下1mm位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控度镜,若上光区5是视远区,下光区4是视近区,下光区4采用棱透组合的黄金比例,有效的控制和缓解度数的增加,效果更加的显著。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控度镜,若上光区5是普通的近视镜(凹透镜),通过它看清黑板和远处的物体,下光区4(看近)三棱镜组合凸透镜,凸透镜迫使睫状肌神经系统反向调节,是晶状体变平变薄。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减少近视集合力,达到看近等于望远,使眼睛看尽时处于放松状态。特别适合中小学生,让广大的中小学生在看书写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预防近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控度镜,使用下光区4看远,可以做远雾视训练,增强眼睛的调节能力。现有技术中鼻托与镜架采用小螺钉连接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小螺钉易脱落,脱落后一般佩戴者家中并无相适配的小螺钉或与小螺钉适配的螺丝刀等安装工具能够将鼻托安装上去,影响佩戴者的正常使用,且需要去眼镜店等进行维修,给佩戴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而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去除小螺钉等安装方式,将鼻托3与镜架1直接卡接,如图2和图3所示。卡接中不需要螺钉等外部部件,一方面避免了安装操作繁琐,能够直接将鼻托3插入镜架1上的连接位置,操作简单快捷,不需要借助外界专业工具,佩戴者自身即可完成,另一方面去除了螺钉等连接部件,减少了金属部件等的使用,避免了锈蚀问题,美观大方。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镜架1上设置有鼻托支架6,鼻托支架6靠近鼻托3端部焊接设置有安装头7,安装头7上设置有安装孔11,鼻托3与安装孔11卡接。鼻托3包括由橡胶制成的鼻托本体和连接头,连接头包括与鼻托本体连接的连接柱9,连接柱9的自由端设置有限位接头8,限位接头穿过安装孔11。限位接头8包括两相对设置的锥体,其中一锥体与连接柱9连接。鼻托本体靠近连接柱9侧设置有弹性支撑块10。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在鼻托3安装时,直接将连接柱9前部的限位接头8压入安装孔11并穿过安装孔11即可,两相对设置的锥体组成的限位接头8一方面便于其穿过安装孔11,另一方面便于其由安装孔11内拔出,还能够实现对连接柱9的位置的限位。弹性支撑块10为硅胶材质,弹性较大,实现在本控度镜佩戴时对鼻托本体位置的自动调节。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包括镜架、镜片和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包括上光区和下光区,所述上光区为近视镜片,所述下光区为基底向内附加两棱透镜片,所述鼻托与镜架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包括镜架、镜片和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包括上光区和下光区,所述上光区为近视镜片,所述下光区为基底向内附加两棱透镜片,所述鼻托与镜架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光区呈圆形,所述下光区为防蓝光镜片,且上光区和下光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光区中心位置与瞳孔中心位置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圆顶护眼控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光区和下光区的分界线位于佩戴时佩戴者眼睑下1mm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厚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翔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