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566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包括燃气传感器、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装有燃气传感器,所述外壳的下端安装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上连接管、干燥盒、下连接管,所述干燥盒内部装有干燥剂,所述上连接管与干燥盒顶部相连,所述上连接管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下连接管位于干燥盒的下部,所述下连接管与干燥盒底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高湿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
本技术涉及燃气传感器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主要应用的燃气(CH4)传感器类型有:半导体型、催化燃烧式、电化学式、红外式。红外式燃气传感器由于价格高昂,功耗较高,市场使用情况非常少。而其余三种类型的传感器抗水干扰性较差,在遇水或在高湿度的情况下性能不稳定,甚至会对传感器敏感原件造成彻底的损毁。随着城镇燃气管网服役期进入高龄段,管网腐蚀和外力等因素而遭到的破坏致使城镇燃气管网事故频发,尤其是燃气阀井内阀门等器件腐蚀情况更大,泄露风险最高,燃气管井内燃气泄露监测势在必行。然而燃气管井内高湿的情况普遍存在,部分管井甚至出现浸水情况,同时,管井内设备只能采取电池供电,因此传统的传感器必须在低功耗或者零功耗情况下解决高湿和水浸的影响才具备稳定应用的条件。目前市场上有泵吸式结构解决水浸对传感器造成的影响,但由于其结构复杂、价格较高、电耗高、不能解决湿度较高影响等问题使得难以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井盖生产应用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包括数据线、燃气传感器、外壳、出线孔、第一密封圈、连接头、除湿装置,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出线孔,所述外壳内部装有燃气传感器,所述燃气传感器与数据线的下端相连,所述数据线的上端穿过外壳顶部的出线孔延伸到外部,所述数据线与出线孔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头的下部安装有除湿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除湿装置包括上连接管、干燥盒、下连接管,所述干燥盒内部装有干燥剂,所述上连接管位于干燥盒的上部,所述上连接管与干燥盒顶部相连,所述上连接管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上连接管内侧的内螺纹与连接头上的外螺纹相适配;所述下连接管位于干燥盒的下部,所述下连接管与干燥盒底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盒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网孔片,所述第一网孔片位于干燥盒与上连接管连接处,所述干燥盒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网孔片,所述第二网孔片位于干燥盒与下连接管连接处。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管、下连接管内部均安装有防水透气膜,所述连接头的外部设有第二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管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下连接管的下部安装有防水装置,所述防水装置包括上筒体、中间连接管、浮球、下筒体,所述上筒体通过中间连接管与下筒体相连,所述浮球活动安装在上筒体与下筒体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上筒体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上筒体的内部设有上空腔、中空腔、下空腔,所述上空腔位于中空腔的上部且两者互相连通,所述上空腔的侧壁设有与下连接管外侧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中空腔为锥形腔或弧形腔,所述下空腔位于中空腔的下部且两者互相连通,所述下空腔的内径大于浮球的直径,所述中空腔的内径小于浮球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上空腔内部安装有不锈钢网片。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管固定在上筒体的底端,所述中间连接管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所述中间连接管的内径大于浮球的直径,所述中间连接管的外侧设有外螺纹。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管的外部设有第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下筒体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下筒体的上部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中间连接管外侧的外螺纹相适配,所述下筒体的下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小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传感器之前增加除湿和浮球式防水浸两部分结构。(1)本技术在传感器下端设置有除湿装置,通过一定量的干燥剂和多层次的疏水透气膜解决高湿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2)本技术在除湿装置的底端设置有浮球式的防水装置,所述防水装置包括上筒体、中间连接管、浮球、下筒体,利用浮球在有水进入时会上浮形成水封结构解决传感器偶发性水浸环境的影响,当水消退后传感器仍能正常使用。(3)本技术在上空腔内部安装有不锈钢网片,可起到防浪涌的作用,防止水花溅到传感器前端防水雾结构内。本技术增加防水结构后,可以满足室外,尤其是地下管井区域的安装使用,可以将传感器敏感原件受湿气、水的影响,确保传感器的稳定性与寿命保持正常水平。增加的结构件可采用不锈钢或者塑料件,较目前市场上的泵吸式防水方式造价更低,结构简单,解决水浸的同时解决高湿环境的影响,且完全无电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数据线,2—燃气传感器,3—外壳,4—除湿装置,5—防水装置,6—出线孔,7—第一密封圈,8—连接头,9—第二密封圈,10—干燥盒,11—上连接管,12—下连接管,13—第一网孔片,14—防水透气膜,15—第二网孔片,16—第三密封圈,17—上筒体,18—中间连接管,19—下筒体,20—上空腔,21—中空腔,22—下空腔,23—不锈钢网片,24—小孔,25—浮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燃气传感器2浮球25式防水除湿结构,包括数据线1、燃气传感器2、外壳3、出线孔6、第一密封圈7、连接头8、除湿装置4。所述外壳3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空心塑料壳体,所述外壳3的顶部设有出线孔6,所述外壳3的内部装有燃气传感器2,所述燃气传感器2与数据线1的下端相连,所述数据线1的上端穿过外壳3顶部的出线孔6延伸到外部,所述数据线1与出线孔6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7。所述外壳3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或整体注塑的方式设有连接头8,所述连接头8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头8的下部安装有除湿装置4。如图3所示,所述除湿装置4包括上连接管11、干燥盒10、下连接管12。所述干燥盒10为不锈钢或塑料制成的空心盒体,盒体内部装有干燥剂。所述上连接管11、下连接管12均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不锈钢或塑料制作的空心管。上连接管11位于干燥盒10的上部,所述上连接管11与干燥盒10顶部通过焊接、胶接或注塑的方式相连。干燥盒10的顶部开有若干第一网孔片13,所述第一网孔片13位于干燥盒10与上连接管11连接处。上连接管11的上端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连接头8上的外螺纹相适配,上连接管1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与外壳3下端的连接头8相连。所述下连接管12位于干燥盒10的下部,所述下连接管12与干燥盒10底部通过焊接、胶接或注塑的方式相连。在干燥盒10的底部开有若干第二网孔片15,所述第二网孔片15位于干燥盒10与下连接管12连接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用带筛孔的筛网代替若干第一网孔片13。优选的,所述上连接管11、下连接管12内部均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数据线、燃气传感器、外壳、出线孔、第一密封圈、连接头、除湿装置,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出线孔,所述外壳内部装有燃气传感器,所述燃气传感器与数据线的下端相连,所述数据线的上端穿过外壳顶部的出线孔延伸到外部,所述数据线与出线孔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头的下部安装有除湿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数据线、燃气传感器、外壳、出线孔、第一密封圈、连接头、除湿装置,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出线孔,所述外壳内部装有燃气传感器,所述燃气传感器与数据线的下端相连,所述数据线的上端穿过外壳顶部的出线孔延伸到外部,所述数据线与出线孔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头的下部安装有除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包括上连接管、干燥盒、下连接管,所述干燥盒内部装有干燥剂,所述上连接管位于干燥盒的上部,所述上连接管与干燥盒顶部相连,所述上连接管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上连接管内侧的内螺纹与连接头上的外螺纹相适配;所述下连接管位于干燥盒的下部,所述下连接管与干燥盒底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盒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网孔片,所述第一网孔片位于干燥盒与上连接管连接处,所述干燥盒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网孔片,所述第二网孔片位于干燥盒与下连接管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管、下连接管内部均安装有防水透气膜,所述连接头的外部设有第二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传感器浮球式防水除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管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下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祥何海鱼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联城市数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