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河沙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1420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河沙烘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贯穿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固定有下料管,该种建筑用河沙烘干装置设置有导料管、烘干流道、螺旋槽和加热板,在需要对河沙烘干前,工作人员先打开加热板,对固定柱内部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处于固定柱内的烘干流道的温度,当河沙经过进料口进入下料管中时,河沙会进入多个导料管中,通过多个导料管进入多个烘干流道中,随后河沙通过烘干流道的螺旋槽螺旋下落,延长了河沙与烘干流道的接触面积,且加长了河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河沙在烘干流道降落的过程中,会被烘干,从而避免了河沙受热不均使得烘干不全影响河沙的后续使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河沙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烘干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河沙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河沙是天然石在自然状态下,经水的作用力长时间反复冲撞、摩擦产生的,河沙颗粒圆滑,比较洁净,来源广,烘干是指用某种方式去除溶剂保留固体含量的工艺过程,通常是指通入热空气将物料中水分蒸发并带走的过程。现有的建筑用河沙烘干装置,在对河沙进行烘干的过程中,由于河沙之间出现凝结,使得在河沙受热不均,导致烘干不后彻底,从而影响河沙的后续使用,且在对河沙烘干过程中,河沙中夹杂的灰尘有可能附着在装置内部,从而对装置可能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河沙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河沙受热不均使得烘干不全影响河沙的后续使用和河沙中夹杂的灰尘附着在装置内对装置可能造成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河沙烘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贯穿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固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外表面贯穿有导料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操作台和观察窗,且所述操作台位于观察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河沙烘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贯穿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底部固定有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的外表面贯穿有导料管(8),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操作台(3)和观察窗(4),且所述操作台(3)位于观察窗(4)的上方,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下方均固定有储灰盒(13),所述储灰盒(13)的外表面安装有除灰门(5),所述储灰盒(13)的内部上方固定有过滤网(21),所述储灰盒(13)的顶部贯穿有排气口(1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上方固定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的外表面贯穿有烘干流道(10),所述烘干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河沙烘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贯穿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底部固定有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的外表面贯穿有导料管(8),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操作台(3)和观察窗(4),且所述操作台(3)位于观察窗(4)的上方,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下方均固定有储灰盒(13),所述储灰盒(13)的外表面安装有除灰门(5),所述储灰盒(13)的内部上方固定有过滤网(21),所述储灰盒(13)的顶部贯穿有排气口(1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上方固定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的外表面贯穿有烘干流道(10),所述烘干流道(10)的内部开设有螺旋槽(11),所述固定柱(9)的内部中间安装有加热板(16),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有防溅板(14),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挡沙板(17),所述挡沙板(17)的一侧固定有风机(19),所述风机(19)的进风口连接有抽风管(18),所述风机(19)的输出端连接有排风管(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四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