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采暖蓄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36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采暖蓄能结构,包括铺设机构,铺设机构包括地板、混凝土层、盘管、钢丝网、铝箔反射膜和保温层,铺设机构由下到上铺设顺序依次为保温层、铝箔反射膜、钢丝网、盘管、混凝土层和地板,盘管两端端口均法兰连接有第一输送管,两个第一输送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两个第一输送管远离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保温箱远离第一输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输送管,两个第二输送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电磁阀和第三水泵,两个第二输送管远离保温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人员外出时,能够将盘管内的热水进行回收,防止资源浪费,更加的节能。

An electric heating energy storag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heating energy storag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lay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loor, a concrete layer, a coil, a steel wire mesh, an aluminum foil reflective film and an insulating layer. The laying order of the laying mechanism from bottom to top is the insulation layer, the aluminum foil reflective film, the steel wire mesh, the coil, the concrete layer and the floor, and the ends of both ends of the coil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veying pipe by flange The first delivery pipe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first water pump and a second water pump, one end of the two first conveying pipes away from the coi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insulating box, the side of the heat preservation box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conveying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wo second conveying pipes, the two second conveying pipes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installed with electromagnetic valves and a third water pump, and the end of the two second conveying pipes far away from the heat preservation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cycle the hot water in the coil when the personnel go out, so as to prevent th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save mor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采暖蓄能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采暖蓄能结构,属于电采暖

技术介绍
蓄热类电采暖设备在用电低谷期将电能储存在蓄热材料中,电网用电高峰时段电热管停止加热,在低谷加热6~7小时,将热量储存在蓄热能力极高的蓄热材料中,储存在蓄热材料中的热量可持续24小时向室内供热采暖,合理配置的蓄热供暖系统,可以使室温保持在16~20℃,蓄热介质包括低温蓄热体和高温蓄热体两类,其中低温蓄热体包括水、低温相变(石蜡、无机盐)等。生活中,当使用人群外出时,需要将电采暖进行关闭,而水管内的水通常都会停留在水管内,水中的热量就会散发,下次启动电采暖时,需要重新对这部分水进行加热,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采暖蓄能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采暖蓄能结构,包括铺设机构,所述铺设机构包括地板、混凝土层、盘管、钢丝网、铝箔反射膜和保温层,所述铺设机构由下到上铺设顺序依次为保温层、铝箔反射膜、钢丝网、盘管、混凝土层和地板,所述盘管两端端口均法兰连接有第一输送管,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管远离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远离第一输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输送管,两个所述第二输送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电磁阀和第三水泵,两个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保温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炉。优选的,所述保温箱内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外部显示器电性连接,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为防水型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安装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水泵的出口端靠近加热炉。优选的,所述盘管在钢丝网上的铺设结构为蛇形状。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出口端均固定安装有止回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有铺设机构,铺设机构由下到上铺设顺序依次为保温层、铝箔反射膜、钢丝网、盘管、混凝土层和地板,能够很好的将通过盘管散发的热量散发到室内,防止热量通过地底挥发出去,使室内的加热速度更快,且更加的节能,同时,当使用人群需要外出时,关闭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出口端靠近盘管,因此保温箱内的水不会对盘管内继续提供热水,启动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出口端靠近保温箱,因此通过第二水泵能够将盘管内的热水运输到保温箱内,防止盘管内水的热量进行挥发,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在保温箱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外部显示器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保温箱内的温度,当温度过低时,启动第三水泵,将保温箱内的水输送到加热炉内,经过加热炉加热,再打开电磁阀,将加热炉内的热水输送到保温箱内进行保存,使保温箱内一直存有热水,对室内的加热速度更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铺设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1、铺设机构;2、保温层;3、铝箔反射膜;4、钢丝网;5、盘管;6、混凝土层;7、地板;8、第二输送管;9、电磁阀;10、加热炉;11、保温箱;12、第一水泵;13、第一输送管;14、温度传感器;15、第二水泵;16、第三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采暖蓄能结构,包括铺设机构1,铺设机构1包括地板7、混凝土层6、盘管5、钢丝网4、铝箔反射膜3和保温层2,铺设机构1由下到上铺设顺序依次为保温层2、铝箔反射膜3、钢丝网4、盘管5、混凝土层6和地板7,盘管5两端端口均法兰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3,两个第一输送管13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12和第二水泵15,两个第一输送管13远离盘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11,保温箱11远离第一输送管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输送管8,两个第二输送管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电磁阀9和第三水泵16,两个第二输送管8远离保温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炉10,通过铺设机构1能够很好的将通过盘管5散发的热量散发到室内,防止热量通过地底挥发出去,使室内的加热速度更快,且更加的节能,同时,当使用人群需要外出时,关闭第一水泵12,第一水泵12的出口端靠近盘管5,因此保温箱11内的水不会对盘管5内继续提供热水,启动第二水泵15,第二水泵15的出口端靠近保温箱11,因此通过第二水泵15能够将盘管5内的热水运输到保温箱11内,防止盘管5内水的热量进行挥发,造成资源的浪费,当保温箱11内水温过低时,启动第三水泵16,将保温箱11内的水输送到加热炉10内,经过加热炉10加热,再打开电磁阀9,将加热炉10内的热水输送到保温箱11内进行保存,使保温箱11内一直存有热水,对室内的加热速度更快。第一水泵12、第二水泵15和第三水泵16出口端均固定安装有止回阀,防止出现回流现象,第一水泵12与第二水泵15安装方向相反,第一水泵12和第二水泵15分别控制保温箱11内热水的进出,第三水泵16的出口端靠近加热炉10,盘管5在钢丝网4上的铺设结构为蛇形状,加热范围更广,使室内加热速度更快,保温箱11内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与外部显示器电性连接,且温度传感器14为防水型温度传感器14,能够监测保温箱11内的水温,当水温过低时,启动第三水泵16,将保温箱11内的水输送到加热炉10内,经过加热炉10加热,再打开电磁阀9,将加热炉10内的热水输送到保温箱11内进行保存,使保温箱11内一直存有热水,对室内的加热速度更快。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通过铺设机构1能够很好的将通过盘管5散发的热量散发到室内,防止热量通过地底挥发出去,使室内的加热速度更快,且更加的节能,同时,当使用人群需要外出时,关闭第一水泵12,第一水泵12的出口端靠近盘管5,因此保温箱11内的水不会对盘管5内继续提供热水,启动第二水泵15,第二水泵15的出口端靠近保温箱11,因此通过第二水泵15能够将盘管5内的热水运输到保温箱11内,防止盘管5内水的热量进行挥发,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在保温箱11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与外部显示器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14能够检测到保温箱11内的温度,当温度过低时,启动第三水泵16,将保温箱11内的水输送到加热炉10内,经过加热炉10加热,再打开电磁阀9,将加热炉10内的热水输送到保温箱11内进行保存,使保温箱11内一直存有热水,对室内的加热速度更快。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采暖蓄能结构,包括铺设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机构(1)包括地板(7)、混凝土层(6)、盘管(5)、钢丝网(4)、铝箔反射膜(3)和保温层(2),所述铺设机构(1)由下到上铺设顺序依次为保温层(2)、铝箔反射膜(3)、钢丝网(4)、盘管(5)、混凝土层(6)和地板(7),所述盘管(5)两端端口均法兰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3),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管(13)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12)和第二水泵(15),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管(13)远离盘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11),所述保温箱(11)远离第一输送管(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输送管(8),两个所述第二输送管(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电磁阀(9)和第三水泵(16),两个所述第二输送管(8)远离保温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炉(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采暖蓄能结构,包括铺设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机构(1)包括地板(7)、混凝土层(6)、盘管(5)、钢丝网(4)、铝箔反射膜(3)和保温层(2),所述铺设机构(1)由下到上铺设顺序依次为保温层(2)、铝箔反射膜(3)、钢丝网(4)、盘管(5)、混凝土层(6)和地板(7),所述盘管(5)两端端口均法兰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3),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管(13)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12)和第二水泵(15),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管(13)远离盘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11),所述保温箱(11)远离第一输送管(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输送管(8),两个所述第二输送管(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电磁阀(9)和第三水泵(16),两个所述第二输送管(8)远离保温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