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用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320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棚用补光灯,包括主体灯、带动主体灯进行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可改变自身长度且上端连接于位于大棚内侧顶部的顶板的伸缩杆,连接于伸缩杆底端的主体灯、设于顶板且操作终端靠近地面且可带动伸缩杆底端进行竖直方向移动的带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装置带动主体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使得当主体灯发生损坏之时,可以通过控制移动装置将主体灯降下,具有在更换主体灯较为方便同时还可调整主体灯对于芦笋的光照强度以及采光面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用补光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棚用补光灯。
技术介绍
在芦笋的大棚种植过程之中,由于芦笋是喜光植物,当光照强,光照充足时,芦笋的产量会获得较大的提高。但是,当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等情况,会使得芦笋的光照不够充足,导致芦笋的产量下降,为此,在芦笋的大棚种植之中,需要在大棚内部棚顶的顶板上安装补光灯来为芦笋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光照。但是,现有的一些补光灯安装高度较高,当补光灯发生问题或是损坏时,不便于进行更换工作。例如,一种移动的大棚补光灯,公告号为CN208338380U,包括大棚内仓、固定套和散热口,所述大棚内仓的外侧上端镶嵌有棚顶,且棚顶的内侧连接有连接钢架,所述大棚内仓的内侧左右两端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端连接有伸缩板,所述固定套设置于固定板和伸缩板的连接处,且伸缩板的内侧上端安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外端正上方安装有第一滚轮,且第一滑动槽的内侧左右两端连接有海绵垫,所述第一滚轮的外端正上方安装有第一衔接板。该移动的大棚补光灯设置有第一衔接板和第一滑动槽,在夜晚时,通过补光灯和第一衔接板为一体,第一衔接板通过第一滚轮可在第一滑动槽上进行滑动。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光灯主体设在第一衔接板上,第一衔接板水平滑动于第一滑动槽,带动补光灯主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但是补光灯主体设置较高,且无法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使得补光灯更换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棚用补光灯,其具有可将主体灯下降使得更换主体灯的工作较为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棚用补光灯,包括主体灯,还包括可带动主体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可改变自身长度且上端连接于位于大棚内侧顶部的顶板的伸缩杆、连接于伸缩杆底端的主体灯、设于顶板且可带动伸缩杆底端进行竖直方向移动的带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体灯连接于伸缩杆的底端,通过伸缩杆的自身长度的调节,带动主体灯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在主体灯工作的时候,伸缩杆缩短,主体灯位于较高点,提升了采光面积,当要更换主体灯时,伸缩杆伸长,主体灯位于低点,方便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包括数根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依次套接滑动的套杆,套杆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环块,套杆的下端平面开设有与套杆同中心轴线且直径小位于于该套杆中空内部的圆环块直径的套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体积较大的套杆可穿过体积较小套杆的套孔,体积较小套杆的圆环块可抵接于体积较大套杆的下端面,使得体积较小的套杆不会从体积较大的套杆空腔之中掉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杆上端内壁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宽度大于套杆下底面与套孔的半径之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套杆上提时,体积较大套杆上端内壁的固定块下表面会抵接住体积较小套杆的上端表面,使得体积较小的套杆在上移时可以带动体积较大的套杆一同上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包括固定连接于套杆内壁的定块、合页连接于定块的动块、抵接于定块和动块且使得动块保持水平的扭转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体积较小的套杆放入体积较大的套杆之中去时,体积较小套杆的圆环块会顶住动块,带动动块绕着和定块连接点转动,使得体积较小的套杆可以插入体积较大的套杆之中,当体积较小的套杆插入进体积较大的套杆之中后,动块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来水平的位置,此时体积较小套杆的上端再顶住动块时,由于动块和定块为合页连接,使得动块只可往下转动,体积较小套杆抵接于动块,无法脱离出体积较大套杆,实现了套杆的安装过程,使得套杆安装较为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最底端的套杆的钢丝绳、转动连接于顶板上表面的小型卷线盘、设于顶板且带动小型卷线盘转动的控制机构,钢丝绳卷绕于小型卷线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小型卷线盘,使得钢丝绳进行卷绕或是放出,钢丝绳带动体积最小的套杆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伸缩杆可以通过小型转动盘的转动来改变自身长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于大棚内部的控制箱、同轴固定连接于小型卷线盘且转动连接于顶板的蜗轮、带动蜗轮转动且转动连接于控制箱的蜗杆、固定连接于蜗杆底端的蜗杆齿轮、啮合于蜗杆齿轮且转动连接于控制箱内部的主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控制箱外部且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的转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盘,转盘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蜗杆齿轮转动,蜗杆齿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小型卷线盘转动,使得只需要转动小型卷线盘下方的转盘,即可带动安装于顶板上表面的小型转线盘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可插接于底面的固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使得控制箱的位置位于靠近地面处,使得在需要更换主体灯时,可较为方便地对转盘进行操作,同时为控制箱提供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小型卷线盘沿顶板长度方向以伸缩杆为界对称设置两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小型卷线盘可更好更稳定地带动伸缩杆进行伸缩。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伸缩杆来带动主体灯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主体灯在需要进行更换之时。可以通过伸缩杆的伸长将主体灯降低,便于对主体灯进行更换;两组小型卷线盘可更好更稳定地带动伸缩杆进行伸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示意图。图3是伸缩杆的剖视图。图4是动块与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灯;2、移动装置;21、伸缩杆;211、套杆;212、圆环块;213、套孔;214、固定块;215、定块;216、动块;217、扭转弹簧;218、抵块;2110、合页转轴;2111、吊环;22、带动机构;221、钢丝绳;222、小型卷线盘;23、控制机构;231、蜗轮;232、蜗杆;233、蜗杆齿轮;234、主动齿轮;235、转盘;236、传动杆;237、控制箱;238、固定杆;3、顶板;31、轴承座;4、太阳能电池板;41、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大棚用补光灯,参照图1,包括5盏主体灯1,顶板3安装有可带动5盏主体灯进行同步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2,移动装置2包括改变自身长度来带动主体灯1进行竖直方向位移且水平截面呈圆环形的伸缩杆21、带动伸缩杆21进行改变自身长度的带动机构22、可控制5组带动机构22同时运作的控制机构23。当主体灯1需要进行更换之时,通过操控控制机构23来带动5组带动机构22运作,带动机构22来带动伸缩杆21伸长,使得主体灯1下降,便于对主体灯1进行更换。参照图2,大棚棚顶上方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电池板4耦接有蓄电池41,蓄电池41耦接于主体灯1,在有阳光照射的时候,太阳能电池板4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用补光灯,包括主体灯(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带动主体灯(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的移动装置(2),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可改变自身长度且上端连接于位于大棚内侧顶部的顶板(3)的伸缩杆(21),连接于伸缩杆(21)底端的主体灯(1)、设于顶板(3)且操作终端靠近地面且可带动伸缩杆(21)底端进行竖直方向移动的带动机构(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用补光灯,包括主体灯(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带动主体灯(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的移动装置(2),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可改变自身长度且上端连接于位于大棚内侧顶部的顶板(3)的伸缩杆(21),连接于伸缩杆(21)底端的主体灯(1)、设于顶板(3)且操作终端靠近地面且可带动伸缩杆(21)底端进行竖直方向移动的带动机构(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用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1)包括数根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依次套接滑动的套杆(211),套杆(211)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环块(212),套杆(211)的下端平面开设有与套杆(211)同中心轴线且直径小于下一套杆(211)中空内部的圆环块(212)直径的套孔(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棚用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211)上端内壁设有固定块(214),固定块(214)的宽度大于套杆(211)下底面与套孔(213)的半径之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棚用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4)包括固定连接于套杆(211)内壁的定块(215)、合页连接于定块(215)的动块(216)、抵接于定块(215)和动块(216)且使得动块(216)保持水平的扭转弹簧(217)、固定连接于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一鸣马溟森谢韶静符小圆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兰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