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208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9
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涉及一种弹性环,为了解决现有的碟簧传递轴向的压力较小以及定制碟簧生产的成本过高的问题。本新型的M个第一凸起沿周向分别分布在碟簧本体的一个环面上;所述N个第二凸起沿周向分别分布在碟簧本体的另一个环面上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有益效果为成本低廉传递的轴向压力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环。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各种设备越来越大,设备中用到具有轴向弹力碟簧的地方越来越多,且对轴向弹力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现有的碟簧传递轴向的压力较小,而定制碟簧成本过于高昂,因此急需一个新形式的结构来替代碟簧以保证提供较大且可控的轴向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碟簧传递轴向的压力较小以及定制碟簧生产的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包括碟簧本体、M个第一凸起和N个第二凸起;所述M个第一凸起沿周向分别分布在碟簧本体的一个环面上;所述N个第二凸起沿周向分别分布在碟簧本体的另一个环面上;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碟簧本体的制作材料不局限于昂贵的弹簧钢,可以采用成本低廉的制作材料,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通过改变碟簧本体的形变量、第一凸起的数量、第一凸起的高度、碟簧本体的厚度、第二凸起的数量、第二凸起的高度以及碟簧本体内外半径参数可以自由设计该弹性环结构所能传递的轴向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对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加工时的剖视图,其中,4为第一压缩件,5为第二压缩件。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包括碟簧本体1、M个第一凸起2和N个第二凸起3;所述M个第一凸起2沿周向分别分布在碟簧本体1的一个环面上;第一凸起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N个第二凸起3沿周向分别分布在碟簧本体1的另一个环面上;第二凸起3起到支撑作用;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示,将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弹性环结构夹在第一压缩件4与第二压缩件5之间,通过分别改变施加在第一压缩件4与第二压缩件5上的压力,可改变该弹性环结构轴向压缩量的大小,由于第一凸起2以及第二凸起3的支撑作用,使得碟簧本体1在不同的压力下会出现不同的变形量,进而通过控制碟簧本体1的变形量即可控制弹性环结构传递的轴向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第一凸2起的数量、第一凸起2的高度、碟簧本体1的厚度、第二凸起3的数量、第二凸起3的高度以及碟簧本体1内外半径参数可以自由设计该弹性环结构所能传递的轴向压力。该弹性环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凸起2以及第二凸起3因摩擦打滑等原因造成碟簧本体1压缩量出现少量减小时,传递的轴向压力减小量较小,即该弹性环结构在压缩量使用范围内刚度基本恒定。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进一步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M等于N,并且M个第一凸起2与N个第二凸起3在圆周方向交错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保证M个第一凸起2与N个第二凸起3分别设置在碟簧本体1相对的环面上时,M个第一凸起2与N个第二凸起3分布的位置不对应,保证在第一凸起2以及第二凸起3同时受力时,碟簧本体1会发生形变。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进一步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M个第一凸起2的高度相同,并且第一凸起2的高度小于碟簧本体1的厚度。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进一步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N个第二凸起3的高度相同,并且第二凸起3的高度小于碟簧本体1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环结构包括碟簧本体(1)、M个第一凸起(2)和N个第二凸起(3);/n所述M个第一凸起(2)沿周向分别分布在碟簧本体(1)的一个环面上;/n所述N个第二凸起(3)沿周向分别分布在碟簧本体(1)的另一个环面上;/n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环结构包括碟簧本体(1)、M个第一凸起(2)和N个第二凸起(3);
所述M个第一凸起(2)沿周向分别分布在碟簧本体(1)的一个环面上;
所述N个第二凸起(3)沿周向分别分布在碟簧本体(1)的另一个环面上;
M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轴向弹力的弹性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安港刘欣欣宗浩荆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