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08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铰链臂,包括第一调节臂、第二调节臂和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臂的一端是万向头,该万向头与第一底座页滚动连接,另一端开有第一螺纹孔槽,该螺纹孔槽与所述螺栓匹配;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是螺母,该螺母与所述螺栓匹配,另一端与第二底座页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的杆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槽的高度和所述螺母通孔的高度之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万向头结构,利用万向头在圆槽内的自由活动可使开关较为省力;设置万向头和紧固螺栓,既实现了可最大限度打开门窗,又可以固定住门窗;本装置结构简单,大小门窗可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臂
本技术涉及铰链
,尤其是一种铰链臂。
技术介绍
铰链又称合页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铰链可由可移动的组件构成,或者由可折叠的材料构成。合页主要安装于门窗上,而铰链更多安装于橱柜上,按材质分类主要分为,不锈钢铰链和铁铰链;为让人们得到更好的享受又出现了液压铰链(又称阻尼铰链),其特点是在柜门关闭时带来缓冲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小了柜门关闭时与柜体碰撞发出的噪音,其有自身局限性,一是开关时较为费力,二是无法全部敞开,即无法做到窗门与墙体/柜体贴合,三是这种液压铰链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铰链臂,包括第一调节臂、第二调节臂和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臂的一端是万向头,该万向头与第一底座页滚动连接,另一端开有第一螺纹孔槽,该螺纹孔槽与所述螺栓匹配;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是螺母,该螺母与所述螺栓匹配,另一端与第二底座页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的杆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槽的高度和所述螺母通孔的高度之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臂设置有螺纹和第二螺纹孔槽。进一步地,所述螺栓配置有垫片。进一步地,所述万向头是圆球体,所述第一底座页设置有圆槽,所述万向头设置在该圆槽内,该圆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万向头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圆槽包括两个部件,一是外槽,另一是内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臂与第二底座页一体成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铰链臂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铸造铰链臂,运用不锈钢材料铸造铰链臂的各个组成件;S2、加工螺纹及螺纹孔槽;S3、焊接第一调节臂,把第一调节臂带有螺纹孔槽的一端插入外槽,然后将内槽塞入其中,使其配合外槽,接着将圆槽焊接在第一底座页;S4、组件成品,将螺母、垫片依序配合螺栓,最后把螺栓紧固在第一调节臂的螺纹孔槽内。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设置万向头结构,利用万向头在圆槽内的自由活动可使开关较为省力;二、设置万向头和紧固螺栓,既实现了可最大限度打开门窗,又可以固定住门窗;三、本装置结构简单,大小门窗可适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圆槽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示意图。图中:1.第一底座页,2.万向头,3.螺母,4、螺栓,5、第二底座页,6、外槽,7、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2,一种铰链臂,包括第一调节臂、第二调节臂和螺栓4;所述第一调节臂的一端是万向头2,该万向头2与第一底座页1滚动连接,另一端开有第一螺纹孔槽,该螺纹孔槽与所述螺栓4匹配;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是螺母3,该螺母3与所述螺栓4匹配,另一端与第二底座页5固定连接;所述螺栓4的杆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槽的高度和所述螺母3通孔的高度之和。其中,所述万向头4是圆球体,所述第一底座页1设置有圆槽,所述万向头4设置在该圆槽内,该圆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万向头4的直径。其中,所述圆槽包括外槽6和内槽7,所述外槽6具有半圆槽,所述内槽7具有半圆槽。其中,所述螺栓4配置有垫片。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臂与第二底座页5一体成型。一种铰链臂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铸造铰链臂:运用不锈钢材料铸造铰链臂的各个组成件;S2、加工螺纹及螺纹孔槽;S3、焊接圆槽:把第一调节臂带有螺纹孔槽的一端插入外槽,使万向头配合外槽的半圆槽,然后将内槽塞入其中,使其配合外槽形成圆槽结构,接着将圆槽焊接在第一底座页;S4、组件成品:将螺母、垫片依序配合螺栓,最后把螺栓紧固在第一调节臂的螺纹孔槽内。本实施例的原理是,当两个第一底座页、第二底座页分别固定在门/窗、墙体/柜体/门楣处时,首先开门旋转至万向头的可旋转极限(随门/窗旋转角度),此时万向头不再随门/窗旋转,接着继续旋转门/窗,第二调节臂的螺母处开始转动,此时万向头向上旋转,当螺母锁紧螺栓的时,该门/窗已由原来关闭状态旋转180度即到达全开状态,由于螺母和螺栓的紧固作用,相当于固定住了已完全打开的门/窗,关闭门/窗的轨迹即是上述打开门/窗倒序。此实施例适用于门/窗脱离移动(不使用合页)。实施例二如图2、3,一种铰链臂,包括第一调节臂、第二调节臂和螺栓4;所述第一调节臂的一端是万向头2,该万向头2与第一底座页1滚动连接,另一端开有第一螺纹孔槽,该螺纹孔槽与所述螺栓4匹配;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是螺母3,该螺母3与所述螺栓4匹配,另一端与第二底座页5固定连接;所述螺栓4的杆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槽的高度和所述螺母3通孔的高度之和。其中,所述万向头4是圆球体,所述第一底座页1设置有圆槽,所述万向头4设置在该圆槽内,该圆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万向头4的直径。其中,所述圆槽包括外槽6和内槽7,所述外槽6具有半圆槽,所述内槽7具有半圆槽。其中,所述螺栓4配置有垫片。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臂是螺纹伸缩型调节臂。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臂与第二底座页(5)一体成型。本实施例解决了实施例一中无法调节第一底座页固定位置的问题。实施例三如图2、4,一种铰链臂,包括第一调节臂、第二调节臂和螺栓4;所述第一调节臂的一端是万向头2,该万向头2与第一底座页1滚动连接,另一端开有第一螺纹孔槽,该螺纹孔槽与所述螺栓4匹配;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是螺母3,该螺母3与所述螺栓4匹配,另一端与第二底座页5固定连接;所述螺栓4的杆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槽的高度和所述螺母3通孔的高度之和。其中,所述万向头4是圆球体,所述第一底座页1设置有圆槽,所述万向头4设置在该圆槽内,该圆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万向头4的直径。其中,所述圆槽包括外槽6和内槽7,所述外槽6具有半圆槽,所述内槽7具有半圆槽。其中,所述螺栓4配置有垫片。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臂是连杆伸缩型调节臂。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臂与第二底座页5一体成型。本实施例适用于带有合页固定门/窗的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设置万向头结构,利用万向头在圆槽内的自由活动可使开关较为省力;二、设置万向头和紧固螺栓,既实现了可最大限度打开门窗,又可以固定住门窗;三、本装置结构简单,大小门窗可适用。尽管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臂、第二调节臂和螺栓(4);所述第一调节臂的一端是万向头(2),该万向头(2)与第一底座页(1)滚动连接,另一端开有第一螺纹孔槽,该螺纹孔槽与所述螺栓(4)匹配;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是螺母(3),该螺母(3)与所述螺栓(4)匹配,另一端与第二底座页(5)固定连接;所述螺栓(4)的杆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槽的高度和所述螺母(3)通孔的高度之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臂、第二调节臂和螺栓(4);所述第一调节臂的一端是万向头(2),该万向头(2)与第一底座页(1)滚动连接,另一端开有第一螺纹孔槽,该螺纹孔槽与所述螺栓(4)匹配;所述第二调节臂的一端是螺母(3),该螺母(3)与所述螺栓(4)匹配,另一端与第二底座页(5)固定连接;所述螺栓(4)的杆部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槽的高度和所述螺母(3)通孔的高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头(2)是圆球体,所述第一底座页(1)设置有圆槽,所述万向头(2)设置在该圆槽内,该圆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万向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吉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盾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