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群专利>正文

一种夹子式封签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07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子式封签锁,通过在所述夹子式封签锁的上锁推杆上增加一个用于推动上锁推杆滑动的推动块,推动所述推动块实现上锁推杆与卡合部件之间的卡合和分离,进而实现夹子式封签锁的上锁和解锁。本实施例的夹子式封签锁由于通过手动实现上锁与解锁,从而避免了当使用电机启动夹子式封签锁的上锁和解锁时,可能出现的电池电量耗尽或者电机故障,导致的使用电机驱动控制上锁和解锁功能失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用于使用夹子式封签锁提供了便利。

A clamp type seal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子式封签锁
本技术涉及电子锁应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夹子式封签锁。
技术介绍
签封锁是一种能够自锁、防开启、带条码、二维条码、RFID芯片的一次性塑壳式封印,每个封印都具有唯一的编码,包含供智能手持终端识别的条码或二维码、RFID芯片,以及供人眼识别的编码;电子签封采用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目标,获取相关数据,并能智能读写和通信转换,实现电脑软件管理;电子封印标签数码ID具有全球唯一性,通过RFID读写器完成施封解封管理过程,数据下载及远程传输,因此,封签锁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在现有技术中的封签锁是使用电机推动封签锁开锁,但是由于电机的电源是由封签锁壳体内的电池提供,提供电源的电池可能会出现由于电源内电量耗尽,驱动电机开锁,又或者可能会出现电机故障,导致无法正常开锁的情况,而这样的情况会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子式封签锁,旨在通过设置推动块和开锁孔,实现封签锁的手动开启,避免了当电机故障无法正常开锁时,开锁困难的缺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夹子式封签锁,其中,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开锁孔、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方的上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卡合部件;所述上锁组件包括:上锁推杆,所述上锁推杆上表面设置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一端与上锁推杆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开锁孔;所述推动块在上锁时推动所述上锁推杆与所述卡合部件相互卡接,在解锁时,推动所述上锁推杆与所述卡合部件分离。可选的,所述上锁推杆由分离式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组合而成,所述前端部与所述推动块相连接,所述后端部的端面所对应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开锁孔。可选的,所述上锁推杆前端设置有锁舌,所述上锁组件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锁舌位置的滑动开关;所述滑动开关与所述上锁推杆滑动连接。可选的,所述壳体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识别封签锁编码的无线信号感应板;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动开关相连接的控制芯片和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接的通讯模块。可选的,所述滑动开关由两个行程开关组成。可选的,所述无线信号感应板为FRID感应卡或者IC卡。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卡合部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形状与所述锁舌形状相同,且所述容纳腔的大小适配所述锁舌的大小。可选的,所述卡合部件为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定位弹珠.可选的,所述锁舌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弹珠的前端相卡合的凹槽。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为电路板供电的电源。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夹子式封签锁的上锁推杆上增加一个用于推动上锁推杆滑动的推动块,推动所述推动块实现上锁推杆与卡合部件之间的卡合和分离,进而实现夹子式封签锁的上锁和解锁。本实施例的夹子式封签锁由于通过手动实现上锁与解锁,从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电池电量耗尽或者电机故障,导致的使用电机驱动控制上锁和解锁功能失效,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子式封签锁克服了开锁和解锁时对电机功能的依赖,可手动实现上锁和解锁,因此为夹子式封签锁的应用提供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夹子式封签锁的外壳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夹子式封签锁的截面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夹子式封签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夹子式封签锁上锁时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夹子式封签锁装置解锁时的截面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夹子式封签锁装置解锁时的俯视图。图中:100、壳体;110、推动块;200、电路板;300、上锁推杆;310、后端部;320前端部;330、卡槽;400、卡合部件;500、滑动开关;600、无线信号感应板;700、第二开锁孔;800、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子式封签锁,包括壳体100、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开锁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20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00上方的上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卡合部件,所述上锁组件包括:上锁推杆300;所述上锁推杆上表面设置有推动块110,所述推动块110的一端与上锁推杆300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开锁孔。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一卡合部件400,所述推动块110在上锁时推动所述上锁推杆300与所述卡合部件400相互卡接,在解锁时,推动所述上锁推杆300与所述卡合部件400分离。所述上锁推杆300前端设置有锁舌,所述上锁组件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锁舌位置的滑动开关500;所述滑动开关500与所述上锁推杆30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开关500上设置有滑动块、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推动块110在推动上锁推杆300滑动的同时,所述滑动块随上锁推杆滑动,当所述滑动块滑动到与第一触点接触时,所述锁舌与卡合部件呈卡合状态,当所述滑动块切换到与第二触点接触时,所述锁舌与卡合部件呈分离状态。所述滑动开关500可以由两个行程开关代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所示,所述上锁推杆300的前端的锁舌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件相适配的卡槽330,所述推动块100推动所述上锁推杆300前端的卡槽330与所述卡合部件400相互卡合,实现上锁。所述推动块110将所述上锁推杆300拉回原位,将所述上锁推杆300前端的锁舌上的卡槽330与所述卡合部件400分离,实现解锁。可以想到的是,所述上锁推杆也可以通过直接卡扣在壳体上实现上锁,与壳体分离实现解锁。所述壳体100上还设置有用于识别封签锁编号的无线信号感应板60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信号感应板可以通过设置保存有封签锁锁编码的二维码标识来替换,通过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其中含有的封签锁的锁编码。所述封签锁编码包括:锁编号、状态码(开锁状态对应的开锁码和解锁状态对应的解锁码)和次数码,其中每一个夹子式封签锁均具有一个固定的锁编号,所述状态码随着夹子式封签锁为开锁状态还是解锁状态而改变,次数码为该夹子式封签锁开锁的次数。所述状态码和次数码保存在所述电路板上的通讯模块或存储在与所述通讯模块相连接的存储芯片中。其中,锁编号为夹子式封签锁在出厂时设定的唯一标识编号,其分别存储在所述无线信号感应板和电路板上的存储芯片中,所述状态码为所述滑动开关根据判断出的锁舌的位置,得到当前夹子式封签锁的状态为开锁状态还是解锁状态,若为开锁状态,则状态码对应为开锁状态码,若为解锁状态,则状态码对应为解锁状态码。次数码为根据滑动开关识别出的锁舌与卡合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子式封签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开锁孔、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方的上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卡合部件;/n所述上锁组件包括:上锁推杆;所述上锁推杆上表面设置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一端与上锁推杆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开锁孔;所述推动块在上锁时推动所述上锁推杆与所述卡合部件相互卡接,在解锁时,推动所述上锁推杆与所述卡合部件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子式封签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开锁孔、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方的上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卡合部件;
所述上锁组件包括:上锁推杆;所述上锁推杆上表面设置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一端与上锁推杆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开锁孔;所述推动块在上锁时推动所述上锁推杆与所述卡合部件相互卡接,在解锁时,推动所述上锁推杆与所述卡合部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式封签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推杆由分离式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组合而成,所述前端部与所述推动块相连接,所述后端部的端面所对应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开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子式封签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推杆前端设置有锁舌,所述上锁组件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锁舌位置的滑动开关;所述滑动开关与所述上锁推杆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子式封签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识别封签锁编码的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
申请(专利权)人:王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