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06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线杆,包括柱体,柱体为中空的混凝土浇灌结构,其内部设置有骨架;骨架包括架立圈、附加钢筋组件、预应力筋组件;架立圈,设置至少两个,设置在骨架的两端;附加钢筋组件,设置多条附加钢筋;附加钢筋,均垂直于架立圈,且沿柱体均匀设置;预应力筋组件,设置为多个,均匀分布在骨架内,每个预应力筋组件包括至少两条预应力筋、连接两预应力筋的连接筋;预应力筋组件通过预应力筋围绕附加钢筋组件形成连接,预应力筋与架立圈基本平行。预应力筋是多个且通过连接筋“捆绑”连接,使得预应力筋组件的受压能力增大从,而保障骨架的稳定,使得骨架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能保持其结构,故而提高电线杆的制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杆
本技术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电线杆。
技术介绍
电线杆即混凝土电杆,是通过混凝土和钢筋或钢丝制成的电杆,在全球广泛的使用。随着我国的进步,电网改造、移动通信建设的蓬勃发展,电力输配电线路的同杆架设回路增加、输电导线线径增加以及输配电线路的跨度和高度的增强,对电线杆有着更高的要求。电线杆的需求迅猛提升,但是生产企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却进步缓慢,有着工厂设备简陋和工艺不完善等的缺点,质量问题随处可见。尤其是混凝土浇灌过程,因电线杆内部的设计问题导致浇灌出现误差,最终产生电线杆的质量问题。电线杆技术的改善是提高电线杆质量问题的基础,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的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杆,解决了电线杆骨架因受到混凝土浇灌等外力而造成的变形问题,提高骨架的应力。(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杆,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为中空的混凝土浇灌结构,其内部设置有骨架;所述骨架包括架立圈、附加钢筋组件、预应力筋组件;所述架立圈,设置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两端;所述附加钢筋组件,设置多条附加钢筋;所述附加钢筋,均垂直于所述架立圈,且沿所述柱体均匀设置;所述预应力筋组件,设置为多个,均匀分布在骨架内,每个所述预应力筋组件包括至少两条预应力筋、连接两所述预应力筋的连接筋;所述预应力筋组件通过所述预应力筋围绕所述附加钢筋组件形成连接,所述预应力筋与所述架立圈基本平行;所述连接筋,与所述附加钢筋平行,固定与其相连的所述预应力筋;所述架立圈、所述附加钢筋、所述预应力筋、所述连接筋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成型。优选地,所述骨架还设置旋转筋,所述旋转筋沿所述骨架环形设置;所述旋转筋与所述架立圈、所述附加钢筋、所述预应力筋、所述连接筋之间的连接为焊接成型。优选地,每所述预应力筋组件由两条预应力筋和多条连接筋组成。优选地,所述连接筋为10-20条。优选地,两所述预应力筋的距离为15mm-25mm。优选地,所述连接筋直径为5mm。优选地,所述柱体长度为8-15m。优选地,所述柱体为锥形,其锥度为1:75。优选地,所述预应力筋围绕所述附加钢筋组件的外侧;或,所述预应力筋置于所述附加钢筋组件的内侧。优选地,所述柱体壁厚为40-50mm。(三)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提供的电线杆,整体骨架大致由两端的架立圈和连接架立圈的多条附加钢筋组成,再通过预应力筋将附加钢筋固定;预应力筋是多个且通过连接筋“捆绑”连接,使得预应力筋组件的受压能力增大从,而保障骨架的稳定,使得骨架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能保持其结构,故而提高电线杆的制造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线杆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标记如下所示:架立圈1、附加钢筋2、预应力筋3、连接筋4、旋转筋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线杆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线杆,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为中空的混凝土浇灌结构,其内部设置有骨架;所述骨架包括架立圈、附加钢筋组件、预应力筋组件;所述架立圈,设置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两端;所述附加钢筋组件,设置多条附加钢筋;所述附加钢筋,均垂直于所述架立圈,且沿所述柱体均匀设置;所述预应力筋组件,设置为多个,均匀分布在骨架内,每个所述预应力筋组件包括至少两条预应力筋、连接两所述预应力筋的连接筋;所述预应力筋组件通过所述预应力筋围绕所述附加钢筋组件形成连接,所述预应力筋与所述架立圈基本平行;所述连接筋,与所述附加钢筋平行,固定与其相连的所述预应力筋;所述架立圈、所述附加钢筋、所述预应力筋、所述连接筋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成型。优选地,所述骨架还设置旋转筋,所述旋转筋沿所述骨架环形设置;所述旋转筋与所述架立圈、所述附加钢筋、所述预应力筋、所述连接筋之间的连接为焊接成型。优选地,每所述预应力筋组件由两条预应力筋和多条连接筋组成。优选地,所述连接筋为10-20条。优选地,两所述预应力筋的距离为15mm-25mm。6优选地,所述连接筋直径为5mm。优选地,所述柱体长度为8-15m。优选地,所述柱体为锥形,锥度为1:75。优选地,所述预应力筋围绕所述附加钢筋组件的外侧;或,所述预应力筋置于所述附加钢筋组件的内侧。优选地,所述柱体壁厚为40-50mm。在图中,附加钢筋2只显示了两侧的,因其与现有技术的相同,故不累赘描述;预应力筋组件和旋转筋5在上侧和下侧均有设置,在图中仅显示旋转筋5在上侧和预应力筋组件在下侧是为了显示部件的具体结构,设置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电线杆的尺寸和厚度进行设定,在此不作限定。下面对本技术的优选结构和效果进行详细描述:本电线杆即混凝土电杆,其结构为中空锥形,底部直径比顶部直径大,内部设置骨架以便浇灌成型。骨架基础由架立圈和附加钢筋固定,两个架立圈设置在两侧、多条附加钢筋依次连接在两个架立圈纸件而形成固定。现有技术的骨架中部会通过单个预应力筋连接附加钢筋从而实现固定,但效果不好,在浇灌过程中,附加钢筋受到压力会会产生位移或变形,导致固定能力差。因此,本电线杆的多个预应力筋组件,将预应力筋和连接筋共同使用,具体来讲,两个预应力筋之间通过连接筋形成固定,两所述预应力筋的距离为15mm-25mm,连接筋直径为5mm,预应力筋和连接筋的大小和数量则根据电线杆所需尺寸情况调整。使用了本预应力筋组件可以有效解决单个预应力筋的不足,足够大的应力抵消浇灌混凝土的冲击力,保证骨架在浇灌的过程中不变的结构。本电线杆适用于长度较高的电线杆,优选在8-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杆,包括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为中空的混凝土浇灌结构,其内部设置有骨架;/n所述骨架包括架立圈、附加钢筋组件、预应力筋组件;/n所述架立圈,设置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两端;/n所述附加钢筋组件,设置多条附加钢筋;/n所述附加钢筋,均垂直于所述架立圈,且沿所述柱体均匀设置;/n所述预应力筋组件,设置为多个,均匀分布在骨架内,每个所述预应力筋组件包括至少两条预应力筋、连接两所述预应力筋的连接筋;/n所述预应力筋组件通过所述预应力筋围绕所述附加钢筋组件形成连接,所述预应力筋与所述架立圈基本平行;/n所述连接筋,与所述附加钢筋平行,固定与其相连的所述预应力筋;/n所述架立圈、所述附加钢筋、所述预应力筋、所述连接筋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杆,包括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为中空的混凝土浇灌结构,其内部设置有骨架;
所述骨架包括架立圈、附加钢筋组件、预应力筋组件;
所述架立圈,设置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两端;
所述附加钢筋组件,设置多条附加钢筋;
所述附加钢筋,均垂直于所述架立圈,且沿所述柱体均匀设置;
所述预应力筋组件,设置为多个,均匀分布在骨架内,每个所述预应力筋组件包括至少两条预应力筋、连接两所述预应力筋的连接筋;
所述预应力筋组件通过所述预应力筋围绕所述附加钢筋组件形成连接,所述预应力筋与所述架立圈基本平行;
所述连接筋,与所述附加钢筋平行,固定与其相连的所述预应力筋;
所述架立圈、所述附加钢筋、所述预应力筋、所述连接筋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设置旋转筋,所述旋转筋沿所述骨架环形设置;
所述旋转筋与所述架立圈、所述附加钢筋、所述预应力筋、所述连接筋之间的连接为焊接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非杨华燕李爱辉黄功条严淑明包华源李政潘小东曹腾飞陈雪辉包红彬李中岐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电力线路器材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