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101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该幕墙系统包括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形成了容纳太阳能组件的空间,太阳能组件夹在内、外层玻璃中间,太阳能组件包括太阳能板、风扇元件及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激活内置轴流风扇来控制热传递,所述风扇元件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组件的上下两侧,且所述风扇元件在不同侧的朝向正好相反;通过该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能有效调节热量散失方向,调整室内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幕墙这一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玻璃双层立面的建筑越来越多,主要是由于其优越的建筑外观已经广泛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先进的幕墙技术一方面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降低了能源消耗,如防太阳辐射、隔音和日光照明。目前而言,将太阳能电池与建筑幕墙结合在一起,能进一步提高了节能水平。类似的研究如:CN109057106A公开了一种薄膜太阳能幕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呈薄膜状的太阳能板以及建筑体,所述建筑体包括位于建筑体一侧的外墙面,所述外墙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紧贴固定于安装槽槽底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背离安装槽槽底的表面设有多个平行的且上下分布的多个横条,所述横条的截面呈圆形;所述太阳能板的背面设有多个沿太阳能板长度方向排布且与横条一一配合的弹性凸杆,所述弹性凸杆朝向安装槽槽底的侧壁设有与横条卡接的卡槽,所述横条横向贯穿卡槽;所述横条与卡槽的内壁相互粘接;所述太阳能板沿横条的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板相抵接。又如:CN207582752U公开了一种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幕墙,涉及玻璃幕墙
,解决了在将光伏玻璃幕墙打开一定角度前,无法判断具体哪个位置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接收相对大的光照强度以此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此使得一定数量上的光伏玻璃幕墙未得到合理利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光伏玻璃的正面设置有用于检测光线强度并转换为光线检测信号的光线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室内用于实时显示光伏玻璃所接收的光线强度值的显示管,该技术的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幕墙,使得人们能够适当的调节光伏玻璃幕墙所打开的角度,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从上述内容可知,将幕墙与太阳能结合起来的技术越来越受欢迎;但是以往的研究多关注如何提高发电量。申请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上述结合的玻璃幕墙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热量传导方面存在速率慢,效率低的问题;2)在夏季,热量的迅速增加由于不能及时排放,也会导致外层幕墙玻璃受热膨胀,产生裂纹,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这也只是单方向的吸能储能,并不能有效控制热量的输出,在夏天的时候无法有效排出热量。而上述两大问题实质上限制了太阳能玻璃幕墙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能够有效输送热量,且能控制热量传输方向,在不同的季节加以控制,做到真正节能环保,且延长了玻璃幕墙系统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幕墙系统包括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所述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形成了容纳太阳能组件(3)的空间;所述太阳能组件(3)包括太阳能板(4)、风扇元件(5);所述风扇元件(5)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太阳能板(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风扇元件;其中,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3)的上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前侧且朝向偏外,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3)的下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后侧且朝向偏内;或者,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3)的上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后侧且朝向偏内,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3)的下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前侧且朝向偏外。进一步,还包括有:外层玻璃温度传感器、内层玻璃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7)、微控制器(6);所述微控制器(6)太阳能板(4)、风扇元件(5)一同构成太阳能组件(3),即微控制器(6)也设置在所述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的空间内;外层玻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外层玻璃的外侧、内层玻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内层玻璃的内侧;所述外层玻璃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内层玻璃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6)的输出端与每个风扇元件(5)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风扇元件(5)为偶数个。进一步,所述微控制器(6)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之间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进一步,所述太阳能板(4)为太阳能薄膜。进一步,在内层玻璃上设置有空气阀;所述微控制器(6)的输出端还与内层玻璃上设置的空气阀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在内层玻璃上也设置有空气阀;所述微控制器(6)的输出端还与外层玻璃上设置的空气阀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外层玻璃为透明玻璃,内层玻璃采用半透明玻璃。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风扇元件的设置,能使得热量迅速流动,在夏天时,能有效降低幕墙系统外层玻璃的热量,防止其受热膨胀,导致破碎,引发伤人事故;(2)设置不同方向的风扇元件,夏天时朝外的风扇元件启动,将热量从外层玻璃的空气阀排出;冬天时朝内的风扇元件启动,将热量引导至通向室内的排风通道(通过内层玻璃的空气阀),为室内增加热量;(3)通过微控制器,能精确监测幕墙内外温度,以便实时调整风扇元件的功率,以及风扇元件的对于热量的引导方向。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控制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的三维设计示意图。图1-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外层玻璃1,内层玻璃2,太阳能组件3,太阳能板4,风扇元件5,微控制器6,中央处理器7。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该幕墙系统包括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在所述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上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尤其是外层玻璃上的温度传感器,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有效感知外界温度,辨别季节变化,将其及时反馈至中央处理器7。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形成了容纳太阳能组件3的空间,外层玻璃1通常为透明玻璃,内层玻璃2通常为茶色、深蓝色或者其他半透明玻璃,能起到遮光的作用;所述太阳能组件3包括太阳能板4(夹在内、外层玻璃中间)、风扇元件5及微控制器6,所述微控制器6通过激活内置轴流风扇来控制热传递,所述风扇元件5的数量为多个,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组件3的上下两侧,且所述风扇元件5在不同侧的朝向正好相反。如图2所示,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3)的上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后侧且朝向偏内,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3)的下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前侧且朝向偏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3)的上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前侧且朝向偏外,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3)的下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后侧且朝向偏内;这种设计也是可行的。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幕墙系统包括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n所述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形成了容纳太阳能组件(3)的空间;/n所述太阳能组件(3)包括太阳能板(4)、风扇元件(5);/n所述风扇元件(5)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太阳能板(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风扇元件;/n其中,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4)的上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前侧且朝向偏外,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4)的下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后侧且朝向偏内;/n或者,/n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4)的上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后侧且朝向偏内,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4)的下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前侧且朝向偏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幕墙系统包括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
所述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形成了容纳太阳能组件(3)的空间;
所述太阳能组件(3)包括太阳能板(4)、风扇元件(5);
所述风扇元件(5)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太阳能板(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风扇元件;
其中,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4)的上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前侧且朝向偏外,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4)的下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后侧且朝向偏内;
或者,
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4)的上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后侧且朝向偏内,所述设置于太阳能板(4)的下侧的风扇元件设置在太阳能板的前侧且朝向偏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控温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外层玻璃温度传感器、内层玻璃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7)、微控制器(6);
所述微控制器(6)太阳能板(4)、风扇元件(5)一同构成太阳能组件(3),即微控制器(6)也设置在所述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的空间内;
外层玻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外层玻璃的外侧、内层玻璃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内层玻璃的内侧;
所述外层玻璃温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