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与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987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与排水结构,属于室内装修技术领域,包括:卫生间地面;卫生间顶壁;设于卫生间地面的下沉式排水装置;滑动连接于卫生间顶壁上的干湿分离组件;其中,下沉式排水装置包括:开设在卫生间地面的外水槽;与外水槽侧壁相连的内水槽;以及设置在外水槽内的浮板,外水槽的槽壁两端部固设有凸块,外水槽与内水槽之间开设有横槽,外水槽以及内水槽通过横槽相互贯通,外水槽以及内水槽底部均设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与排水结构,能够有效排出洗浴空间内的洗澡水,减少积水,从而保证室内卫生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与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卫生间防水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与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家居对卫浴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家庭都希望有一个独立的洗浴空间,但由于居室卫生空间有限,只能把洗浴设施与卫生洁具置于一室。淋浴区域充分利用室内一角,将将淋浴范围采用干湿分离,清晰地划分出相对独立的洗浴空间。而在这种在淋浴区域内洗浴,地面会产生大量洗澡水,为了排出洗澡水洗浴空间需要开设排水槽以及排水管。如今卫生间内的排水槽多为开在地面上的槽道,槽道内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连通排水管,对洗浴空间进行排水。但有时候由于排水口被堵住或者排水管的排水效率不够,导致水不能及时从排水管排走,使得洗澡水会溢出洗浴空间或者在洗浴空间内堆积漫过人脚。而这些水若溢出到卫生间的其他地方,会造成卫生间比较脏乱,从而会让卫生间在后续清理中比较麻烦,不利于地面积水的顺利排出,地面容易出现积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与排水结构,能够有效排出洗浴空间内的洗澡水,减少积水,从而保证室内卫生清洁。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与排水结构,包括:卫生间地面;卫生间顶壁;设于所述卫生间地面的下沉式排水装置;滑动连接于所述卫生间顶壁上的干湿分离组件;其中,所述下沉式排水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卫生间地面的外水槽;与所述外水槽侧壁相连的内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水槽内用于限制水流的浮板组件,所述外水槽的槽壁两侧固设有凸块,所述外水槽与所述内水槽之间开设有相互贯通的横槽,所述外水槽以及所述内水槽底部均设有排水管,所述干湿分离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卫生间顶壁上的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上的移动玻璃;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玻璃一侧、且固定于所述内水槽顶部的隔断玻璃。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对卫生间的防排水结构设置两条水槽,其中一条为裸露在外的外水槽,另一条为隐藏在内的内水槽,两槽之间开设有横槽使得外水槽以及内水槽之间可以相互贯通,其中外水槽内设有浮板组件,浮板组件可以利用水的浮力浮起来,当水在外水槽内排出不够快,使得水漫延上来时,可以将浮板组件浮起,浮板组件浮起后使得横槽露出,水从横槽内排到内水槽处,进行分流排出,可以较快地排出洗浴用水,使得水体不会在洗浴空间内漫延出整个卫生间内。而设置干湿分离组件可以较好地保证洗浴空间内的水较难漫延出卫生间,而开设在顶壁上的滑轨可以较好地保证滑轨不会受到水长期侵蚀,导致移动玻璃难以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浮板组件包括:抵触在外水槽内壁上且截面呈“凹”状的套板;一端固定在所述套板内的压缩弹簧;固定在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的条板;以及与所述条板相抵触、一端在所述套板内、另一端与外水槽内壁相抵触的、且截面呈“凸”状的芯板。通过采用上述设置,浮板组件内设置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括套板、芯板、压缩弹簧以及条板,可以使得套板与芯板抵触弹性连接,套板与芯板之间可以被压缩和被弹开,使得浮板组件能够可拆卸式地安装在外水槽内。而其中浮板组件结构采用套合形式,可以较好地使得浮板组件能够通过按压进行伸缩,当洗浴用水在外水槽内漫延时,浮板组件会借助水的浮力进行浮起,随后浮板组件在外水槽内可以沿着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水经过横槽时,能够从横槽内排出到内水槽,将水体分流,双槽排出提高洗浴空间内的排水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套板靠近所述芯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芯板靠近所述套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在套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在芯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形成了相互卡合的结构,对弹性组件进行压缩,将浮板组件设置在外水槽内,当浮板组件在外水槽内时,压缩弹簧会使得芯板套板相互远离,恢复原来的宽度,恰好能够在外水槽内沿着竖直方向自由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芯开设有竖直贯通所述芯板的滑水槽。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芯板上开设有滑水槽,可以较好地增加洗浴用水进入外水槽内的速度,提高排水效率,而外水槽的排水效率不足使得水漫延时,借助水的浮力浮板会浮起,水会从横槽排出到内水槽使得可以双槽排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内水槽的顶部两侧设有挡水条,所述移动玻璃可滑动于所述挡水条之间,所述挡水条之间开设有贯穿所述内水槽的行槽。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在内水槽的顶部设置有挡水条,移动玻璃可以在挡水条之间滑动,挡水条之间开设有贯穿内水槽的行槽,使得洗浴用水可以被挡水条阻挡不会溅落到卫生间的干燥环境,而溅到移动玻璃上时可以沿着移动玻璃滑落至内水槽内,提高排水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水管端口处设有防臭排水管,所述防臭排水管包括: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尾端相平齐的排水口;以及与所述进水口尾端、所述排水口的进水端相连接的内腔。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在排水管的端口处设置有防臭排水管,防臭排水管设置有用于储存水体的内腔,进水口的尾端以及排水口的进水端相平齐,内腔内的水体可以良好的分隔开排水口以及进水口的空间,可以阻隔排水管中的异味通过排水管进入到洗浴空间,而使得室内洗浴人员感到不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卫生间地面沿着所述下沉式排水装置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卫生间地面铺设有磨砂瓷砖。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倾斜设置的下沉式排水装置可以提高水的排出效率不会使得洗浴空间有积水,而地面设有磨砂瓷砖可以增加洗浴人员在洗浴时地面的摩擦力,减少滑倒造成受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磨砂瓷砖上均匀布设有防滑条。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进一步地提高防滑效率,减少洗浴人员洗浴时发生危险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内水槽以及外水槽的排水结构,一内一外的水槽设置能够在保证洗浴空间美观的情况下,提高洗浴空间的排水效率,其中浮板组件利用水的浮力实现内水槽以及外水槽的连通,减少洗浴空间水体的堆积,而设置在顶壁上的滑轨可以减少滑轨受水体长期浸泡使得滑轨出现锈蚀,使得移动玻璃出现难以移动的状况,利用挡水条对洗浴用水进行阻隔,良好地保障水体不会溅出到卫生间内,而挡水条之间设有行槽可以将溅到移动玻璃上的水滑落到内水槽内,本技术能够较好地提高排水效率,减少室内水体堆积,保障卫生间内的卫生状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浮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卫生间地面;11、外水槽;112、凸块;12、内水槽;121、挡水条;122、行槽;131、套板;132、压缩弹簧;133、条板;134、芯板;135、第一限位块;136、第二限位块;137、滑水槽;14、排水管;141、进水口;142、排水口;143、内腔;15、磨砂瓷砖;16、防滑条;2、卫生间顶壁;21、滑轨;22、移动玻璃;23、隔断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卫生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卫生间地面(1);/n卫生间顶壁(2);/n设于所述卫生间地面(1)的下沉式排水装置;/n滑动连接于所述卫生间顶壁(2)上的干湿分离组件;/n其中,所述下沉式排水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卫生间地面(1)的外水槽(11);与所述外水槽(11)侧壁相连的内水槽(1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水槽(11)内用于限制水流的浮板组件,/n所述外水槽(11)的槽壁两侧固设有凸块(112),所述外水槽(11)与所述内水槽(12)之间开设有相互贯通的横槽,所述外水槽(11)以及所述内水槽(12)底部均设有排水管(14),/n所述干湿分离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卫生间顶壁(2)上的滑轨(2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21)上的移动玻璃(22);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玻璃(22)一侧、且固定于所述内水槽(12)顶部的隔断玻璃(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卫生间地面(1);
卫生间顶壁(2);
设于所述卫生间地面(1)的下沉式排水装置;
滑动连接于所述卫生间顶壁(2)上的干湿分离组件;
其中,所述下沉式排水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卫生间地面(1)的外水槽(11);与所述外水槽(11)侧壁相连的内水槽(1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水槽(11)内用于限制水流的浮板组件,
所述外水槽(11)的槽壁两侧固设有凸块(112),所述外水槽(11)与所述内水槽(12)之间开设有相互贯通的横槽,所述外水槽(11)以及所述内水槽(12)底部均设有排水管(14),
所述干湿分离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卫生间顶壁(2)上的滑轨(2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21)上的移动玻璃(22);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玻璃(22)一侧、且固定于所述内水槽(12)顶部的隔断玻璃(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卫生间防水与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组件包括:抵触在外水槽(11)内壁上且截面呈“凹”状的套板(131);一端固定在所述套板(131)内的压缩弹簧(132);固定在所述压缩弹簧(132)另一端的条板(133);以及与所述条板(133)相抵触、一端在所述套板(131)内、另一端与外水槽(11)内壁相抵触的、且截面呈“凸”状的芯板(1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先杨芳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通博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