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88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滑板、气筒、软管、气泡管、气管、电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壳体上开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滑板连接于壳体的内部,气筒固定连接于滑板上,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的一端穿过气筒与挡板固定连接,挡板和气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挡板远离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导杆一端转动连接有滚子,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凸轮,且凸轮和导杆配合工作,软管的一端连接于气筒内,能够通过活塞在气筒的往复运动,能够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将壳体内部的气体抽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气泡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电泳漆,也叫电泳涂料,现在还有很多人沿用“电泳漆”的称呼,而不用“电泳涂料”。随着常规喷涂的缺陷不断浮现,电泳开始变得越来越普及。电泳漆也开始不断更新换代,从阳极电泳漆到阴极电泳漆,从单组分电泳漆到双组分电泳漆,电泳漆的发展也促进了电泳涂装的发展,使更加多的产品不再使用喷涂技术而是使用电泳。电泳涂料作为一类新型的低污染、省能源、省资源、起作保护和防腐蚀性的涂料,具有涂膜平整,耐水性和耐化学性好等特点,容易实现涂装工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适合形状复杂,有边缘棱角、孔穴工件涂装,被大量应用于汽车、自动车、机电、家电等五金件的涂装,而电泳漆中的阴极电泳漆又分为环氧电泳漆、丙烯酸电泳漆和聚氨酯电泳漆;当液体倒进电泳槽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气泡,如果不对这些气泡进行处理,难免会降低阴极电泳的质量,不但工作效率低,还无法使阴极电泳完成正常的涂装,但经常在产品配件上的漆料会出现泡痕,泡痕是漆料在填充时与空气交汇导致漂浮在表层的漆料出现气泡导致的,泡痕会使得产品配件质量下降,而一般处理漆料中的气泡的装置工作效率较低,不能快速移走装置,而影响漆料的填充;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滑板、气筒、软管、气泡管、气管、电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滑板连接于壳体的内部,所述气筒固定连接于滑板上,所述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所述活塞的一端穿过气筒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和气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挡板远离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一端转动连接有滚子,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凸轮,且所述凸轮和导杆配合工作,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于气筒内,且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位于壳体的外端,所述气泡管连接于滑板的底端,且所述气泡管上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吸泡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气筒内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泡管内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于软管,所述第二单向阀连接于气管。优选的,还包括滑轨和电动伸缩杆,所述壳体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条滑动连接于滑轨。优选的,还包括搅拌轴、搅拌杆和驱动机,所述搅拌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搅拌轴均转动连接于壳体内底端,所述搅拌轴的环形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驱动机固定连接于壳体外,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以及搅拌杆上均固定连接有带轮,且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杆为相互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板、气筒、软管、气泡管、气管、电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活塞在气筒的往复运动,能够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将壳体内部的气体抽出,通过电动伸缩杆能够根据电泳漆在壳体内的页面高度进行调整滑板的高度距离,通过搅拌轴和搅拌杆的配合能够在电泳漆内进行搅拌使壳体内部的电泳漆均匀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壳体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气筒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滑板;3、电动伸缩杆;4、气泡管;5、滑轨;6、吸泡管;7、气筒;8、软管;9、气管;10、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进液管;13、出液管;14、挡板;15、弹簧;16、滑杆;17、导杆;18、滚子;19、电机;20、凸轮;21、活塞;22、搅拌杆;23、驱动机;24、皮带;25、带轮;26、搅拌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滑板2、气筒7、软管8、气泡管4、气管9、电机19、第一单向阀10和第二单向阀1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所述滑板2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气筒7固定连接于滑板2上,所述气筒7内滑动连接有活塞21,且所述活塞21的一端穿过气筒7与挡板14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4和气筒7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挡板14远离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17,所述导杆17一端转动连接有滚子18,所述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凸轮20,且所述凸轮20和导杆17配合工作,所述软管8的一端连接于气筒7内,且所述软管8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位于壳体1的外端,所述气泡管4连接于滑板2的底端,且所述气泡管4上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吸泡管6,所述气管9的一端与气筒7内连接,所述气管9的另一端与气泡管4内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0连接于软管8,所述第二单向阀11连接于气管9,通过第一单向阀10和第二单向阀11能够分别在活塞21运动时能够将气泡中气体吸附气筒7中然后通过软管8排出;还包括滑轨5和电动伸缩杆3,所述壳体1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滑轨5,所述滑板2的两端分别通过滑条滑动连接于滑轨5,通过滑轨5能够让滑板2滑动的更加稳定;还包括搅拌轴26、搅拌杆22和驱动机23,所述搅拌轴2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搅拌轴26均转动连接于壳体1内底端,所述搅拌轴26的环形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22,所述驱动机23固定连接于壳体1外,所述电机19的输出轴以及搅拌杆22上均固定连接有带轮25,且带轮25之间通过皮带24传动连接,通过搅拌杆22在电泳漆内进行搅拌使壳体1内部的电泳漆均匀混合;两个所述搅拌轴26上的搅拌杆22为相互交错设置;所述壳体1的外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工作流程:使用时,启动电机19、驱动机23和电动伸缩杆3,通过电动伸缩杆3调节滑板2在壳体1内的高度使得吸泡管6能够电泳漆表面接触;电机19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凸轮20转动,当凸轮20尖端远离导杆17时,弹簧15通过挡板14带动滑杆16向外运动,滑杆16带动活塞21在气筒7内向着靠近弹簧15的方向运动,此时通过第二单向阀11、气管9、气泡管4和吸泡管6将吸取电泳漆表面的气泡,气泡中空气通过吸泡管6吸入气筒7中,然后直至凸轮20的尖端与导杆17相抵触,且通过导杆17和挡板14对弹簧15进行压缩,此时滑杆16带动活塞21向着远离弹簧15的方向滑动,所以通过第一单向阀10和软管8将气体排出,如此往复便可将气泡处理;驱动机23的输出轴转动通过皮带24和带轮25带动两个搅拌轴26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滑板(2)、气筒(7)、软管(8)、气泡管(4)、气管(9)、电机(19)、第一单向阀(10)和第二单向阀(1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所述滑板(2)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气筒(7)固定连接于滑板(2)上,所述气筒(7)内滑动连接有活塞(21),且所述活塞(21)的一端穿过气筒(7)与挡板(14)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4)和气筒(7)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挡板(14)远离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17),所述导杆(17)一端转动连接有滚子(18),所述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凸轮(20),且所述凸轮(20)和导杆(17)配合工作,所述软管(8)的一端连接于气筒(7)内,且所述软管(8)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位于壳体(1)的外端,所述气泡管(4)连接于滑板(2)的底端,且所述气泡管(4)上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吸泡管(6),所述气管(9)的一端与气筒(7)内连接,所述气管(9)的另一端与气泡管(4)内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0)连接于软管(8),所述第二单向阀(11)连接于气管(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滑板(2)、气筒(7)、软管(8)、气泡管(4)、气管(9)、电机(19)、第一单向阀(10)和第二单向阀(1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进液管(12)和出液管(13),所述滑板(2)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气筒(7)固定连接于滑板(2)上,所述气筒(7)内滑动连接有活塞(21),且所述活塞(21)的一端穿过气筒(7)与挡板(14)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4)和气筒(7)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挡板(14)远离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17),所述导杆(17)一端转动连接有滚子(18),所述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凸轮(20),且所述凸轮(20)和导杆(17)配合工作,所述软管(8)的一端连接于气筒(7)内,且所述软管(8)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位于壳体(1)的外端,所述气泡管(4)连接于滑板(2)的底端,且所述气泡管(4)上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吸泡管(6),所述气管(9)的一端与气筒(7)内连接,所述气管(9)的另一端与气泡管(4)内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10)连接于软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丹郑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越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