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815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涉及饮用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沉淀池和过滤池,蓄水池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沉淀池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药桶,药桶的下端设置有出药口,药桶的内部盛放有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出药口插接在沉淀池的内部,过滤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超滤膜。该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通过蓄水池的设置,蓄水池通过入水口固定连接在坝体的表面,通过水库水压,使该净化处理装置具备了自然蓄水的效果,该设置简单巧妙,省去了使用水泵从水库抽水的过程,大大节省了能源,且水库水压为整个该净水处理装置提供压力和动力,使得该超滤膜的加压膜分离技术得以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用水净化
,具体为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饮用水水源地概括了提供城镇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如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医院、学校、餐饮业、旅游业等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水库、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其中,地下水的净化处理较为简单,而水库等地表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多为腐殖酸类的天然有机物,其中的低分子量部分最易与氯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的三致物质,使得水库等地表饮用水的净化处理较为困难。传统的水处理工艺是:混凝、沉淀、砂滤、消毒;该工艺对地下水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但针对水库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出水存在细菌、藻类和有机物超标以及微生物泄漏等问题,水中有机杂质、重金属无法除去,另外,水中有机杂质或腐殖酸会与氯气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三氯甲烷,不能使水库中的水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因此,需要一种针对水库等地表自然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沉淀池和过滤池,所述蓄水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池,所述蓄水池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插接在蓄水池的内部,所述沉淀池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药桶,所述药桶的下端设置有出药口,所述药桶的内部盛放有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所述出药口插接在沉淀池的内部,所述过滤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水罐,所述过滤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超滤膜。可选的,所述蓄水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蓄水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入水口。可选的,所述入水口开设在坝体的表面,所述入水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若干个。可选的,所述沉淀池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承重腿,所述承重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药桶,所述沉淀池的上表面开设有泄压孔,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可选的,所述过滤池的内部从前往后依次固定连接有砂石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砂石过滤层和超滤膜。可选的,所述蓄水池与沉淀池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闸门,所述沉淀池与过滤池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闸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通过蓄水池的设置,蓄水池通过入水口固定连接在坝体的表面,通过水库水压,使该净化处理装置具备了自然蓄水的效果,该设置简单巧妙,省去了使用水泵从水库抽水的过程,大大节省了能源,且水库水压为整个该净水处理装置提供压力和动力,使得该超滤膜的加压膜分离技术得以实现,通过臭氧发生器的作用,利用臭氧自带特性,杀死水藻和溶裂藻细胞,使死亡的藻类易于被后续工艺去除,且臭氧能与三氯甲烷发生作用,起到了帮助絮凝沉淀和中和氯化消毒的副产物的作用。2、该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通过收集槽的设置,使该过滤池具备了收集沉淀物的效果,通过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调节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的开放大小,从而根据沉淀池和过滤池的实际处理速度,对入水量进行实时调节,达到了防止过滤池堵塞的目的,通过沉淀池和过滤池的设置,使得蓄水池内的预处理水得到充分地沉淀过滤,从而使得预处理水内的分子大小达到超滤膜的过滤数值范围,为该超滤膜的过滤提供了可行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过滤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沉淀池和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水池;2、沉淀池;3、过滤池;4、臭氧发生器;5、管道;6、药桶;7、出药口;8、集水罐;9、超滤膜;10、滤网;11、入水口;12、坝体;13、支撑柱;14、承重腿;15、泄压孔;16、收集槽;17、砂石过滤层;18、活性炭过滤层;19、第一闸门;20、第二闸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1,沉淀池2和过滤池3,通过沉淀池2和过滤池3的设置,使得蓄水池1内的预处理水得到充分地沉淀过滤,从而使得预处理水内的分子大小达到超滤膜9的过滤数值范围,为该超滤膜9的过滤提供了可行性,蓄水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10,蓄水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入水口11,入水口11开设在坝体12的表面,通过蓄水池1的设置,蓄水池1通过入水口11固定连接在坝体12的表面,通过水库水压,使该净化处理装置具备了自然蓄水的效果,该设置简单巧妙,省去了使用水泵从水库抽水的过程,大大节省了能源,且水库水压为整个该净水处理装置提供压力和动力,使得该超滤膜9的加压膜分离技术得以实现,入水口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数量为若干个,沉淀池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承重腿14,承重腿1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药桶6,沉淀池2的上表面开设有泄压孔15,沉淀池2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16,通过收集槽16的设置,使该过滤池3具备了收集沉淀物的效果,过滤池3的内部从前往后依次固定连接有砂石过滤层17和活性炭过滤层18,活性炭过滤层18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砂石过滤层17和超滤膜9,蓄水池1与沉淀池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闸门19,沉淀池2与过滤池3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闸门20,通过第一闸门19和第二闸门20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调节第一闸门19和第二闸门20的开放大小,从而根据沉淀池2和过滤池3的实际处理速度,对入水量进行实时调节,达到了防止过滤池3堵塞的目的,蓄水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沉淀池2,沉淀池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池3,蓄水池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4,通过臭氧发生器4的作用,利用臭氧自带特性,杀死水藻和溶裂藻细胞,使死亡的藻类易于被后续工艺去除,起到了中和氯化消毒的副产物和帮助絮凝沉淀的作用,臭氧发生器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管道5,管道5的一端插接在蓄水池1的内部,沉淀池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药桶6,药桶6的下端设置有出药口7,药桶6的内部盛放有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出药口7插接在沉淀池2的内部,过滤池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水罐8,过滤池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超滤膜9。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使用时,水库水压为整个该净水处理装置提供压力和动力,使得该超滤膜9的加压膜分离技术得以实现,在水库水压的作用下,预处理水首先进入蓄水池1的内部,利用臭氧发生器4产生的臭氧通过管道5进入蓄水池1的内部,充分与预处理水相融合,使预处理水内部的水藻死亡分解,之后打开第一闸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1),沉淀池(2)和过滤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池(3),所述蓄水池(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4),所述臭氧发生器(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管道(5),所述管道(5)的一端插接在蓄水池(1)的内部,所述沉淀池(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药桶(6),所述药桶(6)的下端设置有出药口(7),所述药桶(6)的内部盛放有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所述出药口(7)插接在沉淀池(2)的内部,所述过滤池(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水罐(8),所述过滤池(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超滤膜(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1),沉淀池(2)和过滤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池(3),所述蓄水池(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4),所述臭氧发生器(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管道(5),所述管道(5)的一端插接在蓄水池(1)的内部,所述沉淀池(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药桶(6),所述药桶(6)的下端设置有出药口(7),所述药桶(6)的内部盛放有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所述出药口(7)插接在沉淀池(2)的内部,所述过滤池(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水罐(8),所述过滤池(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超滤膜(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10),所述蓄水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入水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库饮用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磊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裕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