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下机大流量即时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0809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下机大流量即时加热系统,涉及到一种即时加热系统,包括过滤系统、储能换热模块、集成加热系统,第一水管的进水口与过滤系统连接,第一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与第一分流管的进水口、第二分流管的进水口和第三分流管的进水口连接,第一分流管的出水口与储能换热模块连接,储能换热模块通过第二水管与集成加热系统连接,第二分流管的出水口与集成加热系统连接连接,储能换热模块包括罐体、发热底盘、盘管、温度探头和液位检测器,发热底盘设置在罐体的下端,盘管设置在罐体的内部,温度探头和液位检测器均设置在罐体的上侧内壁上,罐体的上端设有排气口、盘管进水口和盘管出水口。节省水资源、取水效率高。

A large flow instant heating system for kitche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下机大流量即时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即时加热系统,尤其涉及到一种厨下机大流量即时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热水饮水设备通常采用热胆或水箱式加热,由于存在热量散失问题,在长时间待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对热胆或水箱内的水进行重复烧开,一方面能耗大,易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水箱的存在,还有可能导致二次污染,造成水质的安全隐患。新一代的加热采用大功率即时加热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储水容器带来的能耗浪费及安全隐患,但是受加热总功率的限制,导致即时加热得到的水流量较小,通常只有350ml/min左右,到了冬天的时候,原水温度降低会导致出水流量进一步减小,取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下机大流量即时加热系统,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厨下机大流量即时加热系统,包括过滤系统、储能换热模块、集成加热系统、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第三分流管;所述第一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下机大流量即时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系统、储能换热模块、集成加热系统、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第三分流管;/n所述第一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流管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分流管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三分流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储能换热模块连接,所述储能换热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集成加热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管的出水口与所述集成加热系统连接连接;/n所述储能换热模块包括罐体、发热底盘、盘管、温度探头和液位检测器,所述发热底盘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端,所述盘管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温度探头和所述液位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下机大流量即时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系统、储能换热模块、集成加热系统、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第三分流管;
所述第一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流管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分流管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三分流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储能换热模块连接,所述储能换热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集成加热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管的出水口与所述集成加热系统连接连接;
所述储能换热模块包括罐体、发热底盘、盘管、温度探头和液位检测器,所述发热底盘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端,所述盘管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温度探头和所述液位检测器均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排气口、盘管进水口和盘管出水口,其中,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盘管进水口连接所述盘管的一端,所述盘管出水口连接所述盘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盘管进水口连接,所述盘管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集成加热系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下机大流量即时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换热模块还包括补液口,所述补液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端,且所述补液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下机大流量即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菲曾华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