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的废水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807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的废水利用装置,包括过滤池、与过滤池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的沉降池、与沉降池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的储水池,过滤池上设置有进水管;过滤池内设置有与其底面平行的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的四周均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挡板,挡板的高端与过滤池的侧壁抵接;第一过滤板通过驱动组件沿着所述过滤池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过滤池端面上的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轴固定的丝杆,丝杆与过滤网垂直且与过滤网螺纹连接;过滤池底面固定有与其垂直的套管,丝杆穿过套管,套管上端周向固定有挡圈,过滤池的上端侧壁上铰接有箱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方便清理过滤网,实现工地废水与污泥的分流,具有节约水资源,保证水稳定排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的废水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的废水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建筑施工在全国大规模展开,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当地河流,将对当地地表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破坏当地水源,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合理地循环利用废水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解决工地用水危机,同时这项以实现绿色建筑为目标的关键技术必将引起相关行业的重视,使工地开源节流成为构建和谐施工、绿色建筑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公告号为CN2066351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建筑工地用废水再利用装置,包括沉淀池、分解池和存水池,沉淀池和分解池内部贯穿有导水管,分解池和存水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沉降池上端设有进水管,其底端连通有排污管,沉淀池内通过支撑杆固定有过滤网,废水经过沉淀池的沉淀进入分解池中,处理好的水进入存水池中备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地范围内废水的再利用,但是由于工地环境较差,废水中混杂太多的污泥,会出现水和污泥分流不及时,堵塞过滤网,影响过滤网的过滤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的废水利用装置,包括过滤池(1)、与过滤池(1)通过第一连接管(61)连通的沉降池(2)、与沉降池(2)通过第二连接管(62)连通的储水池(3),所述过滤池(1)上端设置有进水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内设置有与其底面平行的第一过滤板(4),所述第一过滤板(4)的四周均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挡板(41),所述挡板(41)的高端与所述过滤池(1)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过滤板(4)通过驱动组件(5)沿着所述过滤池(1)升降,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在过滤池(1)端面上的电机(51)以及与电机(51)的输出轴固定的丝杆(52),所述丝杆(52)与所述第一过滤板(4)垂直且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的废水利用装置,包括过滤池(1)、与过滤池(1)通过第一连接管(61)连通的沉降池(2)、与沉降池(2)通过第二连接管(62)连通的储水池(3),所述过滤池(1)上端设置有进水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内设置有与其底面平行的第一过滤板(4),所述第一过滤板(4)的四周均固定有倾斜设置的挡板(41),所述挡板(41)的高端与所述过滤池(1)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过滤板(4)通过驱动组件(5)沿着所述过滤池(1)升降,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在过滤池(1)端面上的电机(51)以及与电机(51)的输出轴固定的丝杆(52),所述丝杆(52)与所述第一过滤板(4)垂直且与所述第一过滤板(4)螺纹连接,所述丝杆(52)一端与所述过滤池(1)的上端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滤池(1)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过滤池(1)底面固定有与其垂直的套管(53),所述丝杆(52)穿过所述套管(53),所述套管(53)上端周向固定有挡圈(531),所述过滤池(1)的上端侧壁上铰接有箱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的废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3)中填充有吸水树脂(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的废水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1)延伸至所述过滤池(1)的一端连通有水平的引水管(12),所述引水管(12)的长度方向均匀固定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支管(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弘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