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80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其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效率较差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外胆、内胆、顶盖、曝气机,外胆上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连通到内胆中,内胆设于外胆中,曝气机固定于顶盖上,内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圆柱形台面、锥形体和圆柱体,圆柱体底端设有限位导流面,限位导流面沿圆柱体倾斜向内设置,限位导流面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导流槽,各个导流槽之间经凸缘分隔,凸缘的前端面与限位导流面平行设置;外胆底部设有吸泥盘,吸泥盘的出口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的出口穿过外胆上部至外胆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An ultramicro power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就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的产量也在逐渐增加。现有技术采用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中污泥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设备由外壳、内胆和曝气机组成,外壳和内胆间隙形成沉淀池,污水由上端进水管,经曝气机进行曝气处理后,通过内胆下部导流槽进入沉淀池,然而现有技术中,内胆下部的导流槽与外壳配合处缝隙过大,导致沉淀池中污泥再次进入内胆中,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效率;且沉淀池中污泥排出方式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效率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效率较高的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为此,本技术包括外胆、内胆、顶盖、曝气机,外胆上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外胆、内胆、顶盖、曝气机,所述外胆上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到内胆中,所述内胆设于外胆中,所述曝气机固定于顶盖上,所述内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圆柱形台面、锥形体和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底端设有限位导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流面沿圆柱体倾斜向内设置,所述限位导流面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导流槽,所述各个导流槽之间经凸缘分隔,所述凸缘的前端面与限位导流面平行设置;所述外胆底部设有吸泥盘,所述吸泥盘的出口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出口穿过外胆上部至外胆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外胆、内胆、顶盖、曝气机,所述外胆上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到内胆中,所述内胆设于外胆中,所述曝气机固定于顶盖上,所述内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圆柱形台面、锥形体和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底端设有限位导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流面沿圆柱体倾斜向内设置,所述限位导流面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导流槽,所述各个导流槽之间经凸缘分隔,所述凸缘的前端面与限位导流面平行设置;所述外胆底部设有吸泥盘,所述吸泥盘的出口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出口穿过外胆上部至外胆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底端设有沿前端面倾斜向内设置的底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洪阳宋宗怡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鸿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