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催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802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催化装置,包括:进水口、进气管、气液缓冲区、与气液缓冲区相连的微孔曝气区、与微孔曝气区相连的催化反应区和与催化反应区相连通的尾气吸收区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与气液缓冲区连接的主进气管和由装置外向催化反应区内延伸的增压进气管,所述的催化反应区中间设置与增压进气管配合的导流筒;所述微孔曝气区设置微米孔道曝气板,所述微米孔道曝气板的孔道尺寸沿外周至中心的径向逐渐减小,与所述导流筒和增压进气管配合形成上升区、下降区、平流Ⅰ区和平流Ⅱ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米孔道曝气板设置,与导流筒和增压进气管配合使用时,能够使气液固三相充分循环,有效提高处理效率。

An ozone catalyt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催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臭氧催化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是一种高效的强氧化剂,因反应具有广谱性且反应过程温和,在废水处理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作为高级氧化技术之一,能够极大地降低臭氧氧化过程的选择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和臭氧的利用率,在难降解废水深度降解领域具有很广泛的运用。催化臭氧氧化是利用臭氧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更多的有强氧化能力的中间产物如羟基自由基氧化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这些中间产物氧化能力极强,反应无选择性,能快速氧化分解臭氧无法氧化的高稳定性、难降解的有机物,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臭氧氧化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882866A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氧水协同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废水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负载型臭氧催化氧化非均相催化剂后,加入双氧水溶液混合;b、将臭氧通过反应器底部的微孔钛板以微气泡形式均匀通入反应器中,进行处理废水反应。该专利技术公开的双氧水协同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方法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对废水进行强催化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200)、气液缓冲区(300)、与气液缓冲区(300)相连的微孔曝气区(400)、与微孔曝气区(400)相连的催化反应区(500);所述进气管(200)包括与气液缓冲区(300)连接的主进气管(210)和由装置外向催化反应区(500)内延伸的增压进气管(220),所述催化反应区(500)中间设置与增压进气管(220)配合的导流筒(510);所述微孔曝气区(400)设置微米孔道曝气板(410),所述微米孔道曝气板(410)的孔道尺寸沿外周至中心的径向逐渐减小,与所述导流筒(510)和增压进气管(220)配合形成上升区(530)、下降区(540)、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200)、气液缓冲区(300)、与气液缓冲区(300)相连的微孔曝气区(400)、与微孔曝气区(400)相连的催化反应区(500);所述进气管(200)包括与气液缓冲区(300)连接的主进气管(210)和由装置外向催化反应区(500)内延伸的增压进气管(220),所述催化反应区(500)中间设置与增压进气管(220)配合的导流筒(510);所述微孔曝气区(400)设置微米孔道曝气板(410),所述微米孔道曝气板(410)的孔道尺寸沿外周至中心的径向逐渐减小,与所述导流筒(510)和增压进气管(220)配合形成上升区(530)、下降区(540)、平流Ⅰ区(551)和平流Ⅱ区(5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孔道曝气板(410)的孔道尺寸为从外周至中心线性减小或阶梯式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减小为:微米孔道曝气板(410)与导流筒(510)相对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为林张威王林刚王津南李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