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纠偏导辊及纠偏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0732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纠偏导辊及纠偏涂布装置,其中纠偏导辊包括中空的导辊本体及两个导轮机构,两个导轮机构的主体分别设置于导辊本体内部左右两端,每个导轮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设置于驱动组件上的两个球冠状的导轮,两个球冠状导轮的底面相对且间隔地设置,组成一个大致呈球状的导轮组;驱动组件驱动整个导轮组转动,驱动组件还驱动球冠状导轮转动,驱动组件的受控端伸出导辊本体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纠偏涂布装置采用所述纠偏导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辊的滚动完成涂布牵引、倒带;通过导辊的横向移动完成错位调节,解决斑马涂布正反面错位问题;通过导辊的错位移动调整辊轮左右两边集流体张力,解决集流体张力不均引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纠偏导辊及纠偏涂布装置
本技术涉及涂布设备
,具体涉及电池极片等类似物涂布过程中用到的纠偏导辊及纠偏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涂布技术在很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例如,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工艺是将匀好的活性物质浆料均匀的涂覆到集流体上,然后再经烘箱对涂覆区进行干燥。其中,在斑马涂布大规模应用的现阶段,正反面对齐度以及集流体张力不均引起的涂布起皱、跑偏的问题比较常见。公告号为CN20555075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涂布模头横向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通过对涂布模头的横向移动,实现了斑马涂布的正反面对齐精度≤0.5mm,但此专利技术只能解决斑马涂布正反面对齐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调整纠偏导辊的方式调整集流体的位置而实现对齐、纠正功能,但是现有的纠偏导辊控制方式不够灵活和及时,还是会造成大量的集流体以及浆料的浪费,而且收卷处也会相应产生接头,从而影响涂布优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纠偏导辊,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控制,具有更加灵活的纠偏功能。本技术的第一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纠偏导辊,包括中空的导辊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导轮机构,两个导轮机构的主体分别设置于导辊本体内部左右两端,每个导轮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设置于驱动组件上的两个球冠状的导轮,两个球冠状导轮的底面相对且间隔地设置,组成一个大致呈球状的导轮组;驱动组件驱动整个导轮组转动,驱动组件还驱动球冠状导轮转动,驱动组件的受控端伸出导辊本体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纠偏导辊,包括中空的导辊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导轮机构,两个导轮机构的主体分别设置于导辊本体内部左右两端,每个导轮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设置于驱动组件上的两个球冠状的导轮,两个球冠状导轮的底面相对且间隔地设置,组成一个大致呈球状的导轮组;驱动组件驱动整个导轮组转动,驱动组件还驱动球冠状导轮转动,驱动组件的受控端伸出导辊本体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T型支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第一轴承套设于T型支架的主臂上,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分别套设于T型支架的两个支臂上;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在T型支架的三臂结合处分别设置有齿轮,第一轴承上的齿轮与第二轴承的齿轮构成垂直啮合的齿轮副,第一轴承上的齿轮与第三轴承的齿轮构成垂直啮合的齿轮副;所述两个球冠状导轮的底面中央均开设有装配孔,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分别通过一个套环与一个球冠状导轮底面的装配孔固定连接;所述T型支架的主臂及第一轴承作为驱动组件的受控端伸出导辊本体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纠偏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本体中部为筒状,两端为与所述导轮组的外形适应的半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纠偏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两排周向条孔,每排周向条孔沿轴向整齐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纠偏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轴向条孔,两个轴向条孔将所述两排周向条孔隔开。


6.一种纠偏涂布装置,包括顺序布置的放卷机构、放卷导辊组、涂布机构、烘干机构、收卷导辊组及收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放卷导辊组和收卷导辊组分别包括若干纠偏导辊;至少部分的纠偏导辊采用如下结构:包括中空的导辊本体及两个导轮机构,两个导轮机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龙伏士勇蔡惠群
申请(专利权)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