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卸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铲斗卸煤装置。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破煤机构,与破煤机构所在的支撑块一侧相反的一侧面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尾部与铲斗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与支撑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不同工况下更换不同的支撑块,无需更换整个卸煤装置;通过在支撑块上设置破煤机构,能够使煤对设备的阻力相应的减少,从而便于设备插入煤堆中进行铲煤,避免了大量阻力影响设备铲煤的状况,解决了铲煤过程中阻力影响卸煤效率的问题,实现了便捷卸煤的目的,大大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铲斗卸煤装置
本技术涉及卸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铲斗卸煤装置。
技术介绍
铲斗指安装在挖掘机上使用的铲斗,也叫挖斗,按工作方式分为反铲铲斗和正铲铲斗,一般常用的是反铲铲斗,铲斗属结构件类产品,由齿座板、底板、边板、墙板、挂耳板、背板、斗耳板、斗耳套、斗齿、齿座、护板或斗角等零配件组成,所以焊接是铲斗最关键的制作工序,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铲斗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寿命。在卸煤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挖掘机及铲斗。目前在对大型货车卸煤时,挖掘机的体型较大,正常操作施展不开,无法进行正常的铲煤操作,因为现有挖掘机的卸煤装置体积过于庞大,货车卸煤时大多都是先打开阀门自然泄漏,然后在把剩余的煤卸运出来,这样就导致现有的挖掘机无法正常的卸煤,剩余的煤只能使用人力去卸运,费时费力,从而就大大减少了铲煤的效率,拖延的工期,增加了相应的人力成本。因此,现急需一种新型的铲斗卸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卸煤时铲斗使用不便利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改进的铲斗卸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铲斗卸煤装置,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破煤机构,与破煤机构所在的支撑块一侧相反的一侧面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尾部与铲斗连接;所述的破煤机构为带有顶尖的插入杆结构,插入杆的顶尖朝向煤源,插入杆尾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上,利用顶尖的作用减小插入杆进入煤堆的阻力,破煤机构快速打破煤堆进行卸煤;所述的破煤机构包括:插入块,所述插入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顺滑层;所述插入块的形状为锥形,通过插入块和顺滑层的相互配合使煤对设备的阻力相应的减少,从而便于设备插入煤堆中进行铲煤,避免大量阻力影响设备铲煤,解决了铲煤过程中阻力影响卸煤效率的问题,实现了便捷卸煤的目的,大大提高实用性;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与支撑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式;所述的支撑块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顶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底部开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形状与连接板相匹配;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接腔配合设置并通过固定螺栓在连接板上;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的固定螺栓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螺栓的大小及形状均相同;确保对连接板与支撑杆稳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与铲斗连接的一端内插设有锁紧螺丝,所述锁紧螺丝的下端贯穿连接杆并延伸至铲斗内,所述锁紧螺丝与铲斗、连接杆均为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下端与铲斗的上端相抵;用以提高连接杆与铲斗之间的稳固性;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能够使套筒可以自由转动,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铲煤板,从而铲煤板利用连接柱和套筒的相互配合设置可以进行左右的摆动,所述铲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块,所述铲煤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受力块,能够对左右摆动的铲煤板进行阻挡,在进入煤堆过程中铲煤板受到煤的阻力向受力块的方向摆动,受力块可以对铲煤板进行阻挡,在设备从煤中抽出时,煤对铲煤板又产生了一个阻力,从而铲煤板向稳定块的方向摆动,这时稳定块可以对铲煤板进行有效的阻挡,确保铲煤板能够有效的铲煤,进而设备利用铲煤板、稳定块和受力块的相互配合设置,实现了高效高质量卸煤的目的;所述铲煤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铲煤板的大小及形状均相同;便于进行大量卸煤的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的连接杆与支撑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不同工况下更换不同的支撑块,无需更换整个卸煤装置;2、通过在支撑块上设置破煤机构,能够使煤对设备的阻力相应的减少,从而便于设备插入煤堆中进行铲煤,避免了大量阻力影响设备铲煤的状况,解决了铲煤过程中阻力影响卸煤效率的问题,实现了便捷卸煤的目的,大大提高实用性。3、通过在支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能够使套筒可以自由转动,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铲煤板,从而铲煤板利用连接柱和套筒的相互配合设置可以进行左右的摆动,铲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块,铲煤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受力块,能够对左右摆动的铲煤板进行阻挡,在进入煤堆过程中铲煤板受到煤的阻力向受力块的方向摆动,受力块可以对铲煤板进行阻挡,在设备从煤中抽出时,煤对铲煤板又产生了一个阻力,从而铲煤板向稳定块的方向摆动,这时稳定块可以对铲煤板进行有效的阻挡,确保铲煤板能够有效的铲煤,进而设备利用铲煤板、稳定块和受力块的相互配合设置,可以对煤进行大量的卸出,实现了高效高质量卸煤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破煤机构采用插入块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块;2、连接柱;3、套筒;4、铲煤板;5、稳定块;6、受力块;7、连接板;8、螺纹孔;9、插入块;9-1、插入杆;10、顺滑层;11、连接腔;12、支撑杆;13、固定螺栓;14、连接杆;15、铲斗、16、锁紧螺丝;17、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改进的铲斗卸煤装置,包括:支撑块1,所述支撑块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破煤机构,与破煤机构所在的支撑块1一侧相反的一侧面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尾部与铲斗15连接;所述的破煤机构为带有顶尖的插入杆9-1结构,插入杆9-1的顶尖朝向煤源,插入杆9-1尾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1上,利用顶尖的作用减小插入杆9-1进入煤堆的阻力,破煤机构快速打破煤堆进行卸煤;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14与支撑块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式;所述的支撑块1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8;所述连接板7顶端设置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一端底部开设有连接腔11,所述连接腔11形状与连接板7相匹配;所述支撑杆12通过连接腔11配合设置并通过固定螺栓13在连接板7上;所述的支撑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4上;所述的固定螺栓1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螺栓13的大小及形状均相同;确保对连接板7与支撑杆12稳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14与铲斗15连接的一端内插设有锁紧螺丝16,所述锁紧螺丝16的下端贯穿连接杆14并延伸至铲斗15内,所述锁紧螺丝16与铲斗15、连接杆14均为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杆14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7,所述橡胶垫17的下端与铲斗15的上端相抵;用以提高连接杆14与铲斗15之间的稳固性;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3,能够使套筒3可以自由转动,所述套筒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铲斗卸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破煤机构,与破煤机构所在的支撑块一侧相反的一侧面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尾部与铲斗连接;所述的破煤机构为带有顶尖的插入杆结构,插入杆的顶尖朝向煤源,插入杆尾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铲斗卸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破煤机构,与破煤机构所在的支撑块一侧相反的一侧面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尾部与铲斗连接;所述的破煤机构为带有顶尖的插入杆结构,插入杆的顶尖朝向煤源,插入杆尾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上。
2.一种改进的铲斗卸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破煤机构,与破煤机构所在的支撑块一侧相反的一侧面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尾部与铲斗连接;所述的破煤机构包括:插入块,所述插入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顺滑层;所述插入块的形状为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铲斗卸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与支撑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式;所述的支撑块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顶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底部开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形状与连接板相匹配;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接腔配合设置并通过固定螺栓在连接板上;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东,孙亮,牟中元,王博,王立志,鲁未来,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春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