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642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包括瓶体、瓶盖和电致显示屏,瓶体的上端为瓶口部,瓶盖设置于瓶口部上,瓶体的内部为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内腔中存放有瓶装疫苗,电致显示屏设置于瓶盖上,瓶盖或瓶体上设置有对电致显示屏供电的电源,瓶盖开启后电源对电致显示屏供电,电致显示屏通电后显示防伪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瓶盖从瓶体上拧下时,会触发瓶盖上的电致显示屏显示出防伪码(二维码),通过扫描防伪码对疫苗的防伪验证,杜绝了假疫苗、不合格疫苗流入医疗系统,从根本上杜绝了假疫苗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伪功能且可避免疫苗误用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疫苗接种是传播类疾病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式,疫苗是否由正规厂家生产,以及注射的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均关系着疫苗注射的安全性。譬如国内长生生物的疫苗造假事件,宿迁市妇幼保健所从不具经营资格的销售商中购进6千支婴儿疫苗,2005年安徽泗县大庄镇组织多名乡村医生,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对该镇2千多名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导致1名6岁学生死亡的事件,2009年广西来宾为5岁男童注射开水兑药制成的假疫苗导致其死亡的事件,……。由此可见,假疫苗、疫苗的不规范管理、疫苗的不规范注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疫苗医疗事故,对于疫苗的真伪或疫苗是否由具备资质的正规厂家生产,有时候是销售商或医院的购药人员所不能识别的,对于注射了有问题的疫苗,也极有可能是医院的管理疏忽,导致注射了过期或防疫疾病类型不对的疫苗造成的,因此,十分有必要从源头上杜绝假疫苗的流入,从注射环节由患者家属对注射的疫苗信息进行确认,以最大限度地杜绝假疫苗的流入和注射环节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本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包括瓶体、瓶盖和电致显示屏,瓶体的上端为瓶口部,瓶盖设置于瓶口部上,瓶体的内部为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内腔中存放有瓶装疫苗,电致显示屏设置于瓶盖上,瓶盖或瓶体上设置有对电致显示屏供电的电源,瓶盖开启后电源对电致显示屏供电,电致显示屏通电后显示防伪信息。本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所述瓶盖的内部设置有内筒,内筒相对于瓶盖可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电源固定于内筒上,内筒的上端设置有两个下导电片,瓶盖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与下导电片相配合的上导电片,两上导电片分别与电致显示屏的供电端相连接,电源的输出经导线与两下导电片相连接;内筒与瓶口部通过螺纹相连接,瓶盖打开后,内筒转动至两下导电片分别与两上导电片接触的位置。本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所述瓶盖的内壁上固定有对内筒限位的限位环。本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所述瓶盖下沿的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凸块,瓶体上靠近瓶口部的部位开设有容纳凸块的凹槽。本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所述瓶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对瓶装疫苗进行固定的限位块。本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所述电致显示屏所显示的防伪信息为二维码、条形码、数字和/字符组合、商标或图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通过将瓶装疫苗放置于由瓶体、瓶盖、电致显示屏和电源组成的二次封装结构中,疫苗注射时,将瓶盖从瓶体上拧下时,会触发瓶盖上的电致显示屏显示出防伪码(二维码),通过扫描防伪码,即可打开对疫苗进行说明的网页,实现了对疫苗的防伪验证,由于瓶盖打开后即被破坏,不可重新利用,杜绝了假疫苗、不合格疫苗流入医疗系统,从根本上杜绝了假疫苗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第1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1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2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电致显示屏所显示的防伪信息为二维码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疫苗防伪验证系统的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中利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后所打开网页的示意图。图中:1瓶体,2瓶盖,3内筒,4瓶口部,5电致显示屏,6电源,7内腔,8瓶装疫苗,9凸块,10凹槽,11导线,12上导电片,13下导电片,14限位块,15限位环,16二维码,17疫苗监控服务器,18通信基站,19智能手机,20GPRS无线网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给出了本技术中第1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的主视图和剖视图,所示的瓶装疫苗的二次封装结构由瓶体1、瓶盖2、电致显示屏5和电源6组成,瓶体1的内部为圆柱形内腔7,内腔7用于存储瓶装疫苗8。瓶体1的上端为瓶口部4,瓶盖2设置于瓶口部4上,用于对放入内腔7中的瓶装疫苗8进行密封。电致显示屏5设置于瓶盖2上,电致显示屏5用于显示防伪信息,电源6设置于瓶体1或瓶盖2上,电源6对电致显示屏5进行供电。通常状态下,电源6对电致显示屏5是不供电的,只有当瓶盖2从瓶体1上卸下后,电源6才对其供电,通电后的电致显示屏5用于显示防伪信息;如采用专利号为2019103902787、技术名称为“一种嵌入显示屏的封装结构”专利中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电源6对电致显示屏5的供电。电致显示屏5所示显示的防伪信息为二维码、条形码、数字和/字符组合、商标或图案,优选为二维码,如图4所示,给出了本技术中电致显示屏所显示的防伪信息为二维码的示意图,选用二维码作为防伪信息时,验证人员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再次验证。由于通电后可进行二维码显示的电致显示屏5基本是无法被仿制的,再加上扫描二维码进行二次验证,这就使得本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基本可实现疫苗的绝对防伪,避免了假疫苗、不合格疫苗或过期疫苗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疫苗医疗事故的出现。为了实现瓶盖2开启后,电源6可对电致显示屏5供电,如图2所示,瓶盖2的内部设置有内筒3,内筒3可相对于瓶盖2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内筒3与瓶口部4螺纹连接。电源6固定于内筒3上,内筒3的上端固定有2个下导电片13,电源6的正负极经导线11与两下导电片13分别相连接。瓶盖2的下壁上设置有2个上导电片12,两上导电片12分别与电致显示屏5的正、负供电端相连接。为了保证内筒3在瓶盖2中转动,所示瓶盖2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内筒3进行限位的限位环15。当瓶盖2和内筒3一起装到瓶体1的瓶口部4上后,两下导电片13与两上导电片12处于不相接触的状态,此时电源6对电致显示屏5不供电;当瓶盖2和内筒3从瓶口部4上拧下后,由于内筒3进行了一定角度的转动,使得两下导电片13与两上导电片12相接触,此时,电源6对电致显示屏5供电,通电后的电致显示屏5显示出防伪信息。为了实现瓶体1和瓶盖2组成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仅可使用一次,所示瓶盖2下沿的四周设置有1个或1个以上(图中为4个)的凸块9,瓶口部4下方的瓶体1上开设有容纳凸块9的凹槽10,这样,当将瓶盖2和内筒3从瓶口部4上拧下后,凸块9就发生了破坏,使得本技术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仅可使用一次。由于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瓶装疫苗8的外形尺寸不一样,为了保证瓶装疫苗8在内腔7中的牢固固定,所示内腔7中设置有填充在瓶装疫苗8与瓶体1内壁之间的限位块14,以避免瓶装疫苗8在内腔7中发生晃动。如图3所示,给出了本技术中第2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与第1种结构相同,只是所存放的瓶装疫苗8的尺寸和形状不同,在实际使用时,应根据瓶装疫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包括瓶体(1)、瓶盖(2)和电致显示屏(5),瓶体的上端为瓶口部(4),瓶盖设置于瓶口部上,瓶体(1)的内部为内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内腔中存放有瓶装疫苗(8),电致显示屏(5)设置于瓶盖(2)上,瓶盖或瓶体上设置有对电致显示屏(5)供电的电源(6),瓶盖开启后电源对电致显示屏供电,电致显示屏通电后显示防伪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包括瓶体(1)、瓶盖(2)和电致显示屏(5),瓶体的上端为瓶口部(4),瓶盖设置于瓶口部上,瓶体(1)的内部为内腔(7);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内腔中存放有瓶装疫苗(8),电致显示屏(5)设置于瓶盖(2)上,瓶盖或瓶体上设置有对电致显示屏(5)供电的电源(6),瓶盖开启后电源对电致显示屏供电,电致显示屏通电后显示防伪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装疫苗二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内部设置有内筒(3),内筒相对于瓶盖可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电源(6)固定于内筒上,内筒的上端设置有两个下导电片(13),瓶盖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与下导电片相配合的上导电片(12),两上导电片分别与电致显示屏(5)的供电端相连接,电源的输出经导线(11)与两下导电片相连接;内筒(3)与瓶口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爱民杜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嘉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