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系统中的拷贝源至目标管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049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4
可以在源送出操作之前选择性地和抢先采取拷贝源至目标操作。在另一方面,逻辑检测包括对时间点拷贝源的大块写入的顺序写入。作为响应,开始相关联的时间点拷贝目标上的送出任务,其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步幅对准的拷贝源至目标操作,该操作与目标的步幅对准地将未修改的数据从时间点拷贝源拷贝到时间点拷贝目标。结果,当写入操作的写入数据被送出到时间点拷贝源时,这样的源送出不需要等待拷贝源至目标操作,因为它们已经被执行。另外,拷贝源至目标操作可以相对于时间点拷贝目标的步幅边界步幅对准。取决于特定应用,可实现其他特征和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数据存储系统中的拷贝源至目标管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数据存储系统中的拷贝源至目标管理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数据存储系统(特别是企业级的)通常被设计成用于提供高级别冗余以便降低在数据存储系统的组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数据丢失的风险。因此,数据的多个副本经常存储在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系统上。因此,来自主机的有待存储在数据存储系统中的数据通常被定向到本地站点处的主数据存储系统的主设备,并且然后被复制到辅助数据存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这些辅助数据存储系统可以是地理上远离主数据存储系统的系统。一个主设备可以具有多个辅助关系,其中定向到主设备的数据被复制到多个辅助设备。存储控制器可以控制可以包括硬盘、磁带等的多个存储设备。高速缓存也可由存储控制器维护,其中高速缓存可包括与某些其他存储设备(诸如硬盘、磁带等)相比更快地可访问的高速存储。然而,相比于由存储控制器控制的某些其他存储设备(诸如硬盘等)的存储容量,高速缓存的存储容量的总量可能相对较小。高速缓存可以包括可以以不同方式彼此互操作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非易失性存储设备(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法,包括:/n将时间点拷贝源的已修改的数据集写入到高速缓存,其中所述已修改的数据集相对于所述时间点拷贝源中的未修改的数据集被修改;/n确定是否存在针对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并且/n响应于确定存在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抢先地和选择性地发起拷贝源至目标操作,其包括:/n读取所述时间点拷贝源以获得包括所述未修改的数据集的读取数据;并且/n将所述未修改的数据集写入到时间点拷贝目标;并且/n发起对高速缓存的扫描以识别高速缓存中要送出到存储装置的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4 US 15/842,8561.一种方法,包括:
将时间点拷贝源的已修改的数据集写入到高速缓存,其中所述已修改的数据集相对于所述时间点拷贝源中的未修改的数据集被修改;
确定是否存在针对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并且
响应于确定存在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抢先地和选择性地发起拷贝源至目标操作,其包括:
读取所述时间点拷贝源以获得包括所述未修改的数据集的读取数据;并且
将所述未修改的数据集写入到时间点拷贝目标;并且
发起对高速缓存的扫描以识别高速缓存中要送出到存储装置的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是否存在针对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包括,确定针对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在发起高速缓存的安全数据提交扫描以识别高速缓存中要送出到存储装置的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之前的一段时间间隔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是否存在针对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包括,根据从所述时间点拷贝源到所述时间点拷贝目标的时间点拷贝关系是持久的还是所述拷贝关系的所述时间点已经递增,确定是否存在针对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其中,如果从所述时间点拷贝源到所述时间点拷贝目标的所述时间点拷贝关系是持久的,则确定存在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是否存在针对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包括,根据对应于时间点拷贝源的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的数目是否超过阈值,确定是否存在针对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其中,如果对应于时间点拷贝源的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的数目超过阈值,则确定存在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存在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发起对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的扫描以识别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所述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a)对应于时间点拷贝源,并且b)尚未被拷贝到所述时间点源的对应时间点拷贝目标,以及选择性地且抢先地发起对高速缓存中所识别的轨道的拷贝源至目标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步幅将数据写入到所述时间点拷贝源,并且以步幅将数据写入到所述时间点拷贝目标,并且其中发起对高速缓存中所识别的轨道的拷贝源至目标操作包括:
检测高速缓存中所识别的轨道是否是顺序的,并且响应于检测到所识别的顺序轨道,抢先地和选择性地:
将步幅对准的读取操作定向到所述时间点拷贝源的时间点拷贝目标,以迫使到所述时间点拷贝源的重定向的读取操作,从而获得对应于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所识别的顺序轨道的未修改数据;并且
将顺序数据的步幅对准的轨道写入到时间点拷贝目标,所述时间点拷贝目标包括所获得的对应于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所识别的顺序轨道的未修改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的扫描包括绕过对与所述步幅对准的读取操作对应的剩余轨道的扫描。


8.一种系统,包括:
主机,被配置为发起输入/输出操作;
存储控制器,具有处理器和高速缓存;并且
由所述存储控制器控制的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包括时间点拷贝源和时间点拷贝目标;
其中,所述存储控制器包括:
存储管理器逻辑,被配置为将时间点拷贝源的已修改的数据集写入到高速缓存,其中所述已修改的数据集相对于所述时间点拷贝源中的未修改的数据集被修改,所述存储管理器逻辑还包括:
抢先条件监视逻辑,所述抢先条件监视逻辑被配置成确定是否存在针对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
拷贝源至目标逻辑,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存在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抢先地和选择性地发起拷贝源至目标操作,其包括:
读取所述时间点拷贝源以获得包括所述未修改的数据集的读取数据;并且
将所述未修改的数据集写入到所述时间点拷贝目标;并且
安全数据提交逻辑,所述安全数据提交逻辑被配置为发起对高速缓存的扫描以识别高速缓存中要送出到存储装置的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抢先条件监视逻辑进一步被配置为:确定针对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在发起高速缓存的安全数据提交扫描以识别高速缓存中要送出到存储装置的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之前的一段时间间隔存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抢先条件监视逻辑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从所述时间点拷贝源到所述时间点拷贝目标的时间点拷贝关系是持久的还是所述拷贝关系的所述时间点已经递增,确定是否存在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其中,如果从所述时间点拷贝源到所述时间点拷贝目标的所述时间点拷贝关系是持久的,则确定存在抢先拷贝源至目标操作的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在高速缓存中写入已修改的数据集包括在轨道中写入已修改的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抢先条件监视逻辑还被配置为:根据对应于时间点拷贝源的高速缓存中的已修改的数据的轨道的数目是否超过阈值,确定是否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古普塔K·J·阿什C·哈迪K·A·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