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用粉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376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氟树脂的粉体的粉末床融合法用造型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造型用粉末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造型用粉末、特别是在粉末床融合法中使用的造型用粉末。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对三维的立体构造物进行造型的技术,对立体造型装置、所谓3D打印机的关心正在提高。作为有关三维立体造型的方式,例如,已知:对液槽中的光固性树脂的单体照射光而进行造型的液槽光聚合法;通过将流动性的材料从喷嘴挤出并叠层来进行造型的材料挤出法;通过对粉体材料喷射结合剂使其结合来进行造型的结合剂喷射法;通过喷射液状的树脂并使其固化来进行造型的喷墨法;通过对粉体材料照射能量线而选择性地使其熔融固化或烧结来进行造型的粉末床融合法等。其中,近年来,对粉末床融合法的关心正在提高。利用上述粉末床融合法的造型一般如下进行:将收纳于粉体材料收纳容器的粉体材料利用重涂机(recoater)推取,边搬进造型台上、边形成粉体材料的薄层,对该薄层照射能量线而进行熔融结合。通过重复进行该操作,可造型三维的立体构造物。使用这样的粉末床融合法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072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粉末床融合法中,作为造型材料能够使用通用塑料、金属等的各种材料,但是作为造型材料没有使用过氟树脂。然而,氟树脂由于轻质且耐热性和耐化学性优异,由氟树脂造型得到的立体构造物在各种领域、特别是汽车、航空器、火箭等领域中非常有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氟树脂的立体构造物的造型的粉末床融合法用的造型材料。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方式。1.一种粉末床融合法用的造型材料,其含有氟树脂的粉体。2.如方式1所述的造型材料,其中,上述氟树脂的粉体的静松密度为0.3g/ml以上1.5g/ml以下。3.如方式1或2所述的造型材料,其中,上述氟树脂的粉体的粒径以D50计为10μm以上300μm以下。4.如方式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造型材料,其中,上述氟树脂的粉体的豪斯纳比(Hausnerratio)为1.10以上1.30以下。5.如方式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造型材料,其中,上述氟树脂的粉体的球度为0.60以上。6.如方式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造型材料,其中,上述氟树脂的粉体的球度为0.70以上0.95以下。7.如方式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造型材料,其中,上述氟树脂为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或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8.如方式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造型材料,其还含有二氧化硅颗粒。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含有氟树脂的粉体的造型材料,能够利用粉末床融合法形成氟树脂的立体构造物。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制作的成型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造型材料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造型材料所含的氟树脂只要是能够用于粉末床融合法的氟树脂,即只要是能够熔融的氟树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该氟树脂可以优选为能够利用能量线、例如各种激光、例如CO2激光、光纤激光、YAG激光、优选CO2激光熔融的热塑性氟树脂。作为上述氟树脂,例如,作为含氟烯烃单元,可以列举四氟乙烯(TFE)单元、氯三氟乙烯(CTFE)单元、氟代乙烯(VF)单元、偏氟乙烯(VDF)单元、六氟丙烯(HFP)单元、三氟乙烯(TrFE)单元、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AVE)单元、含氟间二氧杂环戊烯类等的1种或2种以上。在一个方式中,作为PAVE单元,可以列举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单元、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单元等。另外,作为不含氟的烯烃单元,可以列举与上述氟代烯烃具有反应性的烃系单体等。作为上述烃系单体,例如,优选为选自烯烃类、烷基乙烯基醚类、乙烯酯类、烷基烯丙基醚类、和烷基烯丙酯类中的至少1种不含氟的烯烃单元。在一个方式中,作为上述氟树脂,可以列举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NeoflonEFEP(商标)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AVE)、聚氯三氟乙烯(PCTFE)、氯三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和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等。这些氟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在优选方式中,上述氟树脂例如可以为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或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这些氟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这些氟树脂优选单独使用。在一个方式中,上述氟树脂的数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10万以上1000万以下,优选为50万以上500以下。在优选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造型材料能够用于粉末床融合法,因此,氟树脂可以为比较低的分子量,例如300万以下、200万以下或100万以下。通过使用低分子量的氟树脂,造型得到的立体构造物的机械强度提高。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的氟树脂以粉体的形式包含在造型材料中。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含有上述氟树脂的造型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为了进一步提高造型性,使利用重涂机形成的薄层更加均匀、提高氟树脂的粉体在造型台上的重涂性是有效的。造型材料的重涂性能够通过改变氟树脂的粉体的特性、例如改变流动性来改变。例如,通过提高氟树脂的粉体的流动性,能够提高造型材料的重涂性。在一个方式中,上述氟树脂的粉体的粒径以D50计优选为10μm以上3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上2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25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40μm以上150μm以下。通过使氟树脂的粒径(D50)为10μm以上,造型材料的流动性提高,容易形成均匀的薄层。通过进一步增大氟树脂的粒径(D50),能够进一步提高造型材料的流动性。另外,通过使氟树脂的粒径(D50)为300μm以下,容易在造型得到的立体构造物中得到光滑的表面。通过进一步减小氟树脂的粒径(D50),能够在立体构造物得到更光滑的表面。在一个方式中,上述氟树脂的粉体的粒径以D10计优选为3μm以上1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50μm以下。通过使氟树脂的粒径(D10)为3μm以上,造型材料的流动性提高,容易形成均匀的薄层。通过进一步增大氟树脂的粒径(D10),能够进一步提高造型材料的流动性。另外,通过使氟树脂的粒径(D10)为100μm以下,容易在造型得到的立体构造物中得到光滑的表面。通过进一步减小氟树脂的粒径(D10),能够在立体构造物得到更光滑的表面。在一个方式中,上述氟树脂的粉体的粒径以D90计优选为30μm以上8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上6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μm以上500μm以下、例如可以为80μm以上300μm以下或80μm以上200μm以下。通过使氟树脂的粒径(D90)为30μm以上,造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末床融合法用的造型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n氟树脂的粉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3 JP 2018-0086311.一种粉末床融合法用的造型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
氟树脂的粉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树脂的粉体的静松密度为0.3g/ml以上1.5g/ml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型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树脂的粉体的粒径以D50计为10μm以上300μ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造型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树脂的粉体的豪斯纳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栴檀博幸籔忠洋深川幸广村山健太城丸智洋宫谷敏雄近藤昌宏滨田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