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330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进行车身的转向的作业车辆。作业车辆(1)具备:能够行驶的车身(3)、通过旋转操作来进行车身(3)的转向的方向盘(30)、以及与方向盘(30)独立地进行车身(3)的转向的转向开关(153)。转向开关(153)也可以是通过按压操作或滑动操作来进行车身(3)的转向的开关。另外,转向开关(153)也可以设置在方向盘(30)的周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业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作业车辆。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农业机械,已知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农业机械具备:自由切换通过手动转向进行的手动行驶和沿着与基准行驶线平行地设定的设定行驶线通过自动转向而行驶的自动行驶的行驶机体;以及自由切换手动行驶和自动行驶的切换开关。另外,以往,作为设置有多个操作件的作业车辆,已知有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具备控制控制器、第一液压阀及第二液压阀、以及操作单元,在操作单元安装有第一单一操作用操作件以及第二单一操作用操作件。另外,专利文献1的农业机械具备:自由切换通过手动转向进行的手动行驶和沿着与基准行驶线平行地设定的设定行驶线通过自动转向而行驶的自动行驶的行驶机体;以及自由切换手动行驶和自动行驶的切换开关。另外,农业机械在沿着田垄行驶中按压右指示按钮后,设定基准行驶线的起点,通过在行驶中按压左指示按钮来设定基准行驶线的终点。即,在自动转向前进行基准行驶线的设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2380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415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的农业机械中,驾驶员能够通过方向盘的手动转向来进行机体的转向,或者通过自动转向沿着设定行驶线自动进行机体的转向。但是,实际情况是,在农业机械的行驶中,在各种状况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难以根据该变化的状况迅速且适当地进行机体的转向。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农业机械中,由于利用GPS等进行机体的位置的检测来进行基准行驶线的设定、设定行驶线等的设定,因此,实际情况是在机体的转向、行驶等中无法减轻GPS等的位置的定位的影响。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作业车辆中,为了容易进行操作,相对于操作单元,将第一单一操作用操作件以及第二单一操作用操作件等的配置设定在适当的位置。但是,如专利文献1那样,实际情况是,在通过改变操作件的配置来使操作容易进行这方面存在极限,要求进一步提高操作性。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农业机械中,通过利用切换开关从手动行驶切换为自动行驶,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自动行驶。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自动行驶中,实际情况是在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降低等情况下无法进行农业机械的位置修正。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进行车身的转向的作业车辆。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车辆,即便在使用由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车身的位置进行转向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减轻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的影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操作部件的操作性的作业车辆。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自动转向中简单地进行位置的修正的作业车辆。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用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特征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作业车辆具备:能够行驶的车身、通过旋转操作来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的方向盘、以及与所述方向盘独立地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的转向开关。所述转向开关是通过按压操作或滑动操作来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的开关。所述转向开关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周围。所述作业车辆具备将所述方向盘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转向轴,所述转向开关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周围。所述转向开关包括将所述车身向一方转向的第一转向部和将所述车身向另一方转向的第二转向部。作业车辆具备: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并且基于定位卫星的信号来检测所述车身的位置;以及自动转向机构,所述自动转向机构基于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车身的位置对所述车身进行自动转向,所述转向开关在进行了所述按压操作或滑动操作时,对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车身的位置的修正进行指令,所述自动转向机构基于行驶预定线和通过所述转向开关的按压操作或滑动操作而修正后的所述车身的位置即修正车身位置对所述车身进行自动转向。作业车辆具备:车身,所述车身能够行驶;方向盘,所述方向盘通过旋转操作来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并且基于定位卫星的信号来检测所述车身的位置;修正开关,所述修正开关对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车身的位置的修正进行指令;以及自动转向机构,所述自动转向机构基于行驶预定线和通过所述转向开关的操作而修正后的所述车身的位置即修正车身位置对所述车身进行自动转向。所述修正开关包括:对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所述车辆的位置的修正进行指令的第一修正部、以及对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所述车辆的位置的修正进行指令的第二修正部。所述作业车辆具备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所述修正开关,并且对所述自动转向机构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修正开关的操作次数来设定所述车身的位置的修正量。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修正开关的操作量来设定所述车身的位置的修正量。所述作业车辆具备对所述自动转向和由所述方向盘进行的手动转向进行切换的转向切换开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的作业车辆具备:驾驶座位;以及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在所述驾驶座位的前方或侧方,所述操作部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位置变更,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操作部件能够在安装于所述操作台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操作部件能够在从所述操作台卸下的状态下进行操作。所述操作部件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安装于所述操作台,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从所述操作台拆卸;以及软线部,所述软线部与所述操作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收容在所述操作台内,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所述操作部一起移动。所述操作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位于所述驾驶座位的侧方或后方。所述操作台具有安装所述操作部的凹部和在将所述操作部安装于凹部的情况下收容所述软线部的罩。所述操作部件具有对推荐操作的情况进行告知的告知部。作业车辆具备:车身;以及方向盘,所述方向盘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方向盘独立地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作业车辆具备:车身;方向盘,所述方向盘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以及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并且能够基于定位卫星的信号来检测所述车身的位置,所述操作部件是对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车身的位置的修正进行指令的修正开关。所述作业车辆具备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基于行驶预定线和通过所述修正开关的操作而修正后的所述车身的位置即修正位置对所述车身进行转向。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案的作业车辆具备:车身;方向盘,所述方向盘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并且基于定位卫星的信号来检测所述车身的位置;自动转向机构,所述自动转向机构基于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车身的位置,与由所述方向盘进行的手动转向独立地对所述车身的转向进行自动转向;修正开关,所述修正开关能够设定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车身的位置的修正量;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自动转向机构的自动转向进行控制,并且能够变更所述修正开关的规定的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车辆,其中,所述作业车辆具备:/n车身,所述车身能够行驶;/n方向盘,所述方向盘通过旋转操作来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以及/n转向开关,所述转向开关与所述方向盘独立地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3 JP 2018-009223;20180625 JP 2018-120246;201.一种作业车辆,其中,所述作业车辆具备:
车身,所述车身能够行驶;
方向盘,所述方向盘通过旋转操作来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以及
转向开关,所述转向开关与所述方向盘独立地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转向开关是通过按压操作或滑动操作来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的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转向开关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周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作业车辆具备将所述方向盘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转向轴,
所述转向开关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周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转向开关包括将所述车身向一方转向的第一转向部和将所述车身向另一方转向的第二转向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作业车辆具备:
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并且基于定位卫星的信号来检测所述车身的位置;以及
自动转向机构,所述自动转向机构基于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车身的位置对所述车身进行自动转向,
所述转向开关在进行了所述按压操作或滑动操作时,对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车身的位置的修正进行指令,所述自动转向机构基于行驶预定线和通过所述转向开关的按压操作或滑动操作而修正后的所述车身的位置即修正车身位置对所述车身进行自动转向。


7.一种作业车辆,其中,所述作业车辆具备:
车身,所述车身能够行驶;
方向盘,所述方向盘通过旋转操作来进行所述车身的转向;
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并且基于定位卫星的信号来检测所述车身的位置;
修正开关,所述修正开关对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车身的位置的修正进行指令;以及
自动转向机构,所述自动转向机构基于行驶预定线和通过所述转向开关的操作而修正后的所述车身的位置即修正车身位置对所述车身进行自动转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修正开关包括:对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所述车辆的位置的修正进行指令的第一修正部、以及对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所述车辆的位置的修正进行指令的第二修正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作业车辆具备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所述修正开关,并且对所述自动转向机构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修正开关的操作次数来设定所述车身的位置的修正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修正开关的操作量来设定所述车身的位置的修正量。


11.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作业车辆具备对所述自动转向和由所述方向盘进行的手动转向进行切换的转向切换开关。


12.一种作业车辆,其中,所述作业车辆具备:
驾驶座位;以及
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在所述驾驶座位的前方或侧方,
所述操作部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位置变更,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操作部件能够在安装于所述操作台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操作部件能够在从所述操作台卸下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安装于所述操作台,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从所述操作台拆卸;以及
软线部,所述软线部与所述操作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收容在所述操作台内,并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所述操作部一起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操作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位于所述驾驶座位的侧方或后方。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所述操作台具有安装所述操作部的凹部和在将所述操作部安装于凹部的情况下收容所述软线部的罩。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隼辅石见宪一须贺博基久保田祐树反甫透西野邦彦森冈保光小林句美子川井美纱子东乡学黑下佳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