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0224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本体、第一遮挡件、第二遮挡件和驱动组件,本体内具有内腔,内腔内安装有受话器,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设有连通内腔的第一开口,第二表面上设有连通内腔的第二开口;第一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内腔中,且第一遮挡件与第一开口对应;第二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内腔中,且第二遮挡件与第二开口对应;驱动组件安装于内腔中,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相连,并驱动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分别封闭或打开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解决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杂物容易进入电子设备内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日益普及,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方便用户接听来电、语音或视频等,现有的电子设备通常设置有两个出音孔,其中两个出音孔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不同的表面,且每一个出音孔对应一个单独的接听通道,从而确保电子设备的不同的表面都能够接听。这样,可以增强电子设备的出音效果,但是也导致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杂物容易进入电子设备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以解决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杂物容易进入电子设备内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内安装有受话器,所述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开口;第一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一遮挡件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二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二遮挡件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遮挡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遮挡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遮挡件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遮挡件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二遮挡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二遮挡件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开启受话器的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遮挡件切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不需要通过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出音时,可以通过第一遮挡件或第二遮挡件封闭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上对应的开口,从而减少杂物通过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上对应的开口进入电子设备中的现象的发生,增强了电子设备的防杂物效果,可有效解决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杂物容易进入电子设备内部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C-C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D-D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六;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9中E-E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9中F-F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七;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2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1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图2、图5、图6图9和图10所示,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内具有内腔13,所述内腔13内安装有受话器90,所述本体10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13的第一开口11,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13的第二开口12;第一遮挡件20,所述第一遮挡件2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13中,且所述第一遮挡件20与所述第一开口11对应;第二遮挡件30,所述第二遮挡件3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13中,且所述第二遮挡件30与所述第二开口12对应;驱动组件40,所述驱动组件40安装于所述内腔13中,所述驱动组件40分别与所述第一遮挡件20和所述第二遮挡件30相连,所述驱动组件40驱动所述第一遮挡件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遮挡件20封闭所述第一开口11,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遮挡件20打开所述第一开口11,所述驱动组件40驱动所述第二遮挡件30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二遮挡件30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2,在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二遮挡件30打开所述第二开口12。其中,本体10也可以被称作为电子设备的壳体。本体10作为电子设备的其他组成部件提供安装基础,本体10内侧具有内腔以及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在第一表面上设有连通内腔的第一开口11,第二表面上设有连通内腔的第二开口12。可选地,不同结构的本体10,本体10的组成部件不同,例如,本体10可以包括前壳、后盖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中框,前壳、后盖以及中框共同围成内腔,第一开口11可以设置于前壳、也可以设置于后壳,还可以设置于中框;第二开口12可以设置于前壳、也可以设置于后壳,还可以设置于中框,其中,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应设置在不同的表面上。再例如,本体10可以包括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共同围成内腔,第一开口11可以设置于前壳、也可以设置于后壳,还可以设置于前盖和后盖的装配缝隙处;第二开口12可以设置于前壳、也可以设置于后壳,还可以设置于前盖和后盖的装配缝隙处。其中,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应设置在不同的表面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上还可以具备更多与内腔连通的开口,开口应至少设置在本体的两个表面上,以保证在电子设备不同表面上的出音。当第一开口11在第一表面上,第二开口12在第二表面上的情况下,且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对设置的两表面,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12设置的位置可以互相对应,即第一开口11在第二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可以与第二开口12重合,或者部分重合。当然,第一开口11在第二表面上的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内安装有受话器,所述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开口;/n第一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一遮挡件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n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二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二遮挡件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遮挡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遮挡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遮挡件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遮挡件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二遮挡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二遮挡件打开所述第二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内安装有受话器,所述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第二开口;
第一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一遮挡件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
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二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二遮挡件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遮挡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遮挡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遮挡件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遮挡件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二遮挡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二遮挡件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遮挡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遮挡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驱动组件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遮挡件相连,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遮挡件旋转,以使所述第一遮挡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遮挡件相连,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遮挡件旋转,以使所述第二遮挡件在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联动,以在所述第一遮挡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遮挡件处于第四状态,且在所述第一遮挡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遮挡件处于第三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遮挡件的邻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遮挡件的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连接;
在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带动所述第一遮挡件旋转,且所述第二弹性件带动所述第二遮挡件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的相背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为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雷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