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林杰专利>正文

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964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结构包括:机壳、卡脚、滑槽、拨片、点触滑片机构,所述机壳底部位置设有卡脚且在其顶端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嵌合连接拨片,拨片与点触滑片机构相互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结构中的气环贯穿施压泡的结构特性在膨胀后会向下对电压片施加适度的压力使其轻微变形并让其倾斜后的结构与碳膜电阻片衔接,二者衔接之后会接通电流使电位器成功运转,由常规的划片结构转化为点触式结构,避免了碳膜被频繁接触摩擦导致失效甚至损坏的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位器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
技术介绍
直滑电位器是碳膜电位器中常见的一种电位器,其电阻体是用磨过的碳膜、石墨、石英等材料涂在基体表面所制,相对来说,这种直滑电位器调节起来不仅比较方便,其寿命也相对较长、分辨率相对较高,所以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阻值很好调节,但调节到对应阻值时却不好保持其阻值的稳定性,在反复使用的情况下,电位器上的碳膜会被抹掉导致电位器损坏,基于以上前提,本案研发了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结构包括:机壳、卡脚、滑槽、拨片、点触滑片机构,所述机壳底部位置设有卡脚且在其顶端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嵌合连接拨片,拨片与点触滑片机构相互连接,机壳作为电位器的外壳主体结构,其一方面是作为电位器的壳体构建一个结构框架来使得内部的构件形成为具备可实现电路同步运转的机制,另一方面则是用于对内部的构件起到防护作用,因内部构件体积较小,所以不仅容易脱落且具有较高的断裂风险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结构包括:机壳(1)、卡脚(2)、滑槽(3)、拨片(4)、点触滑片机构(5),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壳(1)底部位置设有卡脚(2)且在其顶端面开设有滑槽(3),滑槽(3)嵌合连接拨片(4),拨片(4)与点触滑片机构(5)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结构包括:机壳(1)、卡脚(2)、滑槽(3)、拨片(4)、点触滑片机构(5),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1)底部位置设有卡脚(2)且在其顶端面开设有滑槽(3),滑槽(3)嵌合连接拨片(4),拨片(4)与点触滑片机构(5)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触滑片机构(5)由基架(50)、触发档把(51)、点断轮(52)、滑片接线端子(53)、碳膜电阻片(54)组成,所述基架(50)上嵌合连接触发档把(51)且触发档把(51)底端连接点断轮(52),点断轮(52)下方间隔设有滑片接线端子(53),滑片接线端子(53)位于碳膜电阻片(54)表面且呈水平横向等距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50)两侧顶端均设有限位挡块(50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档把(51)由撞击座(520)、导电轮(521)组成,所述撞击座(520)一端连接导电轮(5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调式直滑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座(520)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刘林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