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针式单发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929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击针式单发联动机构,它包括击发机构、枪底把和发射机构,其特点是发射机构是由扳机、扳机连杆、拨叉、保险解脱杆和阻铁组成。拨叉、保险解脱杆、阻铁均安在枪底把上的阻铁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在首发射击时只扣动扳机就使击针从击发位置转到待发位置而击发发射,实现了击针式手枪既具有单发功能又具有联动功能。该击针式联动机构既可用于击针式手枪上,又可用于其它种类需要实现联动的枪械上。(*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射机构,特别是一种击针式单发联动机构。手枪使用极为广泛。手枪击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击锤式,一种是击针式。现代手枪要求从子弹上膛到子弹发射时间要短,出手要快,因此,要求尽量减少准备动作。实现手枪联动功能就是为了减少准备工作,因为具有联动功能的手枪,只要手扣扳机就可以使击锤或击针由击发状态转变到待发状态再击发发射子弹,这在首发射击时可以免除其它射击准备动作。目前,击锤式手枪一般具有单发和联动功能,而击针式手枪由于其结构和体积的原因未能实现联动功能,在首发射击时,还需要双手配合,拉动套筒使击针处于待发状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具有单发功能,又具有联动功能的击针式单发联动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击发机构、带有阻铁轴的枪底把和含有扳机、扳机连杆、保险解脱杆的发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发射机构还含有套在阻铁轴上的拨叉和阻铁;扳机连杆与阻铁轴接触的一边设有控制拨叉运动轨迹的定位曲面;拨叉中间有可套在阻铁轴上并可作平动和转动的长圆槽,拨叉的下臂与扳机连杆铰结,上臂是一个当拨叉在扳机连杆的带动下,通过拨动击发机构中的击针上的凸起,将击针向后拉一段距离后脱离该凸起的拨杆;阻铁上臂铰接一个通过阻止击针上的凸起而挂住击针的阻铁头,下臂有一个单向扣合保险解脱杆的并使之通过扳机连杆和拨叉之间的铰轴带动而旋转的折弯;扳机连杆和阻铁分别与枪底把之间设有使之处于初始状态的支撑弹簧。扳机连杆上的定位曲面是由许多段圆弧组成的,其圆弧的曲率和圆弧的长度取决于部件的几何尺寸和相互的配合。在扳机连杆的后部或其他部位有一凸起伸入到枪机内弧形凹槽中,当枪机后座时,其弧形凹槽向下压板机连杆。拨叉是实现联动功能即在首发射击时,只扣动扳机就可以使击针从击发状态转到待发状态的重要零件,其上臂拨杆的长度以能够拨起击针上的凸起并使之向后运动压缩弹簧,使弹簧能量足够击发子弹为标准,实际设计时,在拨叉的上臂上,有一个在拨杆后面并与拨杆成并列叉状的挡杆,以保证在单发而不需要联动射击时,手拉枪机,通过击针上的凸起带动拨叉上的挡杆,最终带动扳机以减小行程。阻铁上的阻铁头与阻铁之间最好采用铰结方式,这样阻铁头可绕铰轴旋转,当阻铁绕阻铁轴旋转时,可保证阻铁头只作上升和下降直线运动。保险解脱杆和阻铁的下臂只有一边是相互扣合的,即当保险解脱杆下臂向左运动时一定带动阻铁下臂同时向左运动,而当阻铁下臂向左运动时却不能带动保险解脱杆同时向左运动,这就是所谓的单向扣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击针处于击发位置时,扣动扳机,扳机连杆带动拨叉转动使拨杆拨动击针上的凸起,将击针向后拉,在扳机连杆上的定位曲面和阻铁轴相互作用下,拨叉逐渐下移并在击针向后运动一定距离时拨杆脱离击针上的凸起,击针在其簧力作用下实现首发联动击发。击发后,枪机后座时,枪机上的圆弧形凹槽向下压扳机连杆使保险解脱杆、阻铁与扳机连杆分离。阻铁在其簧力作用下,阻铁头上升,当枪机、击针复进时,击针上的凸起重新被阻铁头扣住,此时手放开扳机,扳机连杆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向后运动,并使其后端铰轴重新恢复到保险解脱杆和阻铁下臂的前面成待发状态,当再次扣动扳机时,击针又将被解脱实现击发。单发时,手拉枪机,击针带动拨叉上的挡杆向后运动,当阻铁头挂住击针时,挡杆被凸起挡在阻铁头的后面,此时,扳机随拨叉的转动已逆时针旋转缩短了行程,击发时只轻轻扣动扳机即可击发,此后的过程与联动击发一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最大优点是实现了联动功能,即在首次射击时,当子弹上膛后仅扣动扳机就可使击针从击发位置转到待发位置而击发发射。从而减少了射击前的准备动作,实现了击针式手枪既具有单发功能又具有联发功能。该击针式单发联动机构既可用于击针式手枪上,又可用于其它种类需要实现联动的枪械上。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图1是击针式单发联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拨叉结构示意图。图3是阻铁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如图1所示,击针式单发联动机构是由击发机构[1]、带有阻铁轴[2]的枪底把[3]和发射机构组成。击发机构[1]、枪底把[3]与现有击针式手枪一样。发射机构是由扳机[4]、扳机连杆[5]、拨叉[7]、保险解脱杆[6]和阻铁[8]组成。扳机[4]、保险解脱杆[6]与现有手枪一样。扳机连杆[5]的两端弯折,前弯折部与扳机[4]连接,后弯折部与拨叉[7]连接。扳机连杆[5]与阻铁轴[2]接触的部位是定位曲面,在扳机连杆[5]的后端上部有伸入枪机内圆弧凹槽中的凸起。拨叉[7]如图2所示是一片状零件,其中间有一长圆槽,上臂是并列的两根叉齿,前叉齿是推杆,后叉齿是挡杆,下臂与扳机连杆[5]铰结并由一弹簧支撑使之处于初始状态。如图3所示,阻铁上臂上铰结一个阻铁头,在阻铁[8]上位于阻铁头的下方有一弹簧支撑阻铁[8]使之处于初始状态,阻铁[8]下臂有一向内弯折,与保险解脱杆[6]下臂扣合。装配时,依次将保险解脱杆[6]、阻铁[8]、拨叉[7]装在阻铁轴[2]上,扳机连杆[6]一端从里面插入拨叉[7]上,其余部位与现有击针式手枪类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击针式单发联动机构,它包括击发机构[1]、带有阻铁轴[2]的枪底把[3]和含有板机[4]、扳机连杆[5]、保险解脱杆[6]的发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发射机构还含有套在阻铁轴[2]上的拨叉[7]和阻铁[8];扳机连杆[5]与阻铁轴[2]接触的一边设有控制拨叉[7]运动轨迹的定位曲面;拨叉[7]中间有可套在阻铁轴[2]上并可作平动和转动的长圆槽,拨叉[7]的下臂与扳机连杆[5]铰结,上臂是一个当拨叉[7]在扳机连杆[5]的带动下,通过拨动击发机构[1]中的击针上的凸起,将击针向后拉一段距离后脱离该凸起的拨杆;阻铁[8]上臂铰接一个通过阻止击针上的凸起而挂住击针的阻铁头,下臂有一个单向扣合保险解脱杆[5]的并使之通过扳机连杆[5]和拨叉[7]之间的铰轴带动而旋转的折弯扳机连杆[5]和阻铁[8]分别与枪底把[3]之间设有使之处于初始状态的支撑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击针式单发联动机构,它包括击发机构[1]、带有阻铁轴[2]的枪底把[3]和含有板机[4]、扳机连杆[5]、保险解脱杆[6]的发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发射机构还含有套在阻铁轴[2]上的拨叉[7]和阻铁[8];扳机连杆[5]与阻铁轴[2]接触的一边设有控制拨叉[7]运动轨迹的定位曲面;拨叉[7]中间有可套在阻铁轴[2]上并可作平动和转动的长圆槽,拨叉[7]的下臂与扳机连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厚生曹千贵张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