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频脉冲防垢、除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39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超音频脉冲防垢、除垢装置,包括主机和多个磁致换能器,主机内装设有音频信号源和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缆与磁致换能器的信号输入接线端子连接,其特点在于所述的超音频信号源一路由晶体管T↓[1]、T↓[2]、集成电路IC↓[1]、电阻R↓[1]、R↓[2]、R↓[3]、R↓[4]、多圈电位器R↓[W]及电容C↓[1]组成,产生15KH↓[Z]-45KH↓[Z]频率可调的超音频信号f,经整形、二分频器IC↓[2]、十分频器IC↓[3]产生频率分别为1/2f,1/10f脉冲群;另一路由集成芯片555,二个导引二极管D↓[3]、D↓[4]、抗干扰电容C↓[0]、二个同轴电位器R↓[7]、R↓[8]及电容器C↓[3]组成,输出周期从10MS至30MS随意可调的方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垢和除垢效果明显,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且体积小、重量轻、免维护程度高、安装简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超音频脉冲防垢、除垢装置,包括主机和多个磁致换能器,主机内装设有音频信号源和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缆与磁致换能器的信号输入接线端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音频信号源一路由晶体管T↓[1]、T↓[2]、集成电路IC↓[1]、电阻R↓[1]、R↓[2]、R↓[3]、R↓[4]、多圈电位器R↓[W]及电容C↓[1]组成,产生15KH↓[Z]-45KH↓[Z]频率可调的超音频信号f,经整形、二分频器IC↓[2]、十分频器IC↓[3]产生频率分别为1/2f,1/10f脉冲群;另一路由集成芯片555,二个导引二极管D↓[3]、D↓[4]、抗干扰电容C↓[0]、二个同轴电位器R↓[7]、R↓[8]及电容器C↓[3]组成,集成芯片555的1脚接地,其5脚经抗干扰电容C↓[0]接地,其6脚分别接导引二极管D↓[3]的负极和导引二极管D↓[4]的正极,并经电容C↓[3]接地,导引二极管D↓[3]的负极经同轴电位器R↓[7]与导引二极管D↓[1]的正极和集成芯片555的7脚连接,导引二极管D↓[1]的正极经同轴电位器R↓[1]分别与集成芯片555的8脚和4脚连接,集成芯片555的3脚输出周期从10MS到30MS可随意调整的方波信号,该方波信号连同1/2f,1/10f脉冲群一同输入到角发器IC↓[4]、与非门IC↓[5]、或非门IC↓[6]电路中,经六反相器IC↓[7],形成十二波头超音频,间隔可从40MS至120MS连续可调的脉冲群,分别送到功率放大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文祥张勃回宝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勃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