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及前置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31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将所述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分成滤芯组件和滤瓶顶盖的两个单元部件,且所述滤芯组件和滤瓶顶盖之间通过卡扣结构拆卸连接,清洗时,不拆滤芯组件,连着滤瓶顶盖清洗膜丝;更换滤芯组件时,才需将滤芯组件从滤瓶顶盖拆下。还公开了一种前置过滤器,包括滤瓶体、中心管、卡座组件、卡座、滤瓶外盖,所述滤瓶体内腔中可拆卸插接有上述的超滤滤芯整体组件;通过滤芯组件和滤瓶顶盖卡扣的形式连接,将膜丝固定座固定于滤瓶顶盖上,采用化整为零的卡扣方式,有针对性的拆卸清洗,结构简单可靠,方便用户清洗,减小前置过滤器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及前置过滤器
本技术属于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及前置过滤器。
技术介绍
滤芯是净水器内的核心部件,用于过滤原水中的泥沙,微生物,重金属等杂质。滤芯是一种耗材,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会产生堵塞,此时用户需更换净水机的滤芯,滤芯更换麻烦,且费用昂贵,影响用户体验。通过把前置过滤器安装在净水机原水入口的前端,不仅可以过滤原水中的杂质,还可以有效延长净水机滤芯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前置过滤器是整体式直接可拆卸安装在净水机的机头上,这种整体式结构直接安装,会导致前置过滤器中的滤芯组件在长期运用中,当需要清洗内部结构时候,拆卸膜丝困难,清洗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及前置过滤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及前置过滤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将所述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分成滤芯组件和滤瓶顶盖的两个单元部件,且所述滤芯组件和滤瓶顶盖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清洗时,不拆滤芯组件,连着滤瓶顶盖清洗膜丝;更换滤芯组件时,才需将滤芯组件从滤瓶顶盖拆下。进一步的,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膜丝和用于安装膜丝的膜丝固定座,所述滤瓶顶盖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膜丝固定座外表面和所述滤瓶顶盖的内表面均设有凸起物结构,通过两凸起物结构之间的卡扣式连接,从而实现滤芯组件和滤瓶顶盖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膜丝固定座上沿其周向上设置有一圈突出的筋条;所述滤瓶顶盖的内表面沿其周向上设置有若干卡扣,用于扣住膜丝固定座上的筋条,从而将滤芯组件固定于滤瓶顶盖上。进一步的,所述卡扣至少有三个,且卡扣之间等角度环形分布于滤瓶顶盖的内表面中。进一步的,沿所述膜丝固定座的周向上还开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放置有第二密封圈,当所述滤芯组件与滤瓶顶盖通过卡扣式固定后,第二密封圈与滤瓶顶盖的内表面挤压,形成密封结构。进一步的,沿所述膜丝固定座的周向上开设的密封凹槽至少一个。进一步的,所述膜丝与膜丝固定座通过粘结连接。一种前置过滤器,包括滤瓶体、中心管、卡座组件、卡座、滤瓶外盖,所述滤瓶体内腔中可拆卸插接有上述的超滤滤芯整体组件;所述滤芯组件、滤瓶顶盖及滤瓶体之间形成一个流水的空腔;所述卡座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滤瓶顶盖上端,卡座组件与滤芯组件之间设置有中心管;中心管为卡座组件与滤芯组件之间的水流通道。所述滤瓶顶盖上还套接有用于将滤瓶顶盖进一步定位的滤瓶扣环。所述滤芯组件和滤瓶顶盖之间还安装有增加密封性能的第一密封圈;所述滤瓶顶盖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密封圈;所述中心管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四密封圈、第五密封圈。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前置过滤器为可拆洗结构,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前置过滤器中的滤芯组件拆卸取出,对滤芯组件上的膜丝进行清洗,清洗时,不拆滤芯组件,连着滤瓶顶盖清洗膜丝;只有当需要更换滤芯组件时,才需将滤芯组件从滤瓶顶盖拆下。本技术通过滤芯组件和滤瓶顶盖卡扣的形式连接,将膜丝固定座固定于滤瓶顶盖上,采用卡扣方式,有针对性的拆卸清洗,结构简单可靠,方便用户清洗,减小前置过滤器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滤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滤瓶顶盖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前置过滤器的结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中前置过滤器的结构装配图。图中标号说明:滤瓶体1、滤芯组件2、膜丝固定座21、筋条22、密封凹槽23、膜丝24;卡座3、滤瓶外盖4、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6、滤瓶顶盖7、滤瓶顶盖本体71、过水孔72、卡扣73;第三密封圈8、滤瓶扣环9、第四密封圈10、中心管11、第五密封圈12、卡座组件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理解。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超滤滤芯整体组件,通过将一个将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分成两个部件,包括滤芯组件2和滤瓶顶盖7的两个单元部件,由膜丝24及膜丝固定座21组成的滤芯组件2、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滤芯组件2的滤瓶顶盖7;且滤芯组件2和滤瓶顶盖7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清洗时,不拆滤芯组件2,连着滤瓶顶盖7清洗膜丝24;更换滤芯组件2时,才需将滤芯组件2从滤瓶顶盖7拆下。不需要将现有技术中的滤瓶体1中所有部件全部拆卸拿出,只需要将滤芯组件2拿出即可。其中,滤芯组件2包括膜丝24和用于安装膜丝24的膜丝固定座21,膜丝24与膜丝固定座21通过粘结连接。滤瓶顶盖7上开设有过水孔72;过水孔72用于液体水穿过膜丝24与饮水机水通道贯通,过水孔72可以设置多个,增大流量。膜丝固定座21外表面和滤瓶顶盖7的内表面均设有凸起物结构,通过两凸起物结构之间的卡扣式连接,从而实现滤芯组件2和滤瓶顶盖7的可拆卸连接;优选两凸起物结构分别为筋条22和卡扣73的配合,在膜丝固定座21上沿其周向上设置有一圈突出的用于固定的筋条22;滤瓶顶盖7的内表面沿其周向上设置有若干卡扣73,用于扣住膜丝固定座21上的筋条22,从而将滤芯组件2固定于滤瓶顶盖7上。如图2所示,优选卡扣73至少有三个,且卡扣73之间等角度环形分布于滤瓶顶盖7的内表面中。沿膜丝固定座21的周向上还开设有密封凹槽23,密封凹槽23内放置有第二密封圈6,当滤芯组件2与滤瓶顶盖7通过卡扣式固定后,第二密封圈6与滤瓶顶盖7的内表面挤压,形成密封结构;沿膜丝固定座21的周向上开设的密封凹槽23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密封凹槽23,且密封凹槽23中均安装有第二密封圈6,多级密封,效果更好。提出的一种前置过滤器,包括滤瓶体1、中心管11、卡座组件13、卡座3、滤瓶外盖4,滤瓶体1内腔中可拆卸插接有上述的超滤滤芯整体组件;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包括滤芯组件2和滤瓶顶盖7两个单元部件组成。其中,滤芯组件2、滤瓶顶盖7及滤瓶体1之间形成一个流水的空腔;滤瓶顶盖7上还套接有用于将滤瓶顶盖7进一步定位的滤瓶扣环9;卡座组件13可拆卸的安装在滤瓶顶盖7上端,卡座组件13包括安装在滤瓶外盖4内腔中的卡座3,卡座组件13与滤芯组件2之间设置有中心管11;中心管11为卡座组件13与滤芯组件2之间的水流通道。滤芯组件2和滤瓶顶盖7之间还安装有增加密封性能的第一密封圈5;滤瓶顶盖7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密封圈8;中心管11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四密封圈10、第五密封圈12。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可逆方向旋转先将卡座组件13拆开,再以同样的方向旋转将滤瓶顶盖7旋出,由于滤芯组件2卡接于滤瓶顶盖7上,故滤芯组件2被同时带出,露出内部膜丝24,在超滤膜的寿命期限内用户能对变脏的膜丝24反复进行清洗并继续使用,清洗完成后按顺序将滤瓶顶盖7及卡座组件13装回即可。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分成滤芯组件(2)和滤瓶顶盖(7)的两个单元部件,且所述滤芯组件(2)和滤瓶顶盖(7)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清洗时,不拆滤芯组件(2),连着滤瓶顶盖(7)清洗膜丝(24);更换滤芯组件(2)时,才需将滤芯组件(2)从滤瓶顶盖(7)拆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分成滤芯组件(2)和滤瓶顶盖(7)的两个单元部件,且所述滤芯组件(2)和滤瓶顶盖(7)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清洗时,不拆滤芯组件(2),连着滤瓶顶盖(7)清洗膜丝(24);更换滤芯组件(2)时,才需将滤芯组件(2)从滤瓶顶盖(7)拆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组件(2)包括膜丝(24)和用于安装膜丝(24)的膜丝固定座(21),所述滤瓶顶盖(7)上开设有过水孔(72);所述膜丝固定座(21)外表面和所述滤瓶顶盖(7)的内表面均设有凸起物结构,通过两凸起物结构之间的卡扣式连接,从而实现滤芯组件(2)和滤瓶顶盖(7)的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固定座(21)上沿其周向上设置有一圈突出的筋条(22);所述滤瓶顶盖(7)的内表面沿其周向上设置有若干卡扣(73),用于扣住膜丝固定座(21)上的筋条(22),从而将滤芯组件(2)固定于滤瓶顶盖(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73)至少有三个,且卡扣(73)之间等角度环形分布于滤瓶顶盖(7)的内表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滤滤芯整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膜丝固定座(21)的周向上还开设有密封凹槽(23),所述密封凹槽(23)内放置有第二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虎陈子斌张新荣林艺辉陈宝凌润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