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机箱,在机箱上的相对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电离模块,设置于机箱内且靠近进气口的位置,电离模块用于将废气中的油烟粒子进行电离;油烟吸附模块,设置于机箱内且靠近出气口的位置,油烟吸附模块用于将经过电离模块的废气中的油烟粒子进行吸附;机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进气口和电离模块设置于第一安装部,油烟吸附模块设置于第二安装部上,且出气口设置于第三安装部上;第二安装部分别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将机箱做成分体式的结构,更便于进行模块的清洗、检修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烟净化器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烟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对室内的空气质量要求也逐渐的提高。油烟净化器利用高压电场使附有油烟粒子的废气发生电离现象,油烟粒子失去电子带上正电,带正电的油烟粒子被吸附于集尘板上,从而达到去除废气中的油烟及废气中的微粒作用。但是,现有的油烟净化器为一体化机构,对于集尘板的检修、更换或清洗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油烟净化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机箱,在机箱上的相对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电离模块,设置于机箱内且靠近进气口的位置,电离模块用于将废气中的油烟粒子进行电离;油烟吸附模块,设置于机箱内且靠近出气口的位置,油烟吸附模块用于将经过电离模块的废气中的油烟粒子进行吸附;机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进气口和电离模块设置于第一安装部,油烟吸附模块设置于第二安装部上,且出气口设置于第三安装部上;第二安装部分别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公开一种油烟净化器,其结构简单,将机箱做成分体式的结构,当需要对某个模块进行检修、清洗或更换时,工作难度大大降低,节省了时间成本。尤其是对于油烟吸附模块的集尘板,可拆卸式的第二安装部,使得油烟吸附模块的更换变得简便。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三安装部上设有向第二安装部延伸的外延安装部,在外延安装部上设有滑槽,在第二安装部上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且安装后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之间强度更佳。作为优选的方案,当第一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均设有外延安装部时,设置于第一安装部上的外延安装部和设置于第三安装部上的外延安装部安装于第二安装部的相对两侧。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机箱的稳定性能更好。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第二安装部内部,油烟吸附模块的下方设有集油盘,且集油盘的与第二安装部可拆卸式连接,在集油盘的表面附有吸油纸。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防止第二安装部取出时,集尘板上吸附的油脂滴落在第二安装部内,集油盘可以很好的收集油脂垃圾。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第一安装部上设有初级过滤网,且初级过滤网设置于进气口和电离模块之间。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进行初级过滤,降低电离模块和油烟吸附模块的工作强度。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第三安装部上设有终端过滤网,且终端过滤网设置于靠近出气口的位置。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终端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提高流出出气口空气的洁净度。作为优选的方案,终端过滤网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与第三过滤网的结构相同,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尺寸大于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尺寸。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快速有效调节终端过滤网的过滤效果。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分别与第三安装部固定连接,第二过滤网与第三安装部滑动连接;即第二过滤网与第一过滤网或第三过滤网之间的高度差可调。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三安装部上设有出气部,出气部的截面呈八字型,即出气部的出气孔尺寸沿远离终端过滤网的方向逐渐减小。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延长油烟在油烟净化器内的时间,清洁效果更佳,且出气更顺畅。作为优选的方案,进气口的口径尺寸大于出气口的口径尺寸。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出气更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烟净化器的剖视分解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烟净化器的剖视分解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过滤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烟净化器的剖视图。其中:1、机箱,11、第一安装部,12、第二安装部,13、第三安装部,14、进气口,15、出气口,16、外延安装部,17、出气部,2、电离模块,3、油烟吸附模块,4、滑槽,5、滑块,6、初级过滤网,7、终端过滤网,71、第一过滤网,72、第二过滤网,73、第三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油烟净化器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机箱1,在机箱1上的相对两端设有进气口14和出气口15;电离模块2,设置于机箱1内且靠近进气口14的位置,电离模块2用于将废气中的油烟粒子进行电离;油烟吸附模块3,设置于机箱1内且靠近出气口15的位置,油烟吸附模块3用于将经过电离模块2的废气中的油烟粒子进行吸附;机箱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部11、第二安装部12以及第三安装部13,进气口14和电离模块2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油烟吸附模块3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2上,且出气口15设置于第三安装部13上;第二安装部12分别与第一安装部11和第三安装部13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公开一种油烟净化器,其结构简单,将机箱1做成分体式的结构,当需要对某个模块进行检修、清洗或更换时,工作难度大大降低,节省了时间成本。尤其是对于油烟吸附模块3的集尘板,可拆卸式的第二安装部12,使得油烟吸附模块3的更换变得简便。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安装部11和第三安装部13上设有向第二安装部12延伸的外延安装部16,在外延安装部16上设有滑槽4,在第二安装部12上设有与滑槽4相匹配的滑块5。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且安装后的第一安装部11、第二安装部12以及第三安装部13之间强度更佳。进一步,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上的外延安装部16和设置于第三安装部13上的外延安装部16安装于第二安装部12的相对两侧。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机箱1的稳定性能更好。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1上的外延安装部16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2的下方,而设置于第三安装部13上的外延安装部16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2的上方。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安装部12内部,油烟吸附模块3的下方设有集油盘(图中未示出),且集油盘的与第二安装部12可拆卸式连接,在集油盘的表面附有吸油纸。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防止第二安装部12取出时,集尘板上吸附的油脂滴落在第二安装部12内,集油盘可以很好的收集油脂垃圾。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安装部11上设有初级过滤网6,且初级过滤网6设置于进气口14和电离模块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n机箱,在所述机箱上的相对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n电离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箱内且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位置,所述电离模块用于将废气中的油烟粒子进行电离;/n油烟吸附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箱内且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位置,所述油烟吸附模块用于将经过所述电离模块的废气中的油烟粒子进行吸附;/n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n所述进气口和电离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油烟吸附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且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上;/n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可拆卸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
机箱,在所述机箱上的相对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电离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箱内且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位置,所述电离模块用于将废气中的油烟粒子进行电离;
油烟吸附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箱内且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位置,所述油烟吸附模块用于将经过所述电离模块的废气中的油烟粒子进行吸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
所述进气口和电离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油烟吸附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且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上;
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或第三安装部上设有向所述第二安装部延伸的外延安装部,在所述外延安装部上设有滑槽,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均设有外延安装部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外延安装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上的外延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内部,所述油烟吸附模块的下方设有集油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明,程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碧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