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干式化学空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25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现有过滤器对废气的净化效率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干式化学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喇叭状的进风口引流罩和出风口引流罩,壳体内顶部和底部设有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用于插入板式过滤器的过滤器滑槽,过滤器滑槽的A端与壳体固定连接,过滤器滑槽的B端上设有T型密封槽,密封槽位于过滤器滑槽的槽壁上,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毛条,密封毛条超出密封槽的槽口,壳体内沿着壳体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初效过滤器、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中效过滤器、挡流板和离心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干式化学空气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干式化学空气过滤器,属于过滤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类型的工业企业数量规模均在不断扩大,相应的废气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废气处理主要是针对工业场所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公开号为CN20708558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气过滤器,该过滤器通过设置多个抽屉式结构的过滤层可以实现对废气的多重过滤处理,但是采用此种结构的过滤器对废气进行处理时,部分废气会直接从抽屉式结构的过滤层外壳与滑槽之间的缝隙通过,从而导致该过滤器对废气的净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干式化学空气过滤器,以提高过滤器对废气的净化效率。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干式化学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喇叭状的进风口引流罩和出风口引流罩,壳体内顶部和底部设有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用于插入板式过滤器的过滤器滑槽,过滤器滑槽的A端与壳体固定连接,过滤器滑槽的B端上设有T型密封槽,密封槽位于过滤器滑槽的槽壁上,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毛条,密封毛条超出密封槽的槽口,壳体内沿着壳体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初效过滤器、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中效过滤器、挡流板和离心风机,初效过滤器插入至过滤器滑槽中,用于过滤废气中的粗尘颗粒,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均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多孔板与第二多孔板之间为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第二多孔板与第三多孔板之间为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和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用于净化废气中的不同杂质,中效过滤器插入至过滤器滑槽中,用于过滤因化学滤料粉化后带出的细尘颗粒物,挡流板上开口并对接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初效过滤器、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和中效过滤器可实现对废气的多重过滤处理,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通过设置过滤器滑槽可以方便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的安装和拆卸,通过设计过滤器滑槽的结构,可以防止废气从初级/中效过滤器外壳与过滤器滑槽之间的缝隙通过,从而提高过滤器对废气的净化效率。此外,本技术通过设置呈喇叭状开口的进风口引流罩可以扩大进风面,防止进风集中在壳体中心造成过滤不均匀而降低对废气的处理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过滤器对废气的处理效率,通过内置后置的风机,通过风机的抽吸可使过滤器壳体内始终保持一定的微负压,避免壳体内的臭气外泄,进一步提高过滤器对废气的处理效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和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滤料进口和第二滤料进口,第一滤料进口和第二滤料进口均位于壳体顶部,第一滤料进口和第二滤料进口上盖设有滤料进口盖;所述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滤料卸口,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滤料卸口,第一滤料卸口和第二滤料卸口处均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滤料卸口盖。如此设置可方便滤料的更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初效过滤器的前侧和后侧均分别设有初效过滤器检修门,初效过滤器检修门位于壳体上。如此设置可方便对初效过滤器进行更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效过滤器的前侧和后侧均分别设有中效过滤器检修门,中效过滤器检修门位于壳体上。如此设置可方便对中效过滤器进行更换。作为优选方案,风机的前侧和后侧均分别设有风机检修门,风机检修门位于壳体上。如此设置可方便对风机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0.壳体11.进风口引流罩12.出风口引流罩20.过滤器滑槽21.密封槽22.密封毛条30.初效过滤器31.初效过滤器检修门40.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41.第一滤料卸口50.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51.第二滤料卸口60.中效过滤器61.中效过滤器检修门70.挡流板80.离心风机81.风机检修门90.滤料进口盖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高效干式化学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10,壳体1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喇叭状的进风口引流罩11和出风口引流罩12,壳体10内顶部和底部设有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用于插入板式过滤器的过滤器滑槽20,过滤器滑槽20包括A端、凹槽和B端(如图3所示),过滤器滑槽20的A端与壳体10固定连接,过滤器滑槽20的B端上设有T型密封槽21,密封槽21位于凹槽的槽壁上,密封槽21内设有密封毛条22,密封毛条22超出密封槽21的槽口,其中,当板式过滤器插入过滤器滑槽20时,密封毛条22与板式过滤器配合以将该处板式过滤器外壳与过滤器滑槽20之间的缝隙堵住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壳体10内沿着壳体10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初效过滤器30、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中效过滤器60、挡流板70和离心风机80,初效过滤器30插入至过滤器滑槽20中,用于过滤废气中的粗尘颗粒,以防止除尘颗粒堵塞化学滤料而导致化学滤料的比表面积降低从而降低化学滤料的净化效率,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的顶端、底端、前端和后端均分别与壳体10顶部、底部、前部和后部固定连接,第一多孔板与第二多孔板之间为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40,第二多孔板与第三多孔板之间为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50,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40和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50内根据所需要处理的废气成分分别放置有不同的与废气成分相适应的化学滤料,以净化废气中的不同杂质,中效过滤器60插入至过滤器滑槽20中,用于过滤因化学滤料粉化后带出的细尘颗粒物,以防止细尘颗粒物堵塞风机同时提高气体的净化效果;挡流板70上开口并对接离心风机80的进风口。其中,为了方便化学滤料的更换,所述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40和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50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滤料进口(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滤料进口(图中未示出),第一滤料进口和第二滤料进口均位于壳体10顶部,第一滤料进口和第二滤料进口上盖设有滤料进口盖90;所述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40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滤料卸口41,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50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滤料卸口51,第一滤料卸口41和第二滤料卸口51处均设有相配合的滤料卸口盖(图中未示出)。为了方便对初效过滤器30进行更换,所述初效过滤器30的前侧和后侧均分别设有初效过滤器检修门31,初效过滤器检修门31位于壳体10上。为了方便对中效过滤器60进行更换,所述中效过滤器60的前侧和后侧均分别设有中效过滤器检修门61,中效过滤器检修门61位于壳体10上。为了方便对离心风机80进行检修,离心风机80的前侧和后侧均分别设有风机检修门81,风机检修门81位于壳体10上。工作原理:废气在离心风机80的作用下,从进风口引流罩11进入壳体1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干式化学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喇叭状的进风口引流罩和出风口引流罩,壳体内顶部和底部设有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用于插入板式过滤器的过滤器滑槽,过滤器滑槽的A端与壳体固定连接,过滤器滑槽的B端上设有T型密封槽,密封槽位于过滤器滑槽的槽壁上,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毛条,密封毛条超出密封槽的槽口,壳体内沿着壳体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初效过滤器、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中效过滤器、挡流板和离心风机,初效过滤器插入至过滤器滑槽中,用于过滤废气中的粗尘颗粒,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均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多孔板与第二多孔板之间为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第二多孔板与第三多孔板之间为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和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用于净化废气中的不同杂质,中效过滤器插入至过滤器滑槽中,用于过滤因化学滤料粉化后带出的细尘颗粒物,挡流板上开口并对接离心风机的进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干式化学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喇叭状的进风口引流罩和出风口引流罩,壳体内顶部和底部设有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用于插入板式过滤器的过滤器滑槽,过滤器滑槽的A端与壳体固定连接,过滤器滑槽的B端上设有T型密封槽,密封槽位于过滤器滑槽的槽壁上,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毛条,密封毛条超出密封槽的槽口,壳体内沿着壳体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初效过滤器、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中效过滤器、挡流板和离心风机,初效过滤器插入至过滤器滑槽中,用于过滤废气中的粗尘颗粒,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均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多孔板与第二多孔板之间为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第二多孔板与第三多孔板之间为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第一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和第二气相净化化学滤料层用于净化废气中的不同杂质,中效过滤器插入至过滤器滑槽中,用于过滤因化学滤料粉化后带出的细尘颗粒物,挡流板上开口并对接离心风机的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耀昶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