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空调主机内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24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紧凑型空调主机内部结构,涉及热泵空调领域,包括压缩机、冷凝用板式换热器、蒸发用板式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冷冻水水泵、冷却水水泵和气液分离器,通过设置空心底座方便了压缩机、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水泵的固定安装,且空心底座的结构减震、防震垫的物理减震降低了震动和噪音,将水泵内置在主机中,在安装时候不需要额外预留水泵位置,方便管路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空调主机内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空调主机内部结构。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节能技术,夏季将建筑物散发的热量传于地下,冬季从地下吸取热量以供暖,地下温度一般相对稳定,因此能够有效的提高机组的效率,达到节能效果。普通的主机空调不仅体积大,而且在安装时候需要额外预留水泵安装位置,增大了安装空间,且不便于水管管路的安装;同时工作时噪音大,无法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空调主机内部结构,通过设置空心底座方便了压缩机、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水泵的固定安装,且空心底座的结构减震、防震垫的物理减震降低了震动和噪音,将水泵内置在主机中,在安装时候不需要额外预留水泵位置,方便管路的安装。一种紧凑型空调主机内部结构,包括压缩机、冷凝用板式换热器、蒸发用板式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冷冻水水泵、冷却水水泵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冷冻水水泵与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四连接,所述冷却水水泵与冷凝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四连接,所述的压缩机排气口和四通换向阀的D口相连,四通换向阀的C口和冷凝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一相连,冷凝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二连接热力膨胀阀和干燥过滤器后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二连接,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一连接四通换向阀的E口,四通换向阀的S口连接压缩机的吸气口。优选的,所述压缩机通过压缩机底座安装在底座的右侧,所述冷凝用板式换热器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通过板式换热器底座安装在底座的前半侧,所述冷冻水水泵和冷却水水泵通过水泵底座安装在底座的后半侧,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气液分离器底座安装在底座的右侧。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底座、气液分离器底座、板式换热器底座和水泵底座与底座之间都何有一层减震垫。优选的,所述底座是空心的。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排水管道。优选的,所述四通换向阀的C口和冷凝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一平行,四通换向阀的S口和气液分离器的接口平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过设置空心底座方便了压缩机、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水泵的固定安装,且空心底座的结构减震、防震垫的物理减震降低了震动和噪音,将水泵内置在主机中,在安装时候不需要额外预留水泵位置,方便管路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冷凝用板式换热器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的接口示意图;其中,1、压缩机,2、冷凝用板式换热器,3、蒸发用板式换热器,4、干燥过滤器,5、热力膨胀阀,6、四通换向阀,7、冷冻水水泵、8、冷却水水泵,9、气液分离器,10、压缩机底座,11、气液分离器底座,12、板式换热器底座,13、水泵底座,14、主机底座,15、排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紧凑型空调主机内部结构,包括压缩机1、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四通换向阀6、冷冻水水泵7、冷却水水泵8和气液分离器9,所述冷冻水水泵7与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四连接,所述冷却水水泵8与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四连接,所述的压缩机1排气口和四通换向阀6的D口相连,四通换向阀6的C口和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一相连,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二连接热力膨胀阀5和干燥过滤器4后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二连接,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一连接四通换向阀6的E口,四通换向阀6的S口连接压缩机1的吸气口。通过设置空心底座14方便了压缩机1、2个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9、2个水泵的固定安装,且空心底座14的结构减震、防震垫的物理减震降低了震动和噪音,将水泵内置在主机中,在安装时候不需要额外预留水泵位置,方便管路的安装。所述压缩机1通过压缩机底座10安装在底座14的右侧,所述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通过板式换热器底座12安装在底座14的前半侧,所述冷冻水水泵7和冷却水水泵8通过水泵底座13安装在底座14的后半侧,所述气液分离器9通过气液分离器底座11安装在底座14的右侧。将水泵内置在主机中,在安装时候不需要额外预留水泵位置,方便管路的安装。所述压缩机底座10、气液分离器底座11、板式换热器底座12和水泵底座13与底座14之间都何有一层减震垫。空心底座14的结构减震、防震垫的物理减震降低了震动和噪音。所述底座10是空心的。空心底座14的结构减震。所述底座10的底部设有排水管道15。空心底座14容易积水,设置排水管道15方便排出污水。所述四通换向阀6的C口和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一平行,四通换向阀6的S口和气液分离器9的接口平行。如此布置方便了铜管管路的连接和走向,节约空间。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将压缩机1、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冷冻水水泵7、冷却水水泵8、气液分离器9安装在压缩机底座10、板式换热器底座12、水泵底座13、气液分离器底座上11上,并且在相应的底座上都铺上一层减震垫。冷冻水水泵7与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四连接,所述冷却水水泵8与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四连接,所述的压缩机1排气口和四通换向阀6的D口相连,四通换向阀6的C口和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一相连,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二连接热力膨胀阀5和干燥过滤器4后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二连接,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一连接四通换向阀6的E口,四通换向阀6的S口连接压缩机1的吸气口;四通换向阀6的C口和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一平行,四通换向阀6的S口和气液分离器9的接口平行,如此布置方便了铜管管路的连接和走向,节约空间。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过设置空心底座方便了压缩机、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水泵的固定安装,且空心底座的结构减震、防震垫的物理减震降低了震动和噪音,将水泵内置在主机中,在安装时候不需要额外预留水泵位置,方便管路的安装。由技术常识可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空调主机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四通换向阀(6)、冷冻水水泵(7)、冷却水水泵(8)和气液分离器(9),所述冷冻水水泵(7)与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四连接,所述冷却水水泵(8)与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四连接,所述的压缩机(1)排气口和四通换向阀(6)的D口相连,四通换向阀(6)的C口和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一相连,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二连接热力膨胀阀(5)和干燥过滤器(4)后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二连接,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一连接四通换向阀(6)的E口,四通换向阀(6)的S口连接压缩机(1)的吸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空调主机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四通换向阀(6)、冷冻水水泵(7)、冷却水水泵(8)和气液分离器(9),所述冷冻水水泵(7)与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四连接,所述冷却水水泵(8)与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四连接,所述的压缩机(1)排气口和四通换向阀(6)的D口相连,四通换向阀(6)的C口和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一相连,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的接口二连接热力膨胀阀(5)和干燥过滤器(4)后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二连接,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一连接四通换向阀(6)的E口,四通换向阀(6)的S口连接压缩机(1)的吸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空调主机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通过压缩机底座(10)安装在底座(14)的右侧,所述冷凝用板式换热器(2)和蒸发用板式换热器(3)通过板式换热器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全勤朱锐汪浩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弋江海创高新智能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