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923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媒系统(1),包括第一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4)和第一节流部件(13);第二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部和配置成与第一换热部换热的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一冷媒系统(1)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以及第二冷媒系统(2),包括第二压缩机(21)、第二换热器(22)和第二节流部件(23),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可选择与所述第二换热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4)中的一个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空调和热泵设备愈发多样,制冷技术也愈发成熟。以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为例,可满足用户特殊需求,比如冷冻冷藏领域、超低温项目、超高水温项目、高温烘干等。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以高冷凝或低蒸发为优势,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优势此处不多做介绍,但是目前常规复叠系统零部件仍较多、综合能效并不高。以复叠热泵系统为例,除了共用一个中间换热器外,机组需要两套完整部件,且不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切换系统运行模式;综合制热能效不高;机组整体通用性不强。复叠超低温制冷同样存在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不能切换运行模式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媒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第一节流部件;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配置成与第一换热部换热的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与第一冷媒系统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以及第二冷媒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第二节流部件,第二冷媒系统可选择与第二换热部和室外换热器中的一个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三换热部,与第一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连通;以及第四换热部,与第二冷媒系统可选择通断地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换热部和第四换热部由同一风机提供换热空气。在一些实施例中,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与第二冷媒系统、室外换热器和第二换热部均连通,以控制第二冷媒系统选择与第二换热部和室外换热器中的一个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部件,配置成检测环境温度;以及控制器,与温度检测部件和控制阀均通信连接,以执行以下操作:在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当环境温度≥T1时,控制第二冷媒系统与室外换热器连通;当环境温度<T1时,控制第二冷媒系统与第二换热部连通;或在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当环境温度≤T2时,控制第二冷媒系统与室外换热器连通;当环境温度>T2时,控制第二冷媒系统与第二换热部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冷媒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四通阀包括:进口,与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出口,与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第一工作口,与第二换热器连通;以及第二工作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部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进水管,用于引入与第二换热器换热的水;以及排水管,用于排出与第二换热器换热后的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获取环境温度;以及在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当环境温度≥T1时,控制第二冷媒系统与室外换热器连通;当环境温度<T1时,控制第二冷媒系统与第二换热部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T1为满足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部内的冷媒蒸发所需要的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获取环境温度;以及在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当环境温度≤T2时,控制第二冷媒系统与室外换热器连通;当环境温度>T2时,控制第二冷媒系统与第二换热部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T2为满足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部内的冷媒冷凝所需要的温度。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第二冷媒系统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部连通以形成冷媒回路时,第一冷媒系统和第二冷媒系统复叠以使冷媒循环系统处于复叠模式,第二冷媒循环系统与室外换热器连通以形成冷媒回路时,冷媒循环系统仅有第二冷媒系统和室外换热器组成的一个循环回路。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工作原理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第一冷媒系统;11、第一压缩机;12、风机;13、第一节流部件;14、室外换热器;141、第三换热部;142、第四换热部;2、第二冷媒系统;21、第二压缩机;22、第二换热器;23、第二节流部件;24、四通阀;25、进水管;26、排水管;3、第一换热器;4、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媒系统1、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冷媒系统2,第一冷媒系统1包括第一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4和第一节流部件13,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部和配置成与第一换热部换热的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与第一冷媒系统1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第二冷媒系统2包括第二压缩机21、第二换热器22和第二节流部件23,第二冷媒系统2可选择与第二换热部和室外换热器14中的一个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在本实施例中,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即复叠式工作模式和单冷媒循环回路式工作模式。复叠式工作模式时,第二冷媒系统2和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换热部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第一冷媒系统1和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部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部可以作为冷凝器为第二换热部加热,也可以作为蒸发器为第二换热部降温,因此形成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在形成单冷媒循环回路式工作模式时,第二冷媒系统2和室外换热器14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在此时第一冷媒系统1中的第一压缩机11不工作。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冷媒系统(1),包括第一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4)和第一节流部件(13);/n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部和配置成与第一换热部换热的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一冷媒系统(1)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以及/n第二冷媒系统(2),包括第二压缩机(21)、第二换热器(22)和第二节流部件(23),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可选择与所述第二换热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4)中的一个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冷媒系统(1),包括第一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4)和第一节流部件(13);
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部和配置成与第一换热部换热的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一冷媒系统(1)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以及
第二冷媒系统(2),包括第二压缩机(21)、第二换热器(22)和第二节流部件(23),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可选择与所述第二换热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4)中的一个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14)包括:
第三换热部(141),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部连通;以及
第四换热部(142),与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可选择通断地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部(141)和所述第四换热部(142)由同一风机(12)提供换热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阀(4),所述控制阀(4)与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室外换热器(14)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均连通,以控制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选择与所述第二换热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4)中的一个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部件,配置成检测环境温度;以及
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部件和所述控制阀(4)均通信连接,以执行以下操作:
在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当环境温度≥T1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4)连通;当环境温度<T1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与所述第二换热部连通;或
在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当环境温度≤T2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4)连通;当环境温度>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李杰邓志扬董昊欧阳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