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空调和热泵设备愈发多样,制冷技术也愈发成熟。以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为例,可满足用户特殊需求,比如冷冻冷藏领域、超低温项目、超高水温项目、高温烘干等。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以高冷凝或低蒸发为优势,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优势此处不多做介绍,但是目前常规复叠系统零部件仍较多、综合能效并不高。以复叠热泵系统为例,除了共用一个中间换热器外,机组需要两套完整部件,且不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切换系统运行模式;综合制热能效不高;机组整体通用性不强。复叠超低温制冷同样存在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不能切换运行模式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冷媒系统(1),包括第一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4)和第一节流部件(13);/n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部和配置成与第一换热部换热的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一冷媒系统(1)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以及/n第二冷媒系统(2),包括第二压缩机(21)、第二换热器(22)和第二节流部件(23),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可选择与所述第二换热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4)中的一个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冷媒系统(1),包括第一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4)和第一节流部件(13);
第一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部和配置成与第一换热部换热的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一冷媒系统(1)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以及
第二冷媒系统(2),包括第二压缩机(21)、第二换热器(22)和第二节流部件(23),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可选择与所述第二换热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4)中的一个连通,以形成冷媒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14)包括:
第三换热部(141),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部连通;以及
第四换热部(142),与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可选择通断地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部(141)和所述第四换热部(142)由同一风机(12)提供换热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阀(4),所述控制阀(4)与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室外换热器(14)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均连通,以控制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选择与所述第二换热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14)中的一个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部件,配置成检测环境温度;以及
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部件和所述控制阀(4)均通信连接,以执行以下操作:
在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当环境温度≥T1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4)连通;当环境温度<T1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与所述第二换热部连通;或
在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当环境温度≤T2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媒系统(2)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4)连通;当环境温度>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李杰,邓志扬,董昊,欧阳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