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层流风扇,设置在壳体内,包括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固定连接的多个环形盘片,其被驱动转动时从一个轴向端将空气吸入其径向内侧的空腔内,然后使环形盘片表面的空气边界层因粘性效应被环形盘片带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旋转移动形成层流风,以促使空气从进风口流经换热器,再流向出风口以回到室内;且每个出风口处设置有两个对开转动设置的导风板,每个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多个通风微孔,两个导风板可相背离地转动至打开出风口的位置,以便利用两者之间形成的通道引导出风方向,或相向转动至关闭出风口的位置以使出风气流经多个通风微孔吹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空调室内机大部分为壁挂式和落地式,尽管商家对于空调室内机的结构进行了诸多改进,但产品难以出现本质变化,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此外,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基本采用贯流风扇,出风方向为正前方,虽然有导风板左右导流,摆叶上下导流,但受限于蜗壳结构,其左右送风角度通常小于80°,上下送风角度通常小于100°。可见,现有室内机送风方向较少,送风范围非常有限。并且,当前贯流风扇主要为前向叶片,叶片周期性的冲击经过的气流,产生明显的旋转噪声。蜗壳配合风扇实现送风效果,在前后蜗舌处也会对气流造成冲击,产生强烈的湍流噪声。现有技术下噪声品质很难再有明显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之一,提供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以满足用户对空调室内机的多样化需求,降低送风噪声,并提升噪声品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实现多种送风模式,包括强劲送风模式和无风感送风模式,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送风需求。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和层流风扇,设置在壳体内,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固定连接的多个环形盘片,多个环形盘片被驱动转动时从一个轴向端将空气吸入其径向内侧的空腔内,然后使环形盘片表面的空气边界层因粘性效应被环形盘片带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旋转移动形成层流风,以促使空气从进风口流经换热器,再流向出风口以回到室内;且每个出风口处设置有两个对开转动设置的导风板,每个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多个通风微孔,两个导风板可相背离地转动至打开出风口的位置,以便利用两者之间形成的通道引导出风方向,或相向转动至关闭出风口的位置以使出风气流经多个通风微孔吹出。可选地,至少一个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且每个出风口的长度方向沿水平面设置;每个出风口的两个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出风口长度方向两端的壳体上,且两个导风板沿上下方向排列,上侧的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其上端,下侧的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其下端;且多个通风微孔在导风板上呈矩阵式排列。可选地,每个导风板的开孔率在25%至90%之间。可选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道部件,设置在壳体内,其设置有与至少一个出风口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风道,用于将热交换风引导至每个出风口处;且风道沿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分为入口区段和出口区段,且在其入口区段的过流截面沿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渐缩,在其出口区段的过流截面沿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保持不变。可选地,进风口的数量为一个,且其设置在壳体的底面;且层流风扇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运转时从其轴向底部吸入从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并沿其径向向外吹出。可选地,换热器为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环板状或半环板状,且其在层流风扇的径向外侧围绕层流风扇设置。可选地,层流风扇还包括:圆形盘片,位于层流风扇的非进风的轴向端,且与该端的环形盘片平行间隔设置且间接固定相连,圆形盘片中央向内凹陷形成一容纳腔;和电机,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壳体,且伸入容纳腔内,其转轴连接圆形盘片,以便驱动圆形盘片转动,从而带动多个环形盘片转动。可选地,风道部件为底部敞开的罩壳状,其侧面形成有风道;风道部件罩扣在壳体底部,以便将换热器和层流风扇罩在其内。可选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托架,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托环和从托环边缘向上延伸出的多个连接臂,多个连接臂可拆卸地连接于风道部件;且电机安装在托环上侧以受其支撑,电机的转轴从托环中央向下伸出。可选地,进风口为圆形;进风口周围的壳体底壁为从进风口边缘开始径向向外并同时逐渐向下倾斜延伸的引流面,引流面为与进风口同轴的回转面;且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流件,其设置在进风口处,其外周面为从上至下径向向外渐扩、且与进风口同轴的回转面,用于引导室内空气经导流件的外周面与壳体底面之间的间隙流向进风口。本专利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吊装在屋顶,整个壳体侧面全部显露在外,这样就能够在侧面布置多个出风口,从而实现两面、三面、四面出风甚至周向360°等多方向送风,送风范围极大。吊顶式空调室内机采用层流风扇,其基于层流原理,实现环形无死角出风,便于实现室内机的多方向送风。层流风扇利用空气边界层粘性做功,环形盘片基本与气流流动方向平行,不会强烈扰动冲击气流而产生剧烈漩涡,使其噪声大幅降低且噪声品质优秀,提升了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在每个出风口处设置带有通风微孔的两个对开的导风板。当两个导风板打开出风口时,出风气流顺畅地从出风口吹入两个导风板之间限定的通道,然后吹向室内。两导风板相当于是出风口的延伸,这延长了流体流动通道,从而使送风距离更远且具有降噪效果。并且,可通过调节两个导风板的打开角度来改变两者之间的间隔,从而改变出风截面的大小,进而改变风量和风速。当两导风板关闭出风口时,出风气流经通风微孔吹出形成微风气流,用户无风感,避免强风吹人引起空调病,特别适于母婴使用。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利用风道将出风气流理顺后再排向出风口,减少了在出风口处产生的蜗流,降低了蜗流噪声,使噪声总值降低。此外,风道的设置也使出风更加顺畅,降低了功耗,增大了风量,提升了空调送风系统的效率。此外,风道入口处的过流截面渐缩设计可有效地增加风速,提升送风距离。经入口段的渐缩截面增速后,气流进入过流截面不变的出口区段进行稳流,可进一步调整气流方向,使气流更为稳定顺畅。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中,风从导流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向进风口。相比于一些结构使风从壳体底部直接竖直向上进入壳体的方案,经过导流件的引导,使进风方向接近于水平方向,使空气可更顺畅地进入层流风扇,使层流风扇能耗以及噪声都有所降低。导流件的设计也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底部外观更加美观。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分解图;图3是沿一竖直平面剖切图1所示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得到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的风道的顶壁和底壁型线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固定架的示意性放大图;图6是层流风扇的底部视角示意图;图7是层流风扇的送风原理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层流风扇的空气循环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层流风扇的空气循环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层流风扇的空气循环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层流风扇的多个环形盘片间距渐变与风量和风压的关系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n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和/n层流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固定连接的多个环形盘片,所述多个环形盘片被驱动转动时从一个轴向端将空气吸入其径向内侧的空腔内,然后使所述环形盘片表面的空气边界层因粘性效应被所述环形盘片带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旋转移动形成层流风,以促使空气从所述进风口流经所述换热器,再流向所述出风口以回到室内;且/n每个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两个对开转动设置的导风板,每个所述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多个通风微孔,两个所述导风板可相背离地转动至打开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以便利用两者之间形成的通道引导出风方向,或相向转动至关闭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以使出风气流经所述多个通风微孔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和
层流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且相互固定连接的多个环形盘片,所述多个环形盘片被驱动转动时从一个轴向端将空气吸入其径向内侧的空腔内,然后使所述环形盘片表面的空气边界层因粘性效应被所述环形盘片带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旋转移动形成层流风,以促使空气从所述进风口流经所述换热器,再流向所述出风口以回到室内;且
每个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两个对开转动设置的导风板,每个所述导风板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多个通风微孔,两个所述导风板可相背离地转动至打开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以便利用两者之间形成的通道引导出风方向,或相向转动至关闭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以使出风气流经所述多个通风微孔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且每个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沿水平面设置;
每个所述出风口的两个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出风口长度方向两端的壳体上,且两个所述导风板沿上下方向排列,上侧的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其上端,下侧的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位于其下端;且
所述多个通风微孔在所述导风板上呈矩阵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风板的开孔率在25%至9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道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风道,用于将所述热交换风引导至每个所述出风口处;且
所述风道沿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分为入口区段和出口区段,且在其入口区段的过流截面沿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渐缩,在其出口区段的过流截面沿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保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翠云,王永涛,刘博,李英舒,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