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体组件和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9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体组件和电暖器,包括:发热体,包括有若干沿所述发热体轴向设置的过风间隙;热源支架,包括至少一个风道,所述发热体作用在所述风道上,所述风道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热体在所述风道上的投影的面积;风机,设置在所述热源支架上,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风机产生的风的吹动路径前方。由于风道的面积大于或等与发热体在风道上的投影面积,风机向风道内吹风后,风道所出气流可以完全覆盖发热体,并在通过过风间隙的过程中被发热体有效加热,这样设置保证了加热器可以完全被风道气流吹拂,提高了发热体的制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体组件和电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发热体组件和电暖器。
技术介绍
电暖器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取暖产品。目前来说,大部分电暖器会采用的发热单元是PTC加热器,PTC加热器是利用PTC热敏电阻恒温发热特性设计的加热器件,由若干个PTC单片组合后与波纹铝条散热带经过耐高温胶粘结组成。在中小功率加热场合,PTC加热器具有恒温发热、无明火、热转换率高、受电源电压影响极小、自然寿命长等传统发热元件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电热器具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使用。但根据调查发现,PTC加热器的结构基本都是矩形或方形的规则结构,而由于电暖器风道中流向PTC加热器的气流由风机产生,且风道的设置与发热体的结构并不完全适配,所以风道气流上并不均匀且完全地吹拂在加热器,导致PTC加热器体的热作用无法达到最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PTC加热器加热效率不足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发热体组件和电暖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体,包括有若干沿所述发热体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热体(1),包括有若干沿所述发热体(1)轴向设置的过风间隙;/n热源支架,包括至少一个风道(21),所述发热体(1)作用在所述风道(21)上,所述风道(2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热体(1)在所述风道(21)上的投影的面积;/n风机(4),设置在所述热源支架上,所述风道(21)设置在所述风机(4)产生的风的吹动路径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体(1),包括有若干沿所述发热体(1)轴向设置的过风间隙;
热源支架,包括至少一个风道(21),所述发热体(1)作用在所述风道(21)上,所述风道(2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发热体(1)在所述风道(21)上的投影的面积;
风机(4),设置在所述热源支架上,所述风道(21)设置在所述风机(4)产生的风的吹动路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呈圆片状设置,所述风道(21)的轴线截面形状与所述发热体(1)的轴线截面形状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风道(21)的端部,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内部,所述发热体和所述风机以及所述风道同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2),内部设置有所述风道(21),所述风道(21)顶端设置有承载部(211),适于承载所述发热体(1);
第二支架(3),与所述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包括限位部(322),所述限位部(322)适于与所述承载部(211)配合并限制所述发热体(1)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承载部(211)沿所述风道(21)顶端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11)朝向所述风道(21)的中轴线方向上设置有呈阶梯状的内端面,所述内端面上具有与所述发热体(1)底面平行的承载面(212),适于承载所述发热体(1),所述承载面(212)与所述风道(21)一侧的端面齐平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还包括:
外壳支架(22),内置有所述风道(21),呈框型设置,包括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彭金华张毅廖泓斌陈秋杉李朝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