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918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涉及焚烧炉领域,包括焚烧炉及一端与焚烧炉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道;一端与焚烧炉尾气出口连接的尾气管道;安装于尾气管道的热交换部,其包括进口和出口;进气管道的另一端与出口连接;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进口连接的补氧风机;焚烧炉工作时,焚烧炉内的尾气通过尾气管道排出到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同时,补氧风机将外部空气送入热交换部,与尾气管道中的尾气发生热量交换,并通过进气管道将温度已经升高的外部空气送入焚烧炉中,通过这种方式,在外部空气进入焚烧炉之前,可将外部空气的温度升高到需要的温度,从而使空气进入焚烧炉,并与焚烧炉内的气体混合后,使混合气体可充分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焚烧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
技术介绍
漆包线是再生铜回收生产的主要原料,在漆包线回收利用之前,需对漆包线的绝缘漆进行脱除。漆包线漆包括缩醛、聚氨酯、聚酯等等众多种类,同时用到甲苯酚、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在普遍采用的热解脱漆漆包线回收过程中,漆包线漆分解挥发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颗粒物、有害气体、以及二噁英类剧毒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后排放。漆包线热解回收产生的尾气成分复杂,需要采用特殊的尾气处理设备进行分类处理。比如,尾气中的未完全燃烧物和二噁英类可通过焚烧炉进行充分燃烧后消除,酸性气体可采用石灰石喷射反应器中和脱除,细微粉尘可采用布袋除尘进行过滤。连续式漆包线热解回收尾气技术因处理量大、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本申请人发现:焚烧炉在燃烧时,需要通入外部空气,由于外部空气温度较低,在通入焚烧炉后需要一段时间对空气进行升温后才能充分燃烧,在升温过程中,如果空气还没升高到足够温度就与焚烧炉内的气体混合燃烧,容易造成一部分气体无法充分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焚烧炉(1)及一端与所述焚烧炉(1)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道(6);/n一端与焚烧炉(1)尾气出口连接的尾气管道(7);/n安装于所述尾气管道(7)的热交换部,其包括进口(4)和出口(5);/n所述进气管道(6)的另一端与出口(5)连接;/n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进口(4)连接的补氧风机(2);/n在所述焚烧炉(1)工作时,焚烧炉(1)内的尾气通过尾气管道(7)排出到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同时,所述补氧风机(2)将外部空气送入热交换部,与尾气管道(7)中的尾气发生热量交换,并通过进气管道(6)将温度已经升高的外部空气送入焚烧炉(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焚烧炉(1)及一端与所述焚烧炉(1)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道(6);
一端与焚烧炉(1)尾气出口连接的尾气管道(7);
安装于所述尾气管道(7)的热交换部,其包括进口(4)和出口(5);
所述进气管道(6)的另一端与出口(5)连接;
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进口(4)连接的补氧风机(2);
在所述焚烧炉(1)工作时,焚烧炉(1)内的尾气通过尾气管道(7)排出到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同时,所述补氧风机(2)将外部空气送入热交换部,与尾气管道(7)中的尾气发生热量交换,并通过进气管道(6)将温度已经升高的外部空气送入焚烧炉(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管道(7)包括前管道(72)和后管道(73),所述热交换部包括
内部设有热交换腔(14)的预热筒(3),所述预热筒(3)的顶端通过法兰与前管道(72)的底部连接,预热筒(3)的底部通过法兰与后管道(73)的顶部连接,所述后管道(73)的底部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
位于热交换腔(14)内的热交换管道(12),所述进口(4)位于所述的热交换管道(12)的一端,所述出口(5)位于热交换管道(12)的另一端,所述进口(4)和出口(5)均延伸至预热筒(3)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道(12)在热交换腔(14)内由下到上呈螺旋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热交换腔(14)内侧壁的若干加热块(13),所述热交换管道(12)位于若干所述的加热块(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9)和辅助加热部,所述温度传感器(9)固定于进气管道(6)内部,并靠近出口(5),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所述的辅助加热部电性连接,在温度传感器(9)检测到进气管道(6)内空气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所述辅助加热部对进气管道(6)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道(72)包括第一前管道(721)和第二前管道(722),所述辅助加热部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敏生张冬志梁则文侯树峰秦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楚江高新电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