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步机的减震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7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跑步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跑步机的减震条,包括跑步机主体、与所述跑步机主体动连接的扶手组件,所述跑步机主体包括跑带、边框,所述跑带设有一对分别与所述边框两端铰接的滚轴,所述跑带套设于一对所述滚轴外,一对所述滚轴之间具有跑板,所述跑板与所述边框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跑板的减震条,所述减震条的截面为中空的梯形,所述减震条包括与所述跑板底面接触的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边框设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U型槽。通过位于跑板与边框之间的减震条,使该跑步机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跑板缓慢回弹、减震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跑步机的减震条
本技术涉及跑步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跑步机的减震条。
技术介绍
传统跑步机,是根据人体常态运动体态设计的,它把人们原来的户外运动移植到了室内,方便和拓展了人们的运动空间,比起室外运动,跑步机给人们带来更为安全和舒适。请参见图1,公开号CN20472367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震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跑步机包括:机座(1)、支架(2)和主机(3);所述支架(2)的一端与所述机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机(3)固定连接;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跑带支撑架(4),所述机座(1)和所述跑带支撑架(4)的底部均设置有移动轮(5),所述机座(1)在靠近所述移动轮(5)的位置螺纹连接有垫脚(6),所述垫脚(6)的高度可调;所述跑带支撑架(4)上设置有跑带(7),所述跑带(7)与所述跑带支撑架(4)之间设置有减震垫(8),所述减震垫(8)的正面容纳有第一减震弹簧(9),背面容纳有多个第二减震弹簧(10);所述主机(3)的中央设置有两个中央扶手(11),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扶手(12)。现有技术中的跑步机通过减震弹簧进行减震,但减震弹簧弹力较大,回弹较快,并不能很好的保护脚踝或者膝盖,且弹簧容易产生疲劳,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跑板缓慢回弹、减震效果好的跑步机的减震条。为达上述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跑步机的减震条,包括跑步机主体、与所述跑步机主体动连接的扶手组件,所述跑步机主体包括跑带、边框,所述跑带设有一对分别与所述边框两端铰接的滚轴,所述跑带套设于一对所述滚轴外,一对所述滚轴之间具有用于减震的跑板,所述跑板与所述边框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跑板的减震条,所述减震条的截面为中空的梯形,所述减震条包括与所述跑板底面接触的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边框设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U型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条由橡胶制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跑板由高密度纤维板制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条由一对圆锥形的减震块以及位于一对所述减震块之间的连接带组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立柱、位于所述立柱下端的折叠部,所述折叠部设有可调节角度的旋转轴,所述边框中部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与所述折叠部转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折叠部铰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块的第一气弹簧、用于驱动旋转折叠部的第二气弹簧,所述第一气弹簧分别与所述边框、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气弹簧分别与所述边框、所述立柱下部铰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跑步机主体还包括位于所述跑带后端的马达,所述马达外具有与边框连接固定的电机壳,所述边框前端的底部固定有边框座,所述电机壳的底部、所述边框座的底部均设有防震垫,所述防震垫用于减少跑步机对地面的冲击力。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弹簧、所述第二气弹簧均由缸体、活塞杆组成,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有按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跑步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弹簧、所述第二气弹簧锁定和/或解锁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活塞杆螺纹连接的固定套、与所述固定套内部铰接的驱动块、用于拉动所述驱动块挤压所述按钮的金属丝、与多根所述金属丝连接的开关。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驱动块按压所述按钮时,所述第一气弹簧、所述第二气弹簧处于解锁状态,当所述驱动块解除对所述按钮的按压时,所述第一气弹簧、所述第二气弹簧处于锁定状态。在本技术中,通过位于跑板与边框之间的减震条,使该跑步机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跑板缓慢回弹、减震效果好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减震跑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主视图。图4所示为图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电机壳的仰视图。图5所示为图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减震条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剖切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所示为图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图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立柱以及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图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折叠部以及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为图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滑块的剖切示意图。图12所示为图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气弹簧的剖切示意图。图13所示为图12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气弹簧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可控气弹簧的跑步机的减震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具有可控气弹簧的跑步机的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16所示为图15的跑步机的减震条折叠0°时的主视图。图17所示为图15的跑步机的减震条折叠82°时的主视图。图18所示为图15的跑步机的减震条折叠120°时的主视图。图19所示为图15的跑步机的减震条折叠20°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见图2、图3、图4,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跑步机的减震条,包括,跑步机主体1、与跑步机主体1动连接的扶手组件2,其特征在于,跑步机主体1包括跑带11、位于跑带11后端的马达12,马达12外具有电机壳13,电机壳13设有与跑带11上表面平齐的脚踏板131,电机壳13底部设有散热孔132,散热孔132用于给马达12散热,电机壳13内还具有用于控制马达12的控制电路板133。跑步机主体1还包括与电机壳13连接固定的边框14,边框14上表面设有防滑垫141,电机壳13位于脚踏板131的两侧与防滑垫141平齐。边框14前端的底部固定有边框座145,边框座145和电机壳13还用于支撑该跑步机。请参见图5、图6、图7、图8,跑带11设有一对分别与边框14两端铰接的滚轴15,跑带11套设于一对滚轴15外,马达12用于驱动滚轴15旋转,马达12设有与滚轴15传动连接的传动带121。一对滚轴15之间具有的跑板16。跑板16与边框14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支撑跑板16的减震条8,减震条8与跑板16胶接固定,减震条8的截面为中空的梯形,且减震条8内部为密闭的空间。减震条8包括与跑板16底面接触的支撑部81和限位部82,边框14设有与限位部82对应的U型槽9。减震条8由橡胶制成。电机壳13的底部、边框座145的底部均设有防震垫83,防震垫83用于减少跑步机对地面的冲击力,同时还具有防滑效果。在跑步过程中,用户的身体重量通过跑板16传递至减震条8,期间减震条8发生变形,跑板16沉降,且减震条8内的气压增大,回弹力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步机的减震条,包括跑步机主体、与所述跑步机主体动连接的扶手组件,所述跑步机主体包括跑带、边框,所述跑带设有一对分别与所述边框两端铰接的滚轴,所述跑带套设于一对所述滚轴外,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滚轴之间具有跑板,所述跑板与所述边框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跑板的减震条,所述减震条的截面为中空的梯形,所述减震条包括与所述跑板底面接触的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边框设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U型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步机的减震条,包括跑步机主体、与所述跑步机主体动连接的扶手组件,所述跑步机主体包括跑带、边框,所述跑带设有一对分别与所述边框两端铰接的滚轴,所述跑带套设于一对所述滚轴外,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滚轴之间具有跑板,所述跑板与所述边框之间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跑板的减震条,所述减震条的截面为中空的梯形,所述减震条包括与所述跑板底面接触的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边框设有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U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的减震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条由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的减震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板由高密度纤维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的减震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条由一对圆锥形的减震块以及位于一对所述减震块之间的连接带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的减震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立柱、位于所述立柱下端的折叠部,所述折叠部设有可调节角度的旋转轴,所述边框中部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与所述折叠部转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折叠部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跑步机的减震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还包括用于驱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鹏刘志彪刘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浩道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