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患者胃肠蠕动通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7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一种消化患者胃肠蠕动通便器,有效的解决了因缺乏锻炼导致便秘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相对端拆卸连接,固定带内侧壁上同轴设有气囊,固定带内同轴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固定带外缘面上开设有与滑槽连通且与其形状相同的通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弧形块,最右侧的弧形块上拆卸连接有吊绳,吊绳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配重块;使患者通过转动吊绳达到锻炼腹部的效果,促进患者腹部肠道的蠕动,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患者胃肠蠕动通便器
本技术涉及消化内科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消化患者胃肠蠕动通便器。
技术介绍
由于生活习惯,现在有许多人因缺乏锻炼导致患有便秘,其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严重者长达2~4周才排便一次,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或每日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难,且数量很少,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与合理的饮食,可有效的缓解便秘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消化患者胃肠蠕动通便器,有效的解决了因缺乏锻炼导致便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相对端拆卸连接,固定带内侧壁上同轴设有气囊,固定带内同轴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固定带外缘面上开设有与滑槽连通且与其形状相同的通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弧形块,最右侧的弧形块上拆卸连接有吊绳,吊绳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配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固定带、滑槽、气囊、弧形块、吊绳与配重块,使患者通过转动吊绳达到锻炼腹部的效果,促进患者腹部肠道的蠕动,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同时设有固定环与配重块,使本装置可根据患者需求调节重量,使患者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br>图3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固定带1,固定带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的相对端拆卸连接,固定带1内侧壁上同轴设有气囊3,固定带1内同轴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4,固定带1外缘面上开设有与滑槽4连通且与其形状相同的通槽5,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弧形块6,最右侧的弧形块6上拆卸连接有吊绳7,吊绳7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配重块8。为了使两个连接块2拆卸连接,所述的前侧的连接块2上开设有开口向后且贯穿其上端面的T形槽9,后侧的连接块2上设有可插入T形槽9内的T形块10。为了对T形块10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的两个连接块2上端分别开设有位于T形块10上方的插槽11,两个插槽11开口相对,后侧的插槽11底面经弹簧片12连接有可插入前侧的插槽11内的插块13,后侧的连接块2上端面上开设有与其对应侧的插槽11连通的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下端与插块13固定连接的拨片14。为了对气囊3进行充气,所述的气囊3后端设有充气管15,充气管15内设有开口朝向气囊3的进气单向阀16,充气管15自由端同轴设有开口向下的套筒17,套筒17内经压簧18连接有下端伸出套筒17的推块19,推块19上开设有上下轴向的贯穿槽20。为了使滑槽4与通槽5可组成圆环形,所述的两个连接块2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的滑槽4连通的连接槽21,后侧的连接槽21贯穿T形块10且可与前侧的连接槽21连通,两个连接块2右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且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槽21连通的凹槽22,后侧的凹槽22贯穿T形块10且可与前侧的凹槽22连通。为了使气囊3内的气体排出,所述的气囊3前端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止气塞23。为了使吊绳7与弧形块6拆卸连接,所述的每个弧形块6外表面上均设有固定环24,固定环24内设有挂扣25,吊绳7上端经套环与挂扣25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固定带1缠绕在患者腹部,将后侧的连接块2从上向下移动使T形块10插入T形槽9内,随着后侧的连接块2向下移动,插块13与前侧的连接块2上端面接触,此时向后移动拨片14,拨片14带动插块13向后移动并挤压弹簧片12,当插块13与前侧的连接块2不接触时,继续向下移动后侧的连接块2,并松开拨片14,当插块13位于前侧的插槽11后方时,在弹簧片12的作用下,插块13向前移动并插入前侧的插槽11内,此时两个连接槽21连通,两个凹槽22连通同时固定带1两端连接在一起;当固定带1两端连接在一起后,用手遮挡贯穿槽20并向上挤压推块19,推块19向上移动并挤压压簧18,同时套筒17内的空气经充气管15流入气囊3内,当推块19向上移动一定位置后,松开推块19并不对贯穿槽20进行遮挡,由于充气管15内设有进气单向阀16,此时在压簧18的作用下推块19向下移动并使套筒17外的空气经贯穿槽20流入套筒17内,重复上述步骤对气囊3进行充气,并使本装置固定在患者腹部;本装置固定后,根据患者需求将吊绳7以及配重块8安装在固定环24上,此时患者晃动腰部,配重块8带动吊绳7沿固定带1轴心转动,同时吊绳7带动弧形块6沿滑槽4滑动,随着配重块8的转动,本装置对患者的腹部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患者锻炼完毕后,将止气塞23从出气管上移出,使气囊3内的空气排出,同时向后移动拨片14使插块13从前侧的插槽11内移出,此时向上移动后侧的连接块2,后侧的连接块2带动T形块10向上移动,并从T型槽内移出,使固定带1的两端分离,将本装置从患者腹部卸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固定带、滑槽、气囊、弧形块、吊绳与配重块,使患者通过转动吊绳达到锻炼腹部的效果,促进患者腹部肠道的蠕动,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同时设有固定环与配重块,使本装置可根据患者需求调节重量,使患者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患者胃肠蠕动通便器,包括上下轴向的固定带(1),其特征在于,固定带(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的相对端拆卸连接,固定带(1)内侧壁上同轴设有气囊(3),固定带(1)内同轴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4),固定带(1)外缘面上开设有与滑槽(4)连通且与其形状相同的通槽(5),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弧形块(6),最右侧的弧形块(6)上拆卸连接有吊绳(7),吊绳(7)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配重块(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患者胃肠蠕动通便器,包括上下轴向的固定带(1),其特征在于,固定带(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有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的相对端拆卸连接,固定带(1)内侧壁上同轴设有气囊(3),固定带(1)内同轴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4),固定带(1)外缘面上开设有与滑槽(4)连通且与其形状相同的通槽(5),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弧形块(6),最右侧的弧形块(6)上拆卸连接有吊绳(7),吊绳(7)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配重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患者胃肠蠕动通便器,其特征在于,前侧的所述的连接块(2)上开设有开口向后且贯穿其上端面的T形槽(9),后侧的连接块(2)上设有可插入T形槽(9)内的T形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患者胃肠蠕动通便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连接块(2)上端分别开设有位于T形块(10)上方的插槽(11),两个插槽(11)开口相对,后侧的插槽(11)底面经弹簧片(12)连接有可插入前侧的插槽(11)内的插块(13),后侧的连接块(2)上端面上开设有与其对应侧的插槽(11)连通的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下端与插块(13)固定连接的拨片(14)。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娜贾萌萌王素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