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5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包括安全带,还包括脱扣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安全带的一端与高空作业人员连接,所述安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脱扣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脱扣装置与铁塔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脱扣装置脱扣或锁合,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设置于高空作业人员的手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高空作业人员移位时,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自行进行操作和控制,不需要专人对铁塔端的安全带进行取放,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成本,同时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
本技术涉及安全带
,主要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
技术介绍
线路工作高空作业时间较多,尤其在铁塔上工作,为了加强作业人员的保护,安全带是必备之物。高空作业人员在移位之前,安全带的一端与铁塔相连接,另外一端与作业人员相连接。但由于作业人员移动到目标位置之后,安全带的另一端仍然在原位置处与铁塔相连接,无法取掉,要不留有专人取与铁塔相连接的安全带,极其不方便和浪费人力。因此往往在移位过程中,作业人员根本就没有安全带,即高空移位失去保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与《电力安规》的“高空移位时,不能失去保护”的规定严重背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高空作业人员移位时,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自行进行操作和控制,不需要专人对铁塔端的安全带进行取放,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成本,同时降低了安全隐患。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包括安全带,还包括脱扣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安全带的一端与高空作业人员连接,所述安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脱扣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脱扣装置与铁塔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脱扣装置脱扣或锁合,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设置于高空作业人员的手腕。高空作业时,当工作人员遇到障碍物或是安全带长度不够,无法继续前进时,通过操作固定在手腕上的控制装置,使得脱扣装置处于脱扣状态,从而使得脱扣装置从铁塔上脱落;待工作人员将所述脱扣装置重新固定在所述铁塔上,并操作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脱扣装置处于锁合状态,便可继续进行高空作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和若干个弹性部件,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所述控制部的底部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根据个体差异,工作人员的手腕大小各不相同,由于弹性部件具有良好的弹力,可以根据工作人员手腕的大小进行相应的匹配,使得该装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第一柔性固定部以及第二柔性固定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所述控制部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固定部的一端、第二柔性固定部的一端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柔性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柔性固定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将固定部设置为柔性,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也可提高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另外,所述第一柔性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柔性固定部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可以依据个人喜好调节控制装置与手腕的松紧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柔性固定部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魔术贴,所述第一柔性固定部和所述第二柔性固定部通过所述魔术贴粘接或分离。魔术贴应用范围广且价格便宜,可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部的底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顶部连接,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旋转装置可绕所述固定部左右旋转。当工作人员不需要使用控制装置时,通过旋转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控制部与手腕平行,便于高空作业;当需要使用控制装置时,通过旋转所述控制部使得所述控制部与手腕垂直,便于操作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盒、显示屏、按键以及盖板,所述显示屏和按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控制盒的上表面;所述盖板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控制盒的上表面。盖板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误碰控制盒上的按键,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防止触碰损坏显示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安全带不需要专人对铁塔端的安全带进行取放,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成本;(2)本技术提供的控制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手腕,高空作业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自行进行操作和控制。(3)本技术提供的控制装置上设置有盖板,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误碰控制盒上的按键,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防止触碰损坏显示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控制盒;2、固定板;3、弹性部件;4、第一柔性固定部;5、第二柔性固定部;6、魔术贴;7、显示屏;8、按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包括安全带,还包括脱扣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安全带的一端与高空作业人员连接,所述安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脱扣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脱扣装置与铁塔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1、固定板2、若干弹性长条、显示屏7、按键8、盖板旋转以及装置。所述显示屏7和所述按键8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控制盒1的上表面,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盒1的一端铰接,所述盖板可沿所述铰接端上下翻转,向上翻转所述盖板时,工作人员可对所述控制盒1上的按键8进行操作,控制所述脱扣装置脱扣或者锁合;向下翻转所述盖板,盖板完全覆盖在所述控制盒1的上表面,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误碰控制盒上的按键8,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对显示屏7进行保护。所述旋转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盒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1可通过所述旋转装置绕所述固定板2左右旋转。当工作人员不需要使用控制装置时,通过旋转所述控制盒1使得所述控制盒1与手腕平行,便于高空作业;当需要使用控制装置时,通过旋转所述控制盒1使得所述控制盒1与手腕垂直,便于操作所述控制盒1。所述若干弹性长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工作人员的手腕穿过所述弹性长条与所述固定板形成的通孔,将所述控制盒1固定于手腕上。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2、第一柔性固定部4以及第二柔性固定部5,所述固定板2的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控制盒1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固定部4的一端、第二柔性固定部5的一端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所述第一柔性固定部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柔性固定部5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魔术贴6,所述第一柔性固定部4和所述第二柔性固定部5通过所述魔术贴6粘接或分离,通过调节粘接的位置,可以调节控制盒1与手腕的松紧度。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包括安全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扣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安全带的一端与高空作业人员连接,所述安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脱扣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脱扣装置与铁塔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脱扣装置脱扣或锁合,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设置于高空作业人员的手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包括安全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扣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安全带的一端与高空作业人员连接,所述安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脱扣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脱扣装置与铁塔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脱扣装置脱扣或锁合,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设置于高空作业人员的手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2)和若干个弹性部件(3),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与所述控制部的底部连接,所述弹性部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2)、第一柔性固定部(4)以及第二柔性固定部(5),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与所述控制部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固定部(4)的一端、第二柔性固定部(5)的一端对称设置于所述包括固定板(2)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军何春渝彭华杰谭杰刘军龙宇古雄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