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套式接头的防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155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套式接头的防松机构,包括卡套、螺母、接头体、卡套管、防松销和指示档圈。所述接头体与螺母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卡套后端带有驱动外锥面并均匀对称分布多个轴向槽。所述螺母内孔带有驱动内锥面并带有轴向槽;所述防松销前端为带有两个平行平面的部分球体,中间为直径与球体上两个平面距离相同的杆部,杆部后端带有轴向对称的两个平底的档圈固定槽,档圈固定槽的槽底平面与球体上平面相平行。所述指示档圈有直径与卡套管相配合的内孔,且档圈上有与防松销上档圈固定槽外形相配合的异形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卡套式接头的防松机构,可以固定卡套螺母防止松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套式接头的防松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卡套式接头
,具体为一种卡套式接头的防松机构。
技术介绍
ISO8434和SAEJ514等标准中的卡套式接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液压和气动管路系统,在飞机、火车、航运、工程机械、电力、气体等多行业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上述卡套管接头是通过螺母推动卡套前端刃口,沿接头体内锥面向下切入卡套管,从而在卡套与接头体内锥面,卡套管外径之间形成硬密封。卡套和螺母之间是通过锥面相接合,但是卡套和螺母在使用中,因为自身连接方式问题,加上难以避免的振动,内部的压力冲击等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导致卡套与螺母之间沿相接触的锥面产生滑动,从而导致螺母松动,而一旦松动开始发生,就会极大地影响整个连接的密封性,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管路系统的失效,并产生严重的安全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卡套式接头的防松机构,解决了螺母在使用过程中的松动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套式接头的防松机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套式接头的防松机构,包括卡套、螺母、接头体、卡套管、防松销和指示档圈;所述接头体与螺母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接头体具有与所述卡套管外径相配合的圆柱形孔,并在接头体端面到此圆柱形孔之间有一个内锥面;/n所述卡套设于螺母内,卡套的内孔与卡套管相互配合,卡套前端内壁有环状的前刃口,前刃口后有一个环形第二刃口,卡套前端外部面为一个前小后大的外锥面,外锥面后为第一段圆柱面,第一段圆柱面后为直径比第一圆柱面更大的第二圆柱面,第二圆柱面到后端面之间为一个前大后小的驱动外锥面,从后端面开始向前端面方向开有多个均匀且对称分布的同样宽度的轴向槽,轴向槽前端与径向圆柱形通孔相连,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套式接头的防松机构,包括卡套、螺母、接头体、卡套管、防松销和指示档圈;所述接头体与螺母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头体具有与所述卡套管外径相配合的圆柱形孔,并在接头体端面到此圆柱形孔之间有一个内锥面;
所述卡套设于螺母内,卡套的内孔与卡套管相互配合,卡套前端内壁有环状的前刃口,前刃口后有一个环形第二刃口,卡套前端外部面为一个前小后大的外锥面,外锥面后为第一段圆柱面,第一段圆柱面后为直径比第一圆柱面更大的第二圆柱面,第二圆柱面到后端面之间为一个前大后小的驱动外锥面,从后端面开始向前端面方向开有多个均匀且对称分布的同样宽度的轴向槽,轴向槽前端与径向圆柱形通孔相连,此径向圆柱形通孔直径大于轴向槽的宽度;
所述螺母通孔内径与卡套管外径相配合,螺母内螺纹后部有一个驱动内锥面与上述卡套的驱动外锥面相配合,螺母内孔上有轴向槽;
所述防松销前端为带有两个平行平面的部分球体,球体后为一段圆柱杆,圆柱杆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述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开恒光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