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910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中,进水主阀上游的进水主管与泄水管之间通过支管连通设置,支管上设置有水击阀,水击阀的阀前和阀盖腔通过水力控制管路相连通,且水力控制管路上还设置有高压导阀,水击阀上引出有泄压管,泄压管的引出至集水沟或集水井,且泄压管上设置有电磁导阀,水击阀的上游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水压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磁导阀均与电气控制箱相连。将具有双重防护功能的水击阀应用在长引水系统的水电站中,设置水击阀通过水力自动控制系统及电子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防护,简单可靠,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属于水电站防护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及方法,属于水电站防护

技术介绍
从水力学或流体力学角度考虑,管道内液体的流动状态可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大类。当水流状态从一种稳定状态变为另一种稳定状态时,其中间的不稳定流态称为过渡过程或瞬变流。水电站为了达到安全、经济及优化运行的目的,都要不断改变它们的运行工况,如甩负荷或增负荷。这必然会引起各种各样复杂工况的过渡过程,引起系统中管道压力、流量或水位的剧烈变化,机组的转速、蜗壳压力及尾水管真空也会剧烈变化,造成引水系统和机组的破坏;水位的剧烈变化,可能出现溢流或脱空,对工程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及安全隐患。在长压力引水系统水电站中设置调压井、调压阀是预防机组甩负荷引起的蜗壳压力上升的一种安全措施。当压力引水管道ΣLV/H大于15~30时,需设置压力泄放设施,调压井土建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采用调压阀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但目前水电站通常采用的调压阀结构简单,控制系统采用全液压控制和操作,通过安装在调速器内的特殊主配压阀等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包括水轮发电机组(1)和匹配水轮发电机组(1)设置的进水主管(2)和泄水管(3),进水主管(2)的上游端和泄水管(3)的下游端分别引至电站的上游和下游河道,进水主管(2)上设置有进水主阀(4),其特征在于:进水主阀(4)上游的进水主管(2)与泄水管(3)之间还通过支管(5)连通设置,支管(5)上设置有水击阀(6),水击阀(6)的阀前和阀盖腔通过水力控制管路(7)相连通,且水力控制管路(7)上还设置有高压导阀(8),水击阀(6)上引出有泄压管(9),泄压管(9)的引出至集水沟或集水井,且泄压管(9)上设置有电磁导阀(10),水击阀(6)的上游处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包括水轮发电机组(1)和匹配水轮发电机组(1)设置的进水主管(2)和泄水管(3),进水主管(2)的上游端和泄水管(3)的下游端分别引至电站的上游和下游河道,进水主管(2)上设置有进水主阀(4),其特征在于:进水主阀(4)上游的进水主管(2)与泄水管(3)之间还通过支管(5)连通设置,支管(5)上设置有水击阀(6),水击阀(6)的阀前和阀盖腔通过水力控制管路(7)相连通,且水力控制管路(7)上还设置有高压导阀(8),水击阀(6)上引出有泄压管(9),泄压管(9)的引出至集水沟或集水井,且泄压管(9)上设置有电磁导阀(10),水击阀(6)的上游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水压的压力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1)和电磁导阀(10)均与电气控制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曦林琦张小泳苏艳菲朱晔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