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909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包括盒体、盒盖和吸盘;所述盒盖包括内盒盖和外盒盖,所述内盒盖包括一体成型的内盒盖体、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所述外盒盖可套在内盒盖体上;所述外盒盖上设置有第一水滴形入口,所述内盒盖体上设置有第二水滴形入口,对应第二水滴形入口下方设置有剪刀;所述盒体分为上下分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用于收集针头,第二腔室用于收集输液软管;所述吸盘安装于盒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可将头皮针的针头和输液软管分开收集到不同腔室,安全方便,同时盒盖的设计能使处理盒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入口呈封闭状态,防止针头洒落,增加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
技术介绍
医院对小儿进行静脉注射时,由于小儿血管太细、胳膊等部位比较胖以及小儿手部晃动太频繁,一般采用头皮针的注射方式。临床中使用过头皮针必须放置在统一的锐器盒中,并由专门人员回收消毒或进行统一销毁,防止医务人员刺伤及交叉感染。目前普通的锐器盒只能用于收集锐器物,而不能将锐器物上的针头与注射器或输液管进行分离,医护人员只能采用人工的方式,将针头从输液管或注射器上拔下,再扔到锐器盒中进行收集,所以医护人员在拔针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医护人员的损伤,而对于一些难以分离的针头,医护人员只能直接将连接有针头的整个输液管或注射器扔进锐器盒中,但是,输液管和注射器会占用大量的锐器盒空间,影响其装载量,而且影响针头的后续处理工作。同时普通的锐器盒在不小心打翻的情况下,内部的针头容易洒落,造成人员刺伤等危险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可将头皮针的针头和输液软管分开收集到不同腔室,同时能防止针头洒落,方便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包括盒体、盒盖和吸盘;所述盒盖包括内盒盖和外盒盖,所述内盒盖包括一体成型的内盒盖体、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剪刀放置部位于内盒盖体和盒体连接部中间,所述内盒盖体的内径小于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所述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的内径相同;外盒盖的内径与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相同,外盒盖可套在内盒盖体上,套上后位于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上方,并且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所述外盒盖上设置有第一水滴形入口,所述内盒盖体上设置有第二水滴形入口;对应所述第二水滴形入口下方设置有剪刀,剪刀的刀刃部穿过剪刀放置部置于内盒盖内部,剪刀的手持部位于内盒盖外部,剪刀固定连接在内盒盖上;所述盒体分为上下分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内盒盖下方,用于收集经内盒盖上剪刀剪断的针头,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下方,第二腔室的盒体上设置有可推向第二腔室内部的第三入口,用于收集输液软管;所述盒盖通过内盒盖的盒体连接部与盒体螺纹连接;所述吸盘安装于盒体的底部,吸盘可固定吸附在光滑的台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滴形入口大于第二水滴形入口。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的体积小于第二腔室。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内壁涂抹有粘性材料。优选地,所述吸盘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盒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三入口设于第二腔室的盒体上靠近第一腔室的部位,这样可以避免第二腔室内的输液软管赌在第三入口后面,影响第三入口的打开。所述内盒盖包括内盒盖体、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剪刀放置部位于内盒盖体和盒体连接部中间,剪刀的刀刃部穿过剪刀放置部置于内盒盖内部,手持部位于内盒盖外部,这样设计可避免剪刀与盒体或外盒盖有接触,方便操作者分离头皮针的针头和输液软管。本实用所述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通过以下三方面防针头洒落,增加安全性:1、所述盒盖包括内盒盖和外盒盖,所述内盒盖包括内盒盖体、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所述外盒盖和内盒盖体上设置有第一水滴形入口和第二水滴形入口,且第二水滴形入口下方对应设置有剪刀。所述外盒盖可以套在内盒盖体上,外盒盖的高度与内盒盖体基本相同,外盒盖的内径稍大于内盒盖体,所以外盒盖套在内盒盖体上后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但当处理盒倒置或平放时外盒盖仍套在内盒盖体上,不会掉落。使用时,旋转外盒盖,使第一水滴形入口和第二水滴形入口重合,将头皮针针头端伸进入口,通过位于内盒盖剪刀放置部外侧的剪刀手持部操作,分离针头和输液软管,针头落入下方第一腔室,向第二腔室内部方向推动第三入口,放入输液软管。随即转动外盒盖,使第一水滴形入口对应内盒盖上除第二水滴形入口以外的位置,即可封住入口,即使不小心打翻处理盒,第一腔室中的针头也不会洒落;2、所述第一腔室内壁涂抹有粘性材料,即使不小心打翻处理盒,第一腔室中的针头会被吸附在腔室内壁上,也不会洒落;3、盒体的底部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可吸附在光滑的台面上,可以固定处理盒,防止处理盒被不小心打翻。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供的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可将头皮针的针头和输液软管分开收集到不同腔室,利于锐器盒的后续回收处理,且剪切在处理盒内进行,安全方便;2、盒盖的设计能使处理盒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入口呈封闭状态,防止针头洒落,增加安全性;3、通过吸盘的设计防止处理盒被不小心打翻,增加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结构示意图。其中,1-盒体;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2-内盒盖;21-剪刀放置部;22-盒体连接部;3-外盒盖;4-吸盘;5-第一水滴形入口;6-手持部;7-第三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包括盒体(1)、盒盖和吸盘(4);所述盒盖包括内盒盖(2)和外盒盖(3),所述内盒盖(2)包括内盒盖体、剪刀放置部(21)和盒体连接部(22),剪刀放置部(21)位于内盒盖体和盒体连接部(22)中间,所述内盒盖体的内径小于剪刀放置部(21)和盒体连接部(22),所述剪刀放置部(21)和盒体连接部(22)的内径相同;所述外盒盖(3)的高度与内盒盖体基本相同,外盒盖(3)的内径与剪刀放置部(21)和盒体连接部(22)相同,外盒盖(3)可套在内盒盖体上,套上后位于剪刀放置部(21)和盒体连接部(22)上方,并且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所述外盒盖(3)上设置有第一水滴形入口(5),所述内盒盖体上设置有第二水滴形入口;对应所述第二水滴形入口下方设置有剪刀,剪刀的刀刃部穿过剪刀放置部(21)置于内盒盖(2)内部,剪刀的手持部(6)位于内盒盖(2)外部,剪刀固定连接在内盒盖(2)上;所述盒体(1)分为上下分开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腔室(11)位于内盒盖(2)下方,用于收集经内盒盖(1)上剪刀剪断的针头,第二腔室(12)位于第一腔室(11)下方,第二腔室(12)的盒体(1)上设置有可推向第二腔室(12)内部的第三入口(7),用于收集输液软管;所述盒盖通过内盒盖(2)的盒体连接部(22)与盒体(1)螺纹连接;所述吸盘(4)安装于盒体(1)的底部,吸盘(4)可固定吸附在光滑的台面上。其中,所述第一水滴形入口(5)大于第二水滴形入口。其中,所述第一腔室(11)的体积小于第二腔室(12)。其中,所述第一腔室(11)内壁涂抹有粘性材料。其中,所述吸盘(4)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盒体(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盒盖和吸盘;所述盒盖包括内盒盖和外盒盖,所述内盒盖包括一体成型的内盒盖体、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剪刀放置部位于内盒盖体和盒体连接部中间,所述内盒盖体的内径小于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所述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的内径相同;外盒盖的内径与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相同,外盒盖可套在内盒盖体上,套上后位于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上方,并且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所述外盒盖上设置有第一水滴形入口,所述内盒盖体上设置有第二水滴形入口;对应所述第二水滴形入口下方设置有剪刀,剪刀的刀刃部穿过剪刀放置部置于内盒盖内部,剪刀的手持部位于内盒盖外部,剪刀固定连接在内盒盖上;所述盒体分为上下分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内盒盖下方,用于收集经内盒盖上剪刀剪断的针头,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下方,第二腔室的盒体上设置有可推向第二腔室内部的第三入口,用于收集输液软管;所述盒盖通过内盒盖的盒体连接部与盒体螺纹连接;所述吸盘安装于盒体的底部,吸盘可固定吸附在光滑的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洒落头皮针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盒盖和吸盘;所述盒盖包括内盒盖和外盒盖,所述内盒盖包括一体成型的内盒盖体、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剪刀放置部位于内盒盖体和盒体连接部中间,所述内盒盖体的内径小于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所述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的内径相同;外盒盖的内径与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相同,外盒盖可套在内盒盖体上,套上后位于剪刀放置部和盒体连接部上方,并且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所述外盒盖上设置有第一水滴形入口,所述内盒盖体上设置有第二水滴形入口;对应所述第二水滴形入口下方设置有剪刀,剪刀的刀刃部穿过剪刀放置部置于内盒盖内部,剪刀的手持部位于内盒盖外部,剪刀固定连接在内盒盖上;所述盒体分为上下分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内盒盖下方,用于收集经内盒盖上剪刀剪断的针头,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下方,第二腔室的盒体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倩叶美霞贾院春范世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